?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農村法治建設

2016-05-14 13:19
中國新農村月刊 2016年5期
關鍵詞:產權保護依法治國三農

文件提出,必須加快完善農業農村法律體系,同步推進城鄉法治建設,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做好“三農”工作。文件提出要健全農村產權保護法律制度,加強農村改革決策與立法的銜接,農村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

農村是當前我國法治建設相對薄弱的領域,一些地方非法征用農民土地、非法占有農民集體資產等問題時有發生;在土地流轉過程中,常常出現公司與農戶互相“撕毀合同”問題;毀占耕地,破壞自然資源和生態的案件屢見報端;“法不下鄉”成為農村法治的困局。

30多年前,小崗村的紅手印摁下了中國改革的按鈕。農村之所以能成為突破口,正是因為它處于各種因素的結點上。一個“農”字,折射出復雜而深刻的中 國??梢哉f,“三農”問題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重大的政治和社會問題。深水區的農村改革,更需路徑可控、風險可控。在這一過程中,具有“安定性”這一基本 價值的法治,至關重要。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框架和軌道,對于“三農”工作,同樣如此。農村改革如果于法無據,不僅會影響各項舉措的合法性,更可能因為失序而損害到億萬農民的 利益?,F實中,不管是“被征地”還是“被上樓”,甚至是“被返鄉”,農民在利益博弈中,往往因為話語權較弱而處于利益受損的弱勢一方,更不用說留守兒童、 留守老人這樣的普遍性社會問題了。在農村改革中,農民作為改革的主體,更容易受到來自資本、來自市場、來自權力的擠壓。這一特殊之處,要求農村改革想在前 頭,以法治兜底,為農民利益、農村發展保駕護航。

農村的法治建設,同樣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依法治國,必然包括依法治農。一號文件中,從農村產權保護到農業市場規范運行,從“三農”支 持保護到農村改革發展,打造農村法治全鏈條,正是對四中全會加強土地管理、農業等方面法律法規建設的落實,也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一環。而整 個社會法治意識的提升,也離不開農村基層法治水平的提升。增強基層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工作能力,引導農民增強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識,通過村民議事 會、監事會完善鄉村治理,才能補上法治建設的短板,讓法治的力量護佑更多人群。

猜你喜歡
產權保護依法治國三農
公司成長的“法治之鑰”
贊分鹽鎮裕牛村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三農”熱點
新階段“三農”工作的新主線
加快完善產權保護制度
中央為何如此重視產權保護
我國首次出臺產權保護頂層設計
我國首次出臺產權保護頂層設計
法治中國是實現中國夢的推動力量
兩會布局 依法治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