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溫護理對全麻手術患者術中應激及術后復蘇的影響

2016-05-24 09:59張星譚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15期
關鍵詞:應激反應

張星譚

【摘要】 目的 探討保溫護理對全身麻醉(全麻)手術患者術中應激和術后復蘇的影響。方法 88例全麻手術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4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 觀察組行保溫護理, 對比兩組低溫發生率、術后應激和術后復蘇情況。結果 觀察組低溫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腎上腺激素(AD)、C反應蛋白(CRP)、去甲腎上腺激素(NE)上升幅度小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氣管拔管時間、完全清醒時間和麻醉恢復室滯留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 保溫護理應用于全麻手術可明顯降低低溫發生率, 減輕患者術中應激反應, 促進術后復蘇。

【關鍵詞】 保溫護理;全身麻醉手術;應激反應;術后復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5.175

低體溫是手術期間發生率較高的不良反應, 同樣也是護理工作中的重點問題。低體溫的主要原因主要有長時間手術、手術室溫度較低、身體裸露、皮膚消毒以及輸注液體溫度較低等[1]?;颊叱霈F低體溫后會顯著降低麻醉藥物代謝速度, 從而使患者的蘇醒時間過長, 病情嚴重者會發生凝血障礙等癥狀, 所以需要給予患者有效護理干預措施。本研究對本院收治的全麻手術患者, 給予保溫護理, 對比常規護理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全麻手術患者88例,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4例。對照組男23例, 女21例;年齡19~75歲, 平均年齡(53.10±9.72)歲;體質量指數17~33 kg/m2, 平均體質量指數(23.31±2.05)kg/m2;其中胃腸手術22例、泌尿系手術13例、膽道手術8例、乳腺手術1例。觀察組男24例, 女20例;年齡20~76歲, 平均年齡(54.33±8.65)歲;體質量指數19~35 kg/m2, 平均體質量指數(23.41±2.25)kg/m2;其中胃腸手術22例、泌尿系手術11例、膽道手術9例、乳腺手術2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保溫措施, 將手術室溫度預先調整至22~25℃, 濕度保持在40%~60%, 在吸氧時給予加溫、加濕。觀察組在常規保溫措施的基礎上給予有效保溫護理干預, 具體如下:①加熱手術臺。在術前1 h采用水暖毯加溫手術臺, 術中測量患者機體的核心體溫, 溫度≤37.5℃。②縮短手術操作時間。消毒時做到動作迅速, 減少過多暴露體表而使溫度降低。在手術前需要討論手術具體實施流程計劃, 盡可能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同時縮短手術時間, 減少術區暴露時間。③覆蓋手術區域以外的部位。絕大多部分由新陳代謝產生的熱量會通過體表散失于外界, 在進行手術時需要注意手術區域以外部位的保暖, 冬天可以增加蓋被的厚度, 給予患者“T”形被等。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低溫發生率, 手術前后AD、CRP、NE等術中應激指標和氣管拔管時間完全清醒時間和麻醉恢復室滯留時間等。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低溫發生率 觀察組出現1例低溫, 發生率為2.27%(1/44), 對照組出現9例低溫, 發生率為20.45%(9/44)。觀察組低溫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術中應激情況 觀察組術前AD、NE和CRP分別為(52.27±5.71)、(141.71±20.35)pmol/L、(6.01±1.42)ng/L, 對照組術前AD、NE和CRP分別為(53.73±5.64)、(140.33±20.42)pmol/L、(6.18±1.35)ng/L;兩組術前AD、NE和CRP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AD、NE和CRP分別為(102.41±15.05)、(152.60±24.52)pmol/L、(52.43±10.31)ng/L, 對照組術后AD、NE和CRP分別為(179.82±20.13)、(171.83± 28.43)pmol/L、(97.81±17.52)ng/L;觀察組AD、NE和CRP上升幅度小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3 麻醉復蘇情況 觀察組氣管拔管時間、完全清醒時間和麻醉恢復室滯留時間分別為(23.30±7.81)、(45.54±10.75)、(50.31±11.80)min, 均短于對照組的(34.75±9.62)、(74.87±14.94)、(83.30±15.43)min,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低體溫會使患者心血管系統、神經傳導、呼吸系統以及神經肌肉反應時間、代謝率等生理功能加速, 核心體溫較低會導致患者出現嗜睡、精神錯亂、虛幻以及心跳減速等癥狀, 給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影響。有相關研究表明[2], 在手術期間大約有50%~70%的患者會出現低體溫現象, 患者核心溫度大約在34~36℃。因此需要給予全麻手術患者有效保溫護理措施。

在本次研究中, 通過有效保溫護理干預措施, 觀察組低溫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氣管拔管時間、完全清醒時間和麻醉恢復室滯留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說明保溫護理可有效降低低體溫發生率, 縮短患者蘇醒時間。通過術前1 h加熱手術臺, 控制手術室內溫度和濕度, 縮短手術操作時間以及有效保暖術區外的部位, 從而有效避免熱量過度散失, 起到明顯保溫的效果。應激反應會導致機體多種功能和代謝出現異常變化, 而低體溫作為一種刺激源, 會破壞凝血機制的穩定性, 并且降低機體免疫力, 提高并發癥的發生率。而本研究結果還顯示, 觀察組AD、NE和CRP上升幅度小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與劉玉等[3]研究結果相類似。說明有效保溫護理干預可顯著減輕應激反應, 保障患者術中安全。

綜上所述, 保溫護理應用于全麻手術可明顯降低低溫發生率, 減輕患者術中應激反應, 促進術后復蘇。

參考文獻

[1] 李梅.全身麻醉手術患者體溫降低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4, 35(7):1058-1059.

[2] 李旭霞.保溫護理對全身麻醉患者術中應激及術后復蘇的影響分析.現代實用醫學, 2014, 26(7):914-916.

[3] 劉玉, 李玲.保溫護理對全身麻醉患者術中應激及術后蘇醒影響的臨床研究.河北醫學, 2014, 20(7):1200-1202.

[收稿日期:2016-01-21]

猜你喜歡
應激反應
加速康復外科對結直腸癌患者術后應激和疼痛的影響
羥考酮復合右美托咪定在頸叢神經阻滯下甲狀腺手術麻醉中的應用
手術室護理路徑對腹腔鏡手術護理效果及對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
鹽酸右美托咪定對小兒手術應激反應的作用分析
手術室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手術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
術前應用右美托咪定對學齡前兒童的有效性探討
硬膜外阻滯聯合全身麻醉對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患者應激反應產生的具體影響分析
帕瑞昔布鈉復合舒芬太尼預鎮痛對瑞芬太尼麻醉后應激反應的影響
婦科腹腔鏡手術不同氣腹壓力時超氧化物歧化酶、TNF—α的動態變化及意義
不同麻醉方式對老年高血壓患者上腹部術中應激反應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