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談專業課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設

2016-05-28 17:46馮文俊
考試周刊 2016年29期
關鍵詞:觸點運轉電動機

馮文俊

針對職業學校的學生特點及所開設的課程,就如何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幾點看法。

一、新舊知識聯系,及時動手實踐,創設疑思情境

“要盡量通過問題選擇、提法和安排激發學生,喚起他們的好勝心和創造力,并且給他充分的機會處理各種各樣的研究對象”。例如,我在上《電工技能訓練》時,在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連續運轉控制線路的學習上,就在課堂上先復習了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點動控制電路的構成和該線路的特點,然后設計了下面幾個問題展開討論。

1.機床加工工件時,要求電動機是連續運行的,假如你是一個操作工,你能否做到一動也不動地按著按鈕,讓電動機連續運行?

2.如何設計、改進這個電路,只按一下按鈕,就讓電動機能夠連續運行加工工件?

這一問就猶如一石擊水激起層層漣漪,頓時,課堂上眾說紛紜,教師適當地引導學生根據交流接觸器的作用、特點想到交流接觸器的輔助常開觸點——引入自鎖觸點。

3.再提出疑問,這個線路能否實現電動機的連續運轉?

讓學生再通過動手接線,就地驗證。

4.運行的電動機如何停止?

學生根據線路可分析討論得出在控制線路中串接停止按鈕。這樣,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連續運轉控制線路就出來了。

5.再問學生,是線路的哪一部分保證了電動機的連續運轉?

設置故障,在自鎖觸點處墊入紙片,檢驗電動機是否還能夠連續運轉。進一步驗證自鎖觸點在電動機的連續運轉中的作用,為以后的故障排除打下基礎。

這幾個問題的設置,由舊引新,由實際生活到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再到實驗證明,激發了學生求知欲,讓學生產生非知不可的欲望,帶領學生進入一個誘人的新奇的學習情境,從而達到讓學生順利掌握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連續運轉控制線路的構成。

二、科學設計層次,妥善處理難點,創設推理情境

難點易使學生思維受阻,常常影響師生雙邊活動的和諧配合。因此,要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教師需要妥善處理教學難點。

第一,備課時要注意心理換位,要站在學生角度,根據學生的思維水平和知識確定現有的思維結構與掌握難點所需要的思維結構之間的差距,從而有針對性地選擇最佳處理方案。

第二,要重視化難為易過程中教師的導向作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教師不應該包辦整個教學過程,而應該適當點撥、指明方向、誘發聯想或布設階梯,讓學生完成這一過程。這樣學生會把克服學習中的困難當做一種精神上的滿足,達到和諧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正反轉控制線路時,該線路復雜且難以理解。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設計的:

1.先根據電動機的反轉原理,教師引導學生畫出電動機正反轉的主電路圖。

2.再根據三相異電動機單方向連續運轉的控制電路(找一個學生畫出該電路(圖1),一步一步地討論控制電路的構成。

師問:假如它控制正轉,那么反轉呢?

生答:再畫一個同樣的電路。

師問:主電路中有幾個電動機,需要幾個熱繼電器,幾個停止按鈕?

生答:一個。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取掉公共部分,可得電路(圖2)

(進一步討論)

師問:假如兩個線圈同時通電,會出現什么情況?

生答:相間短路。

師問:如何解決?

(教師引導學生用交流接觸器的常閉觸點,即互鎖觸點)

生答:串接互鎖觸點。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該線路時,可得該線路的缺點是:改變電動機的轉向時,必須先按下停止按鈕,才能按反方向的啟動按鈕。引導學生進一步討論)

師問:每次改變轉向時都要按兩次按鈕,方便嗎?

生答:不方便。

師問:如何改進?

這樣教師和學生再從按鈕的結構共同分析、討論,得出把對方按鈕的常閉觸點串接在自己的支路中,每次按啟動按鈕時就相當于先按了停止按鈕,再按啟動按鈕。這樣就得出了一個完整的按鈕和接觸器雙重連鎖的正反轉控制電路。

由于這個電路的構成是師生共同討論分析的結果,學生不只是理解起來較容易,而且動手接線驗證時會輕松許多,正確率也比較高,不再是照貓畫虎。

三、多種形式結合,恰當進行調節,創設幽默情境

課堂上的情況千變萬化,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教學設施,不同的教學環境即使對于同一教學內容,它的教學方法也不一樣。教師要善于根據具體情況,及時調節教學內容和形式,通過變換和追加問題,進行生動活潑的討論,做到因勢利導,才能在課堂教學中起到化平淡為新奇、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的作用,促進教學的和諧。

例如,在學習觸電急救這一部分內容時,首先,肯定不會有觸電的人員讓你現場演示,只有教師講或者是只看錄像,學生都不會有多大興趣的。那么教師如何把這干巴巴的正確脫離電源、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等傳授給學生,化平淡為新奇呢?我對這堂課是從以下幾個方面設計的:

1.教師舉例,假如你的周圍有人觸電了,你怎么辦?

生答:救人。

師問:如何來救?

學生展開討論,先要脫離電源,嚴重者再采取其他方法。

師問:如何正確脫離電源?不要造成被救者還沒有脫離危險,而救人者再觸電。

此時學生肯定會笑,在笑聲中引導學生共同討論,第一步要先做什么?第二步再做什么……

2.再看錄像,看看實際生活中,遇到這種情況和我們剛才共同討論得出的方法是否一樣。

用同樣的方法學習正確的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

這樣比較平淡的一節課,由師生共同討論得出方法,再通過錄像讓學生有一種親臨現場的感覺,學生對這堂課的印象就會比較深刻。

四、結合教學內容,穿插實際問題,創設實物情境

在課堂教學中,恰當地穿插一定的有趣的實際問題,一方面有利于培養學生要理論聯系實際,另一方面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求知欲,使他們更加喜歡自己所學的專業。

例如,在學習電動葫蘆控制電路時,當時學校后面正在搞基建,教師就問學生:那輛吊車是怎么將重物從地面運到樓上的某個位置的?原理是什么?它的控制線路又是如何構成的?學生對這個問題興趣盎然,課堂上討論氣氛異?;钴S,很快就得出控制線路的構成,并且會分析它的控制原理。

以上簡單地談了創設課堂教學情境的幾點策略,這些策略都是在一定的教學條件下總結出來的,它們都有各自的適用要求和范圍,因此不可能適用于所有教學內容和學生,“教學有法,而教無定法”。另外,由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要求是比較復雜的,因此情境的創設還必須充分考慮以下問題。

1.要注意學生的認知結構,不可生拉硬湊,胡亂聯系。

2.要符合學生心理活動的特點,避免太深奧使學生領會不了,太膚淺使學生覺得沒意思,缺乏吸引力。

3.要注意引導學生的思維,不可“喧賓奪主”。

4.有時學生可能對所創設的情境無動于衷,這時不應該灰心,更不能責怪學生,而應該找出癥結所在,再設法解決。

猜你喜歡
觸點運轉電動機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林升棟:將消費者觸點思維融入廣告媒體計劃
淺析電動機日常維護與保養
永磁同步電動機的節能計算
航空電轉換器的損傷原因分析及修理
復舊運轉
接觸器輔助觸點接觸電阻產生原因分析
《獅來運轉》萌翻石獅
時來運轉
基于KB0的電動機軟啟動控制系統
電動機的保護配合及CPS在民用建筑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