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平縣發展種植飼用玉米的可行性分析

2016-05-23 21:21張蕊
新農業 2016年5期
關鍵詞:種植模式建平縣

張蕊

摘要:建平縣是遼寧西部的山區小縣,一直以普通玉米種植為主,但目前由于各種外界條件的影響,普通玉米收購價格一路走低,農民的經濟收入也越來越低。在這種形勢下,改變玉米種植模式,發展飼用玉米,既可帶動建平縣玉米產業的發展,又可促進建平縣的經濟增長及農民增收。

關鍵詞:建平縣;種植模式;飼用玉米

為促進建平縣種植業結構調整,根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下發的《“鐮刀灣”地區玉米結構調整規劃(2016-2020年)》文件精神要求,著力優化玉米種植結構和區域布局,扎實推進建平縣種植業結構調整,結合玉米生產實際,發展種植飼用玉米來代替普通玉米。

1 建平縣基本情況

建平縣位于遼寧省西部,地處東經119°15'~120°02',北緯41°17'~42°20'??偯娣e為4865.57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290萬畝,其中農作物播種面積265萬畝,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47.6萬畝,灌溉面積68萬畝。建平縣屬山區丘陵農業縣,屬于北溫帶大陸行季風氣候區,海拔500~1100米,年平均氣溫8~9℃,無霜期120~150天,年均降雨量450毫米左右,雨熱同季,耕地多為壤土或沙壤土,土壤有機質含量1.0%~1.5%。建平縣熱量、光照充足,但是干旱、缺水、無霜期短已經成為限制建平縣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因素,玉米種植面積雖大,但近年受政策和氣候影響,玉米種植結構不合理,農民收入偏低,所以優化玉米種植結構勢在必行。

2 飼用玉米的優勢

玉米是家畜、家禽的上好飼料,玉米籽粒、秸稈及軸穗都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玉米籽粒含糖類68%~70%,蛋白質8%~10%,粗脂肪4%~5%,還有各種礦物質和維生素成分。研究報道,優質蛋白玉米即高賴氨酸玉米,含有大量的人畜所能利用的賴氨酸和色氨酸,是極佳的飼料作物。玉米籽粒每年總產量的80%以上用作飼料。玉米秸稈含有30%以上的糖類,2%~4%的蛋白質,0.5%~1%的脂肪。全國每年生產2000多億公斤的玉米秸稈,是巨大的潛在的飼料來源,尤其是在對玉米秸稈進行青貯、氨化和糖化處理后,將會大大提高其利用率,效益相當可觀。

3 飼用玉米的重要性

第一,從飼用玉米自身的特點來看,飼用玉米比普通玉米莖葉繁茂,抗倒伏性強,營養價值高,不早衰,單位面積產量高,飼料的產量是普通玉米的2倍。第二,從目前飼料現狀看,雖然建平縣的玉米種植面積比較大,但近幾年受天氣影響,造成禾谷類作物產量降低,面積減少,飼用玉米秸稈產量不足問題比較突出,許多養殖大戶花高價四處購買秸稈飼料,增加飼養成本。第三,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于肉、蛋、奶的需求也不斷增加,而飼用玉米又是養羊業、養牛業不可缺少的基礎飼料之一。

4 飼用玉米的發展前景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于肉、蛋、奶的需求量也呈現了快速增長的態勢。從國家統計局統計的相關數據來看,2014年國內豬、牛、羊肉人均占有量為62.4公斤,而2000年國內豬、牛、羊肉人均占有量僅為37.6公斤;2014年人均牛奶占有量為27.23公斤,而2000年的人均牛奶占有量僅為6.6公斤。肉、蛋、奶需求量的增加大大的推動了我國養殖業的發展。而在建平縣,玉米種植以糧食為主,整株用于青貯玉米的品種很少,從全國來看,飼用玉米的種植面積很少,2002年種植飼用玉米的面積只有4000萬畝,隨著我國畜牧業的不斷發展,飼料玉米將成為我國最重要的種植品種之一。

猜你喜歡
種植模式建平縣
國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助力建平縣脫貧攻堅
建平縣礦山開發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恢復對策
建平縣生態需水保障程度研究
旱糧—黃秋葵高效復合種植模式關鍵技術的研究
旱糧—黃秋葵高效復合種植模式及保鮮技術規程
冀北山地果樹下食用菌種植模式研究
建平縣實施國家坡耕地治理項目成效及經驗
綠色“種植模式”
建平縣農技推廣體系現狀分析
淺談建平縣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