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課堂互動中促進學生發展

2016-05-26 23:49郭藝萍
考試周刊 2016年25期
關鍵詞:小鬼自然段紅軍

郭藝萍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是當前老師積極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一線教師應引導大多數學生真正參與課堂互動,讓每一個學生“真”學習,才能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皥F隊·互動”模式便是在這樣的思考下誕生的課堂模式。該模式以小組合作、分組討論、分享對話等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方式,以學為主,以導為輔,在課堂互動中促進學生發展?!毒髲姷男〖t軍》是該模式下的一堂研討課,孩子的發言時間幾乎占去一堂課的三分之二,而且有思考,有碰撞,成了這節課最大的亮點。

孩子們正在學習運用自學“四要點”(抓住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查閱相關資料)交流。

生:請同學們看第六自然段“小鬼倔強地說……準備賽跑的姿勢”,我聯系上文,第二自然段介紹說他們長時間在荒無人煙的草地上行軍,常常忍饑挨餓,但當陳庚同志叫他上馬騎一段路再說時,他卻故意說成,你要我同你的馬比賽,其實他根本就跑不過的。

生:前面介紹他時,說他是“黃黃的小臉”,可能已經生病,卻要裝做灑脫的樣子。

師:嘉慶和宇涵同學聯系上文,讀出了小鬼的品質。

生:我有補充,請同學們先看第14自然段,“陳庚同志全明白了……”,小鬼這時已經快要不行了,但他為了不讓陳庚同志看到這一幕,這時候能還能“把腰一挺”。

生:請同學們看第八自然段“不。你先走,我還要等我的同伴呢?!鼻懊嬉呀浾f得很清楚,小鬼已經掉隊,但這里小紅軍卻說要等他的同伴,分明是裝的,就是不想拖累陳庚同志。

師:潘澤宏和呂澤嶸同學抓住小紅軍的動作和語言品讀。

生:請同學們看第四自然段“小鬼擺出一副……你快騎上走吧?!蔽覀兘M從“滿不在乎”、“微微一笑”讀出了即使他的兩只腳穿著破草鞋,凍得又青又紅,但是他還是沒騎上走。

生:我有補充,我知道小鬼為什么“微微一笑”,因為他要裝成正常人的樣子,是故意做給陳庚同志看的。

師:“微微一笑”這么細微的神態都能被你們抓出來,真不簡單。

生:請同學們看第二自然段“那是深秋的一天……十分疲憊”。我們組從“長時間,荒無人煙,常?!弊x出陳庚同志的疲憊,陳庚同志是一個大人,他都感到十分疲憊,更何況是一個十一二歲的小紅軍。

師:吳宏宇聯系了我們的生活實際體會,這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生:我有補充,這么疲憊了還一心為別人著想。

生:我補充關鍵詞“深秋、太陽已經偏西”,這時候的小紅軍一定是冷極了,餓極了。

師:讀書就該這樣,在關鍵詞句處停下來,多想想,你就會把文章讀得深刻許多。

生:請同學們看第10自然段“小鬼把身上的干糧袋一拉……比你的還多呢?!蔽衣撓迪挛摹八统鰜硪豢础瓗讉€牙印?!敝佬」頌槭裁匆p輕地拍了拍,如果用力拍,牛膝骨就會發出聲音,他怕陳庚同志發現。

生:我有補充,第十三自然說上面還有“幾個牙印”,小紅軍一定非常餓,才會去啃難吃的牛膝骨。

師:一個謊言,幾個牙印折射出的是拳拳的赤子之心。

生:請同學們看第5自然段“陳庚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說……”陳庚同志是個將軍,他都用命令的口吻說了,可小鬼還是決定違抗他的命令。

生:我媽媽告訴我軍人是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

生:讀到這里,我想起了一句名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交流時,更是出現了不一樣的個性化聲音。)

師:真了不起,還會用名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師:同學們真不錯,懂得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這樣的重點語句進行體會,其實這也是作者著力表現之處。作者通過描寫小紅軍的動作、語言,還有昨天我們已品讀完的外貌,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寧可犧牲自己,也不拖累他人的小紅軍形象。

其實,作者在這里,還重點寫了陳庚同志的表現,我們看看這句話。

出示:陳庚同志被這個小鬼說服了,只好爬上馬背,朝前走去。

師:從“終于”我們讀出什么?

