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氣郁結型黃褐斑的中醫美容綜合療法探索

2016-05-25 00:37劉荔枝
中國醫療美容 2016年4期
關鍵詞:黃褐斑肝氣斑點

劉荔枝

江蘇省靖江市新橋鎮太和中心衛生院,江蘇 靖江 214536

肝氣郁結型黃褐斑的中醫美容綜合療法探索

劉荔枝

江蘇省靖江市新橋鎮太和中心衛生院,江蘇 靖江 214536

目的探討肝氣郁結型黃褐斑運用中醫綜合美容療法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患有肝氣郁結型黃褐斑的患者,采用隨機方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患者,對照組患者僅采取常規方法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采用中醫綜合美容療法,分析比較兩組黃褐斑患者的療效。結果 經過治療兩組患者未見不良反應,觀察組基本治愈患者22例占比55.0%,顯效的患者10例占比25.0%,有效的患者6例占比15.0%,總有效率為95.0%,而對照組患者基本治愈8例占比20.0%、顯效12例占比30.0%、有效13例占比32.5%、總有效率為82.5%,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論 中醫綜合美容療法對肝氣郁結型黃褐斑的治療療效非常理想,非常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肝氣郁結;黃褐斑;中醫美容

黃褐斑是一種面部色素代謝異常皮膚病,色素斑點呈深褐色或淺褐色,通常分布在額部、顴頰部、鼻旁、口唇和眼周圍附近,陽光照射色素會加深,大部份患者無自覺癥狀,以肝氣郁結型較常見[1]。黃褐斑患者中男性較少,多發于女性,尤其是膚色較深的女性更易發生?,F代醫學發現黃褐斑的病發機理非常復雜,組織學上主要表現為表皮中黑色素小體和黑色素增加,以及黑色素細胞活性的增強,所有患者病發前沒有外傷史和局部炎癥[2]。多數專家認為黃褐斑非??赡芘c內分泌失調、遺傳、氧自由基、紫外線照射、口服避孕藥、藥物與化妝品、機體系統性病變、局部微生態、情緒波動等因素有關。傳統醫學認為黃褐斑的病機與肝郁、脾虛、腎虛相關,是身體的機能失調外在表現,氣血瘀滯、氣血虧虛在黃褐斑發病中起著重要作用[3]。黃褐斑病程較長,病情發展緩慢,嚴重影響美觀,已成為美容界和醫學界共同的難題。中醫美容是運用中藥理論進行護膚美容的手段,本院運用中醫美容綜合療法對肝氣郁結型黃褐斑的治療效果顯著,現詳細報道如下。

1 資 料 與 方 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接受治療的

80例肝氣郁結型黃褐斑患者,全部為女性。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病程為3~19年,平均病程為10.5年,患者年齡為21歲~50歲,平均年齡為35.5歲;觀察組患者病程為3~20年,平均病程為10.6年,患者年齡為22歲~52歲,平均年齡為36.6歲,兩組患者在病程和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診斷依據:患者斑點多發生在口鼻四周、面頰部、前額等處,斑片邊緣較為明顯,一般呈深褐或黃褐色,患者無不適感和主觀癥狀,同時排除其它疾病或因素而引起的色素沉著。中醫診斷為肝氣郁結型:心煩易怒,噯氣,兩肋脹痛,痛經,一般經前斑色加重,脈弦,舌淡苔薄白,病情一般夏重冬輕。

患者癥狀:所有患者中6例為重度黃褐斑病癥,黃褐斑超過80%以上的面部,出現在兩頰、額頭以及上唇,斑點呈黑褐色;40例為中度黃褐斑病癥,黃褐斑面積不超過80%且大于50%的面部,斑點顏色較深,見于額部和兩頰;34例為輕度黃褐斑病癥,黃褐斑不超過50%的面部,并且顏色比較淡。

1.2 方 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西醫治療,分為全身治療和外用藥物,全身治療有口服維生素E 100mg/d,維生素C 200mg/d;外用藥物如:3%熊果苷,5%氫醌霜,2-4%曲酸霜等。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中醫美容綜合療法治療(美容茶和中藥熏洗)。美容茶由玫瑰花、銀耳、蓮子、枸杞子、佛手等組成,需用熱水沖泡,代替茶飲,每天早晚各飲1次。中藥熏洗的方法,主要包括白芷、香附、青木香、青皮、佛手等,煎煮成汁同時加熱水浸泡全身,每周2次,每次時間為15~20min。

