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智慧城市”的困難與策略分析

2016-05-19 14:28王榮昌趙天忠吳鈺婷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6年7期
關鍵詞:智慧城市云計算物聯網

王榮昌++趙天忠++吳鈺婷

摘要:由于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居住在大中城市的人口急劇增加,從而給城市造成了巨大的壓力,這就要求必須加快智慧型城市的建設步伐,才能解決城市由于人口增加而產生的一系列問題。該文分析了在建設“智慧城市”過程中所面臨的主要困難,通過分析困難后提出一些建設性的建設策略。

關鍵詞:智慧地球;智慧城市;RFID;物聯網;云計算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07-0255-02

中國在近30多年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城市化步伐如此之快,讓人瞠目結舌。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統計消息,到2011年底,中國城鎮人口比例達到51.27%,城鎮人口首次超過農村人口,這也意味著中國跨入了“城市化”國家的行列。大量的農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得如今的城市超負荷運轉,發展面臨多重挑戰,比如:人口膨脹、住房緊張、飲水衛生、安全隱患、環境污染、交通擁擠、管理混亂、水電等各種資源缺乏,等等。城市作為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在面臨如此巨大的居住人口而帶來的種種問題時,為了合理地解決各種問題和利用各類資源,只有加快城市的智慧化建設,才能保證城市在發展過程中的有序性、持續性和創新性。目前,全球部分大中型城市已經開始了智慧化建設而且有的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1 “智慧城市”的理念

2008年11月份,在美國紐約市召開的外國關系理事會上,IBM公司首席執行官彭明盛作了題為《智慧地球:下一代領導人議程》的演講,正式提出“智慧地球”的理念。他指出:“智慧地球”也稱為“智能地球”,這個理念就是可以把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各電網系統、鐵路系統、公路系統、水務系統、管道系統、建筑群等各種物體中,并且可以使之普遍連接,形成“物聯網”,再和現有的互聯網相整合,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有機整合?!爸腔鄢鞘小崩砟顏碓从凇爸腔鄣厍颉?,主要因為“智慧城市”作為“智慧地球”的建設核心,只有從城市建設開始并最終實現了城市的智慧化,才能完成“智慧地球”這一遠大的目標?!爸腔鄢鞘小笔前研乱淮鶬T技術運用到各行各業中,再把傳感器嵌入和裝備到各種各樣的設備中,然后通過互聯網、通信網把裝有傳感器的各種設備鏈接起來,形成一個超級的物聯網,從而達到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有機整合,再使用高性能計算機和云計算等先進技術整合巨量的數據和信息,進行深入分析和復雜計算,最終實現智慧的決策和行動并達到智慧狀態,實現智慧電力、智慧交通、智慧環保、智慧給排水、智慧供應鏈、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企業、智慧銀行、智慧社區等。

2 “智慧城市”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智慧城市”理念的產生給城市的未來描繪了一幅美好前景,各國已經在諸多方面進行了相關的工作,尤其是面臨急需解決的交通系統、環境系統等方面已經開始了初步的建設。然而“智慧城市”作為一個新鮮事物,建設起來并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建設過程中將出現諸多未知的新問題,也將面臨許多未知的新挑戰。針對當前的社會現狀,科學技術水平和軟、硬件基礎設施,當前的人、機、網等軟、硬件都還未達到“智慧城市”運轉所必須的水平。

2.1 人才相對缺乏

在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人始終占據著主導地位,在建設“智慧城市”時,人也不例外將扮演著主要角色。人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軟件基礎,總體來說目前我國人民大眾的全民素質、整體思想、群體認識還未達到能讓“智慧城市”完善建設和順暢運轉的水平。首先,世界上有些國家在建設“智慧城市”的過程中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智慧型人才,而我國的“智慧城市”建設存在著起步晚、發展不平衡等特點,智慧型人才比較稀缺的現實情況。這里的人才是泛指在建設“智慧城市”進程中所涉及的種種人才,這其中包括:政府部門人才,企業管理人才,施工技術人才,使用人才等。從技術上來說,這其中尤其重要的是物聯網和云計算技術方面的人才。其次,大眾市民的整體思想認識、全民素質需要進一步的提高,擁有智能化的設備不僅需要智能化的開發人才,管理人才,還需要智能化的使用人才,也就是普通的市民大眾。目前即使在大城市,也還存在不少的人民群眾,尤其是老人、小孩對智能化設備的操作使用還存一定的難度。

2.2 基礎設施相對薄弱

我國一些大中城市在推行“智慧城市”建設之前,已經有一批城市開始了“數字城市”的相關工作,這為“智慧城市”建設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只不過之前的建設工作主要放在鋪設信息傳輸通道和開發相應的管理信息系統之上,大多是部門內部的數字化,使得各部門之間形成獨立的信息孤島,相互之間的聯系融合較為松散,從而造成信息資源的整合程度較差以及資源使用效率低下?!爸腔鄢鞘小崩碚撋现v主要特征就是要具備一定的智慧能力。一方面,“智慧城市”將借助以能夠全面地感知整個城市的動態信息的RFID為主的傳感器,為城市智能化管理與決策提供基礎。這其中各終端的智能相關設備以及與之相配套的各式傳感器,還未達到要求,甚至有的設備的相應傳感器目前還未生產出來。另一方面,“智慧城市”則需要通過部署大量的傳感器負責收集來自城市基礎設施系統各方面的信息,這些信息統一由先進的云計算平臺進行處理分析,最終將結果傳輸分發出去,使得城市能夠更全面感知和深入智能化,這方面將需要建設一張龐大而復雜的網絡傳輸系統?,F在已經具有的設備的智能化水平,傳感器性能,計算中心的計算能力,網絡傳輸系統的傳輸能力等均需要不同程度的更新與加強。

