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生態文明教育滲透于高中自然地理教學中

2016-05-26 00:36廖小芳郭穎
考試周刊 2016年27期
關鍵詞:生態文明教育

廖小芳 郭穎

摘 要: 面對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黨和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高度重視,以及高中生生態文明知行脫節,必須注重高中生生態文明教育。高中自然地理教材內容以協調人地關系為核心,其對生態文明教育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 生態文明觀 生態文明教育 高中自然地理

面對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黨的十七大第一次具有建設性地將“建設生態文明”寫入政治報告。黨的十八大明確定義了生態文明,并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這些都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1]。而生態文明建設主要取決于公民生態文明教育、生態文明觀的培養,中學生作為民族的未來和希望,更應重視對其進行生態文明教育。高中自然地理因其獨特的學科優勢對中學生生態文明教育具有積極作用。

1.生態文明及生態文明教育的內涵

生態文明是指在工業文明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礎上,用更文明的態度和方式對待自然,認真保護生態環境,使人與自然在整體和諧中實現可持續發展,建設美好生態環境[2]。生態文明強調人與自然是平等關系,而不是征服與被征服的關系,人類必須尊重自然,認識自然規律,在自然規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人類活動。

生態文明教育指通過教育向受教育者傳授生態環境知識,使受教育者認識生態環境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培養受教育者生態環境意識,提高生態文明素質,形成正確的生態價值觀和生態倫理道德,進而養成綠色的消費習慣,促進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3]。生態文明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將生態文明意識落實到具體實踐中,使受教育者尊重自然保護自然。

2.高中生生態文明素質現狀

從學校教育看,受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學校將高考作為一切教學工作的重心,對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深遠意義缺乏認識,缺乏關于生態文明教育的總體規劃,教師受此影響對學生生態文明素質方面的培養不夠重視,這使得高中生對生態知識了解不多,生態文明素質不高。從學生看,一方面,高中生因為受生態文明教育不夠而生態意識不強,面對現實中的生態問題也不能很好地認識。另一方面,高中生即使有一定的生態文明素養,也很少積極主動地參與生態環境的保護,在現實生活中的消費方式不是很健康,鋪張浪費現象時有發生,高中生的知與行脫節嚴重。

3.生態文明教育滲透于高中自然地理教學中的必要性

普通髙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要求高中地理課程通過對地理知識的傳授及對人與自然關系的關注,使學生正確認識人地關系,愛護生態環境,樹立正確的生態文明觀。地理課程標準關于生態文明教育的理念使得地理對生態文明教育具有積極意義。

高中地理必修一中的內容主要是自然地理,而自然地理的核心是認識地理規律并正確處理人地關系,自然地理中蘊含豐富的生態文明知識。高中必修一五個單元主要闡述了自然地理相關知識及自然環境與人類的相互影響,在闡述人與自然相互影響的內容中有大部分內容關注生態環境問題,通過對生態問題的關注和探討,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生態文明教育。高中自然地理這些獨特的優勢,使得其對生態文明教育發揮其他學科不能替代的作用[4]。

4.生態文明教育滲透于高中自然地理教學中的教學案例

地理是一門與生活緊密聯系且具有很強應用性的學科,而生態文明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及綠色消費方式,使學生主動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知行統一。所以為了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學中更好地實現生態文明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應多以“活動”形式使學生主動參與生態文明知識的學習與問題的探究。具體來說,首先教師應創造現實的生態問題情境,然后給學生設定角色對生態問題進行小組討論,最后教師對學生討論進行總結,以此將生態文明教育滲透于高中自然地理教學中。下面以高一必修一第三章第三節的《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教學設計為例,通過情境創設,活動角色的設定,學生從不同角度對生態問題進行探討以實現生態文明教育在教學過程中的滲透。

《水資源的合理利用》中的教學設計:

教師講述:水資源是人類社會得以發展的前提和保障,但水資源因人類的不合理利用而出現了巨大危機,因此如何制定科學的用水戰略實現水資源的持續利用成為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問題。今天我們通過角色扮演的方法探討水資源持續利用的可行措施,可從開源和節流兩方面尋找具體措施?,F有四個角色供同學們選擇,第一個小組扮演工程技術專家,第二個小組扮演經濟專家,第三個小組扮演政府決策人員,第四個小組扮演公民個人,同學們選定角色并從角色出發分組討論水資源持續利用的可行措施有哪些?討論完后請小組代表發言。

小組發言:將同學們討論的措施匯總:開源措施方面有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修筑水庫,建設調水工程,海水淡化等,節流措施方面有加強教育,提高公民節水意識,改進技術,提高工農業用水重復使用率,等等。

教師總結:社會中有各種不同的角色,但無論我們扮演哪個角色,我們都有責任和義務保護水資源,使水資源得以持續利用。

通過角色扮演,學生以主人公的身份積極主動參與水資源問題的激烈討論,潛移默化地受到生態文明教育。

5.結語

面對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黨和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及高中生生態文明知行脫節,注重生態文明教育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高中自然地理因其獨特的學科優勢對生態文明教育具有積極作用,地理教師應注重將生態文明教育滲透于高中自然地理教學過程中。

參考文獻:

[1]余克弟.馬克思主義生態觀視域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思考[J].求實,2014,03:13-16.

[2]余志健.生態文明與生態文明教育[J].教育探索,2007,03:67-69.

[3]劉婷.科學發展觀視野下高校生態文明教育初探[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9,08:29-30.

[4]張蓉蓉.高中地理課程中生態文明教育案例教學[D].南京師范大學,2014.

猜你喜歡
生態文明教育
高校思政課中生態文明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生態文明教育進高職的重要性和實現舉措
大學生生態文明素養研究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現狀研究
少數民族地區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實效性研究
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四個“結合”
大學生生態公民身份的建構
將生態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全過程
對生態文明教育服務區域旅游經濟發展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