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學生存在問題及教育對策

2016-05-28 21:04黃云霞
考試周刊 2016年32期
關鍵詞:高職學校教育對策高職學生

黃云霞

摘 要: 職業學校學生來源多樣,學生的心理、行為問題具有復雜性和特殊性。本文就其普遍存在的問題行為進行心理分析,并提出解決學生問題行為的教育對策。

關鍵詞: 高職學校 高職學生 問題 教育對策

如今高職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高職學校學生來源多樣,學生的心理、行為問題具有復雜性和特殊性。高職生中的大多數是基礎教育中經常被忽視的弱勢群體,這就決定了出現在他們身上的問題多發易發且日益復雜,是一個需要特別關注的特殊群體。

一、目前高職學生存在的問題

(一)在學習領域中。

1.學習動機層次不高。不少職校生對學習的認知內驅力不足,對學習提不起內在興趣,學習的實用化傾向十分明顯,過分追求學習上的急功近利和“短平快”,對學習文化基礎課和思想品德課很不情愿,覺得學了將來沒有用,等于在浪費時間,還不如不學。

2.學習的認知能力水平較低。相當一部分高職生對學習過程、學習活動和自己的學習習慣缺少必要的反思自省意識,不懂得科學合理地安排學習時間,不懂得如何進行學習成敗的合理歸因。

3.學習焦慮現象比較普遍。不少高職生是讀不進書又不得不讀書,在家中瞞著父母,在學校應付老師,對學習有一種“剪不斷、理還亂”、擺脫不掉的心理壓力。對考試或某些學科、課程的學習存在比較嚴重的恐懼心理,有明顯的厭學情緒和行為。

(二)在情感領域中。

1.情緒不穩定,情緒自控能力較弱。處于青年初期的高職生具有明顯的情緒兩極性,比少年期更為突出,容易出現高強度的興奮、激動,或是極端的憤怒、悲觀。他們的情緒變化很快,常常是稍遇刺激,即刻爆發。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學生情緒躁動不安,動不動就想哭、大叫大喊或摔砸東西,與同學、朋友爭論起來面紅耳赤,甚至發生激烈爭執。

2.缺乏應有的積極理想和追求。不少學生在進入職業學校時就覺得自己是被淘汰的或者被遺棄的,認為自己是將來沒有出息、事業上難有作為、幾乎沒有什么希望的人,因而往往表現為精神萎靡不振,政治思想上不求進步,學習上不思進取,生活上自由散漫。一些職校生抱著混世度日的心態打發人生,甘愿沉淪,聽天由命。

3.自卑感強,行動退縮。高職學校來自特殊家庭的學生逐年上升,他們原本在學習、心理、性格等方面就存在諸多問題,面對新的環境和新的學習要求,容易產生自卑感。尤其是學業不良的學生由于基礎差、成績不好,從小學到初中都得不到老師和同學的重視和肯定,受到的都是批評、斥責、傷害和不公平的待遇,于是逐漸對老師產生懼怕心理,對學習失去信心。

(三)在心理領域中。

1.封閉自己,社會性情感表現冷漠。除了家庭條件比較好和成績優良的學生之外,有不少學生不同程度上地封閉自己,有社交困難。尤其是部分學困生和大多數貧困生,由于家庭經濟的原因,害怕交往給經濟帶來負擔,因此怯于與其他同學和老師交往,也不愿意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處境,封閉自己,不敢與人溝通,不敢參與集體活動。

2.存在諸多矛盾心理和行為。諸如自我評價方面,要么盲目自大、自我為中心,要么自暴自棄喪失信心、悲觀消極;對周圍充滿敵視又渴望被人理解和被人愛;對集體遠而避之又對其有依賴性;爭強好勝又過度自卑;情緒極其憂郁,“喜怒不形于色”,但一旦有煩心事就一觸即發,表現得十分激烈,行為往往走極端。長期受到諸多矛盾心理煎熬,他們自然形成扭曲的性格和偏常的行為。

3.自我中心意識過強。由于在家庭生活中長期以自我為中心,一些職校生習慣于隨意支配、指使別人,進入職業學校后仍然希望別人圍著自己轉,但現實情況與此相反,許多獨生子女職校生就會產生嚴重的失落感。由于缺乏合理正當的表現機會,一些職校生就試圖通過惡作劇、故意搗亂、標新立異等逆反言行表現來突出自我的存在,設法引起別人對自己的關注。

二、高職學生問題的教育對策

高職學生存在的問題不僅影響其身心健康發展,而且妨礙了其品格和個性的發展,更是成才的絆腳石,能否轉化和教育好他們關系到職業教育成敗的關鍵。我結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談談解決這些問題行為的教育對策。

(一)多用欣賞鼓勵,重揚自信風帆。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就是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我,重樹自信。這首先要求班主任始終以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努力捕捉每位學生的閃光點,哪怕只是微弱的光,不斷鼓勵和支持學生參與學校的各級各類實踐、實訓活動,增加成功體驗。

其次,班主任應該充分利用主題班會、個別聊天和課堂教學等多種渠道,并結合往屆學生成功的典型事例及西方國家高職教育發展的狀況,教育引導學生認識到“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這類人才正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急需的,從某種程度上說甚至比本科生更有用武之地。

總之,欣賞和鼓勵是師生間情感溝通的橋梁,是理解的延伸和心理的認可,不但能使師生間關系和諧,而且能帶來奇妙的期待效應。

(二)引導自教自律,實現自我管理。

首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他們中間建立互相監督、互相促進的良性運轉機制。充分利用青年學生的心理,開展男、女生互評互議活動。這樣可以有效地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教自律意識,同時有益于激發學生的自信心。

其次,和家長建立聯系,形成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由于大部分學生是在外地讀大學,家長對孩子在學校的情況知之甚少,往往出現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脫節的狀況。教師可以通過書信、電話、E-mail等方式與家長溝通交流,及時向家長通報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狀況,了解家長對學生的要求,借助家庭教育的力量更好地對學生進行自教自律教育。

(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

一是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開設心理講座,引導學生采用合理的心理保健方法進行有效的自我調節和情緒控制。二是加強個別心理咨詢,幫助學生正面評價自己,正視現實和壓力,樂觀向上地面對困難,學會自我接納、自我欣賞。教會學生與他人交往的知識和技巧,改變和增強其社會交往能力,塑造成功的心理品質。三是建立問題學生的心理檔案,追蹤調查,關注進展,發現問題要及時引導和幫助。

高職學生是一個不容忽視、不可小視的社會群體,是富有活力、充滿朝氣的青年群體,也必定是未來社會發展進步和城鄉建設的生力軍。因此,針對高職學校特殊群體學生問題日顯復雜多變,我們要摸清他們的特點,不斷探索與時俱進的積極有效的管理理念與模式,才能使他們健康、順利地走向社會,最終促進高職教育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小兵.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機制探析[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3).

[2]陳忠.淺談高職院校學生的教育與管理[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11).

[3]計琳,沈祖蕓.讀懂學生,科學地愛學生[N].中國教育報,2004-12-5(1).

[4]林崇德.學校心理學[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高等職業教育的現狀及發展趨勢[M].四川涼山聯合學報,2003.

猜你喜歡
高職學校教育對策高職學生
計算機信息化在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教學中的應用
職校數學課堂教育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探索
淺析家庭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職業院校創業法律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化途徑分析
現代高職學校英語教學現狀和改革方式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