3 “智慧城市”發展策略

“智慧城市”的目標是實現信息和實體的完美結合,是現代化城市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們圍繞城市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依托“智慧地球”及高科技技術發展的新趨勢,以前瞻性的視野和戰略性的思維,高度重視和穩步推進“智慧城市”的建設。

3.1 培養人才

我國物聯網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時間較短,積累的人才尤其是高、精、尖人才相應較少,技術創新人才較為匱乏,無法滿足“智慧城市”建設對人才的需要,需要國家、企業、機構和社會加大對人才培養的力度,各相關單位應各盡其職,培養智慧型的人才。首先,政府部門作為建設的主導單位,應該成立相關的分支機構并吸納具有智慧頭腦的人員進入部門指導工作,政府部門也應該扶持相關的企業,做好企業的保障和引導工作。其次,各大、中、專院校,培訓機構應成立相關的專業,培訓智慧型的專業技術人才。再次,各相關企業應加大智能設備的投入與研制,加強智慧型人才的培訓,為他們提供實習及創業的舞臺。最后,相關的媒體,宣傳機構也應做好相應的宣傳和教育工作,培養智慧型的市民,提高全民素質。

3.2 改建基礎設施

為了滿足“智慧城市”運轉的各項硬件指標,一方面需加強對已建的各城市地理信息系統進行網格化集成研究,解決分布異構地理信息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互操作問題,從而完成城市多源異構地理空間數據的集成,為城市綜合決策提供全面的數據應用服務。另一方面需要加大資金和人力的投入,集中攻關,通過對基于網格服務的建設模式、部署模式、運行模式、管理模式、服務模式等各項研究;加快城市物聯網絡體系、云計算平臺、數據處理中心、高性能計算機、視頻監控系統、指揮控制及安全保障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光纖到戶和“三網融合”,構建新一代網格地理信息服務平臺。利用先進的城市物聯網基礎設施對城市現有交通系統、物流系統、環保系統、電力系統、給排水系統、城市應急系統、公共生活服務設施等進行智慧化改造,促進城市基礎設施智慧化及運行管理的智能化。

3.3 制定標準體系

“智慧城市”主要依托以RFID技術、物聯網技術和云計算技術等主要高新技術支撐起來的一個龐大復雜的信息管理系統,然而這些高新技術缺乏統一的國家標準乃至國際標準。例如:在RFID高頻領域方面,我國目前主要沿用國際標準,而關鍵的超高頻領域標準仍由國外組織控制,我們如果不創新研發出自己的相關標準,未來將要為專利費支付大量資金,這也將會增加“智慧城市”建設的投資成本。在建設“智慧城市”的過程中,物聯網技術和云計算技術方面也將會在感知、傳感、傳輸,處理、融合等各個層面出現大量的新技術,必須對這些技術標準進行統一和協調,切實加強相關標準體系和標準化建設。在建設“智慧城市”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采取執行或參照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同時不斷的補充新的標準,特別要重視物聯網和云計算技術方面的應用標準、智能服務標準。只有這樣才能使“智慧城市”的建設、運行、服務和管理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從而達到統一協調、節約資源、降低成本的最終目的。

4 結束語

“智慧城市”建設的大幕已經拉開,將給未來的城市生活帶來全新的變革。一個社會和諧、經濟高效、環境友好、生態良性循環、可持續發展的智慧家園的景象已經呈現在我們面前。然而在建設“智慧城市”的過程中,發展建設各項智能基礎設施,生產制造大量的智能設備的同時,還需要同時提高人員的素質、思想、認識等軟件基礎,否則沒有智慧的政府,智慧的人才,智慧的市民,“智慧城市”將只是一幢空中樓閣。

參考文獻:

[1] 張福生.物聯網:開啟全新生活的智能時代[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2] 李虹.物聯網:生產力的變革[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

[3] 陳衛國.認識物聯網體系與技術基礎范疇[J].物聯網世界,2010(2):8-12.

[4] 楊清霞.怎樣邁向智慧城市[J].決策,2009(12):54-55.

[5] 高玲玲,盧杰民,胡劍瑛.智慧驅動城市變革[J].上海信息化,2009(12):33-35.

[6] 楊再高.智慧城市發展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7):20-24.

[7] IBM.智慧城市在中國[EB/OL].(2010-05-20)[2011-01-21].http://www.Ibm.com/cn/zh.

猜你喜歡
智慧城市云計算物聯網
基于無線組網的智慧公交站點信息系統研究與實踐
實驗云: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深度融合的助推器
中國或成“物聯網”領軍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