生:從“終于”我說讀出了陳庚同志好不容易才被說服。

生:我從“終于”讀出陳庚同志其實很難被說服,但小鬼死纏爛打也還是要說服他。

生:我從這里讀出了小鬼不管要花多少力量,都要把陳庚同志說服。

師:課文的主角是小紅軍,為什么卻要寫出陳庚同志的努力呢?

生:這樣更能突出小紅軍“寧可犧牲自己,也不拖累他人”的品質。陳庚同志是個老同志,但是最終都被說服了,可見小鬼的決心之大。

生:這是側面描寫。

生:以前我聽說“姜還是老的辣”,現在我不這么認為了。你們看,陳庚同志最終還是被小鬼說服了。

師:“自古英雄出少年”,別看小紅軍才十一二歲,但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正是這樣一股倔勁,才最終說服了陳庚同志。

雖然孩子的發言沒有順著文本的思路,看起來有些散,有些亂,但實際上孩子都圍繞“大問題”思考,發表見解,有的還能夠引經據典,甚至會質疑,形亂神聚。為什么這樣的課堂能讓孩子真正“動”起來呢?

一、大問題的設計是重點

“團隊·互動”閱讀教學模式的第一步在于“大問題”的設計。問題設計的好壞關系到孩子在小組討論交流時能否“動”起來,能否動得有語文味。問題的設置既要服務于教學目標,又要落實教學重點;既要有一定的思維價值,又要注意設置的問題是否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能否讓學生多側面、多角度地思考。

基于這種考慮,我在這節課里設計這樣一個大問題:默讀課文2—10自然段,想一想,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小紅軍寧可犧牲自己,也不拖累他人的精神?畫出有關詞句,并做簡單批注。這個大問題緊扣了單元目標(閱讀本單元課文,注意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和文本特點(通過動作、語言、神態的具體描寫表現人物品質),有利于孩子自讀時投入到語文的思考中,交流時互相啟發,學有所得。

二、把握課堂節奏是關鍵

“團隊·互動”模式下的課堂有三個層次,即先自讀,讓孩子先有自己的思考,接著便是展示交流,這一環節占去課堂將近三分之二的時間,幾乎都在生生互動中將課往前推一步,這是最關鍵的一步,最后是以學定教的針對性重點引導和總結提升,將課推向深入。教師對這三個層次節奏的把握將直接影響一節課能否走向深入,特別是課的第二環節。

在這一環節里,我一直不斷提醒自己要耐下心來,真正傾聽孩子,不能急于出手引導,教孩子。我想這是這節課能如此精彩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首先,“展示”是激發學習內驅力的最好手段,是一把“金鑰匙”?!罢故尽弊尯⒆訐碛小霸捳Z權”,學習由被動轉為主動。其次,這一環節的課堂基本處于生生互動環節,同齡人往往具有相似的認知水平和思維方式,他們有豐富的共同語言,容易相互理解、交往與溝通。如果老師過早過多地介入,便會擾亂他們的思維,孩子的“情感流動”容易被阻斷,學習積極性便會大打折扣。如果老師過早過多地介入,便無法真正了解孩子的需要,無法做到以學定教。

這一環節幾乎是孩子的天下,我的心中沒有預設的答案,只有該堂課的教學目標,我不需要千方百計地把學生往自己預設的方向上引,只需要滿懷期待地分享孩子的思考。

當然,不能過早過多地介入,但這并不意味著老師無所作為,當孩子的回答不小心偏離了大問題,將其拉回;當孩子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使用了結構化學習方法時(抓住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查閱相關資料),我適時點評,引起關注;當出現個性化的聲音時,我也及時推進;當有些東西孩子夠不著時更應該出手助他摘到樹上的果子?!?/p>

“團隊·互動”模式提倡“真課堂”,“真學習”,即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大多數學生真正參與學習,“學語文主要靠學生自己讀書,自己領悟”(葉圣陶語)?!皥F隊·互動”模式的課堂便是為孩子提供了這樣一個語文實踐的場所,讓大多數孩子在小組合作、分組討論、分享對話中走進語文世界。

猜你喜歡
小鬼自然段紅軍
秋天
少寨紅軍橋
十送紅軍
再唱十送紅軍
倔強的小紅軍
美麗的秋天
我是你小鬼
沖吧,小鬼!
沖吧,小鬼!
沖吧,小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