1.3 療效判定標準

基本治愈:黃褐斑顏色基本消失,斑點與治療前相比,消退大于90%。顯效:黃褐斑顏色明顯變淺,斑點與治療前相比,消退大于60%小于90%。有效:黃褐斑顏色有所變淺,斑點與治療前相比大于30%小于60%。無效:黃褐斑顏色變化不大,斑點與治療前相比小于30%。

1.4 統計學方法

所得的全部數據使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所有患者均可耐受,治療期間無明顯不良反應,觀察組基本治愈患者22例占比55.0%,顯效的患者10例占比25.0%,有效的患者6例占比15.0%,總有效率為95.0%,而對照組患者基本治愈8例占比20.0%、顯效12例占比30.0%、有效13例占比32.5%、總有效率為82.5%,兩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比較,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n%)

3 討 論

黃褐斑是常見的損容性、難治性皮膚病,屬中醫學“面塵”、“蝴蝶斑”、“黧黑斑”、“肝斑”范疇[4]。該疾病與色素代謝異常有關,患者主要表現為面部色素沉著,血中雌激素水平升高、內分泌失調、月經紊亂、妊娠、長期口服避孕藥等與該疾病發病有關。中醫認為濕濁淤毒阻滯脈絡是該病的病機關鍵,常見于脾臟、腎臟和肝臟,主要包括脾士虧虛型、腎水不足型、肝氣郁結型等,其中肝氣郁結型較常見于臨床,主要是由于淤血阻絡、肝氣郁結、郁久化火,致顏面氣血失和,久而久之致褐斑發生。黃褐斑的發病與心理社會因素相關密切,而焦慮和抑郁是其患者主要情緒障礙,對病變過程有重要作用。臨床實踐中應充分考慮患者的心理因素、藥物功效以及情境因素,在藥物治療的時,應給于心理疏導和養生治療,從而調暢情志,進而減少精神因素對黃褐斑治療效果的影響,提高臨床療效[5]。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現代審美觀點的變化,黃褐斑美容治療需求量極大,其治療方法也改善許多。中藥美容調理皮膚以及身體是采用天然方法,增加中醫美容手法,從而可有效調理身體機能,自身修復機體功能,進而達到實現美容的目的。中醫美容是一個系統工程,采用食療、藥物、情態、運動等多種方法配合而進行美容,強調整體觀念,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本研究,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中醫美容綜合療法的治療,主要包括美容茶和中藥熏洗,起到疏肝解郁、清熱解毒、養血活血之效。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95.0%大于對照組82.5%,效果明顯。綜上所述,中醫綜合美容療法對肝氣郁結型黃褐斑的治療療效非常理想,非常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劉宜群.肝氣郁結型黃褐斑的中醫養生美容綜合療法[J].中國民間療法,2012,20(12):40-41.

[2] 董子帥,王東海.肝氣郁結型黃褐斑的中醫美容綜合療法探索[J].中國醫療美容,2014,(1):103-104.

[3] 孟亞東,董麗華.中藥內外結合治療黃褐斑療效觀察[J].光明中醫,2012,27(6):1153-1154.

[4] 王用峰.辨證論治黃褐斑療效觀察[J].陜西中醫,2012,33(4):452-454.

[5]向亞萍,羅翔,黃進華等.黃褐斑病因的精神因素[C].//2010中華醫學會第七次全國醫學美學與美容學術年會暨第三屆兩岸四地美容醫學學術論壇論文集.2010:635-636.

劉荔枝(1988-),女,漢族,江蘇靖江人,本科生,住院醫師,研究方向:中醫美容。

猜你喜歡
黃褐斑肝氣斑點
可愛的小斑點
逍遙散加減治療肝氣郁滯型月經不調的臨床效果
自擬疏肝和胃湯加味治療肝氣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療效觀察
春季養肝食何“味”
斑點豹
Q開關1064nm激光聯合光子嫩膚治療黃褐斑效果觀察
82例女性黃褐斑的療效觀察
黃褐斑的病因與治療專欄
“肝氣郁結證”術語源流考?
豬身上起紅斑點怎么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