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教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模式淺議

2016-05-28 09:36高玉芬康彥軍
考試周刊 2016年29期
關鍵詞:課堂教學模式新課程

高玉芬 康彥軍

摘 要: 課改最基本的體現是教育學的良性互動,因此,課堂教學推出了許多種較之傳統教學模式不同的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但是無論采用何種教學模式,教學環節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實現課堂中師生關系和教學關系的轉變,將“以學生發展為本”落到實處,提高教學成績。

關鍵詞: 新課程 教改背景 課堂教學模式

如今,我國大部分地區高中英語教學研究比較薄弱,師資力量不高,課堂教學模式有待創新,尤其是應試教育的指揮棒制約著高中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大部分高中教師都采取“復習—導入—講解—鞏固—作業—測試”的傳統模式進行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效率普遍偏低,注重教師的教忽視學生的學,對學生學習基礎、背景知識和過程的參與度等因素缺乏必要重視。課堂教學的目的仍然以備考為主,對學生技能的培養只停留在口頭,依舊以教師講授、學生聽為主,在平時練習與訓練中習慣采用“題海戰”和“灌輸戰”的方式。所以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很多高中英語教學仍舊是“穿新鞋走老路”,這不得不引起廣大教師的關注和思考。

為此,在新課程教改背景下,許多地區的課堂教學推出了多種較之傳統教學模式很不同的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如“五加二”七環節課堂教學循環模式,即:目標與導入、復習與診斷、精講與點播、質疑與互動、檢測與糾錯、作業與訓練、復習與預習的循環教學模式;“五四三”課堂教學模式,即五個環節、四個優化、三個目標。其中五個目標指明確目標、自學導學、合作交流、展示提升、鞏固生成;四個優化指優化教學內容、優化教學策略、優化教學過程、優化教學效果;三個目標指民主課堂、活力課堂、高效課堂;“四四三”課堂教學模式等。每一種新的課堂教學模式都有其存在的理論性,但經嘗試發現,這些課堂教學模式環節過多、重點不明,很難在一節課中將某種教學模式的所有環節全部實施。因此,引發了對新課程教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模式的諸多思考,得出以下幾點看法。

首先,較之以往陳腐的以教師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推行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必要的。高中英語教學模式改革要為每個學生創造未來發展的機會,重視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教育學生提升英語學習能力;英語作為重要的國際交際語,是學生終身發展的基礎。高中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為學生將來的發展打下基礎,語言能力的培養必不可少。簡言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目標是以學生的英語技能培養為重心,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給學生的未來交際發展提供機會和條件。因為無論是哪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都是以符合課堂教改理念,有效地激發學生的生命張力,極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快速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同時帶動教師自身專業水平整體提升等為目標的。目前實施新課堂教學模式的一些學校、一些班級已經初見成效。

其次,在推行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中應該做到“因人而異,因地制宜”。這是為了擺脫傳統應試教育中以優生培養為主而進行的,將全體學生作為整個教學的對象公平對待,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同時應該擺脫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學習的模式進行。采用以教師學生的角色定位為開始,突出教師主導性、學生主體性,從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模式過渡到以探究、實踐為主的模式。即,在每堂課的教學中并不是要將每種教學模式所提到的所有教學環節完全都涉及,可以根據我們所面對學生的具體水平、教學內容的不同等諸多因素,有針對性地選取最具有實效的某種教學模式的部分教學環節。

另外,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模式,營造英語氛圍,回歸生活空間是采用英語教學模式的出發點。英語是一門語言,它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因此,作為一門語言課,英語課注重的不應該只是些單詞、詞組和句子,而應該更注重如何在具體情境中使用這些單詞、詞組和句子。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根據傳統教學媒體和現代教學媒體在輔助教學上的不同特點,按照教材需要組合教學媒體,發揮各自優勢,變抽象為直觀,優化英語課堂教學。這種教法由于使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具體教學中更有利于學生對教材的理解。此外,教師還可以設置參與性教學環節,開展雙邊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英語教學活動的娛樂性與語言情境的真實性,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最后,以下環節是課堂教學所必需的環節。第一環節:明確目標。課堂學習的核心目標是理解和應用知識。師生雙方清楚地知道本節課要獲得什么,獲得多少,學到什么程度,使教學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檢測性,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效率。所以,讓學生明確當堂課的目標是提升教學效率的基礎。第二環節:精講與點撥。只有老師明確上課的重難點,并有針對性地對課堂中的重難點進行精講,學生才能更容易接受課堂教學內容,并有目的地提出自己的疑惑之處,得到老師的有效點撥。第三環節,檢測與糾錯。一堂課究竟有無實效,應該是通過有的放矢的檢測才能得以明了。同時,在檢測過程中暴露學生在本節課的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給予老師明確的線索,對學生所存在的問題加以糾正。第四環節:鞏固與提高。在以上課堂教學環節進行完畢后,教師和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可以共同進行梳理總結,師生共同整理完善本節課的知識系統,形成高效課堂,并生成新的學習內容,形成循環上升的態勢,有效優化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無論采用何種教學模式,教學環節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課改,是要做到師生關系的調整,即,師生之間的民主、平等、合作、尊重。教師走入學生中間,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領者和組織者。建立教師式學生和學生式教師,師生共同發展的教學關系,從而還原學生固有的朝氣與活力,喚醒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能夠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達到所要實現的學習目標,保證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實現由“要我學”到“我要學”,形成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的高效教學模式是課改的終極目標。

猜你喜歡
課堂教學模式新課程
2021聚焦新課程 專注新高考 歡迎訂閱全新《新高考》
淺談新課程下的課外閱讀
高中化學“問題解決”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我區初中化學新課程實施中典型問題的思考
高中體育新課程實施“碰壁點拔”式教學模式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