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誦讀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2016-05-30 10:48哈斯格日勒
小說月刊·下半月 2016年5期
關鍵詞:語言文字課外閱讀讀書

哈斯格日勒

葉圣陶先生說:“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說些什么,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感通了,無論興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獲”,“對于研究所得的不僅理智地了解,而且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性化而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學習語文學科,必須到達這種境界,才會終身受用不盡?!比欢?,作為一名六年級的語文教師,我深知自己班學生的誦讀現狀不容樂觀。

1.閱讀意識淡薄。大部分學生認為除了上課和做作業是學習外,其它的都不是學習,或者與學習關系不大。只要學好課本上的知識就行了,看不看課外讀物都沒關系。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或疑惑,這部分學生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等老師告訴他們,極少有通過閱讀自己尋求解決的。

2.缺乏閱讀興趣。上課時,臺上老師聲情并茂地誦讀文本,臺下學生一臉的不自然,個別者擠眉弄眼、捂嘴竊笑……或者當老師讀到一段感人至深的話語,經由學生口中道來,平淡無奇,甚而有念讀、唱讀之勢,老師可能原有的一腔激情,頓遭瓢潑冰雨……

3.讀書能力欠缺。學生讀書大多沒有明確的目的,隨意性很強,手頭上有什么書就看什么書,甚至有部分學生除了課本外,根本就沒有接觸過任何課外閱讀材料,也不知道選擇什么樣的書來讀,即使有書,也分辨不出哪些該看,哪些不該看,至于讀書悟理、感受人生更是無從談起。

4.讀書習慣不好。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才是學生閱讀追求的最終目標。但是,無論是調查顯示,還是從平時教學情況來看,學生課余時間還沒有自主讀書的習慣。即使有部分學生在假期和雙休日有讀書的愛好,但也大都缺乏計劃和毅力,加上讀的書多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的,閱讀完全成了消遣和娛樂,遠沒有達到積累和運用的目的。

一、實踐內容

1.闡述意義,激發誦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興趣才能讓玩心正濃的小學生對讀書達到入迷的程度,從而主動地去看書背文。首先我讓學生知道,學習語言首先要有積累,在此基礎上進行模仿,更高的層次便是創造?!胺e累──模仿──創造”是學習語言的基本規律。文章中準確、形象、生動的語言,必須通過朗讀才能更充分地體現出來。文章一旦被高聲誦讀,就會變得好懂和易解,這就是所謂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2.調控課堂,強化誦讀訓練。要強化誦讀的訓練我認為還應抓住課堂這塊主陣地,把讀的訓練貫穿于閱讀教學的全過程。對原來的語文課堂教學結構進行改革,設計以誦讀為主線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學中要適時適度把握好讀的四個環節。通過誦讀,可以了解詞句的各種結構,掌握詞句的節奏。一篇詞匯豐富、語言精彩的文章,如果能反復朗讀,達到瑯瑯上口,熟讀成誦,書本的語言就會變成自己的話的語言,成為自己的儲備和財富。一旦用到某些詞匯、句式、表達方式時,就會涌上筆端,運用語言的能力自然會大大提高。

3.喚起誦讀激情,鍛煉誦讀能力。在平日的教育教學中,我們還可充分發揮課外閱讀的積累功效,積極構筑展示誦讀的平臺,大力拓展生活語文給誦讀提供的豐富實踐空間,不錯失任何提升學生誦讀能力的途徑。

二、實踐目標

1.通過誦讀能力的訓練,提高學生朗讀水平和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2.創設優美的語言環境,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通過課內、課外相結合,擴展閱讀范圍,增加閱讀量,加深文學素養的積淀,提升氣質。

三、過程設計

(一)創新課堂教學

1.初讀感知。初讀是學生感知文章內容的最初閱讀,是淺層次的。主要目標是激發興趣、初知內容、正確朗讀,不添字、不漏字、不讀錯字、不讀破句。這一層次著重抓好兩個環節。首先讀題導向,讓學生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作者的創作動機,設置懸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進入第二環節,導讀感知,讓學生帶著提出的問題,初步正確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2.精讀理解。理解文章內容的精讀就是讓學生通過反復朗讀蘊含思想內容的詞、句、段,通過精心設計的朗讀來咀嚼語言文字,體會那生動活潑的語氣、節奏、句式、格調以及其中深層的含義和思想感情。葉圣陶先生曾說過:“老師不是來講書的,尤其不是逐字逐句的翻書……他的任務在指導學生精讀,見不到處給他們點明,容易忽略處給他們指出,需要參匯比較處給他們指導?!边@一階段的誦讀活動是很多的,其主要目的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具體地說,其目的可以是促進學生理解某一段語言文字;可以是啟發學生想象課文描寫的生活畫面;可以是幫助學生理解某一種寫作技巧;也可以是激發思想感情的共鳴等等。

3.品讀欣賞。在對課文的內容、情感有深入的理解和體驗后,還應該有評議賞讀課文的環節。從思想內容回到語言文字,讓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運用的精確、傳神,組織、調遣的嚴密、獨特,進行富有個性的評議賞析。邊評賞,邊朗讀,進一步讓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有深刻的理解,更好的吸收,使之與作者的心相契合,并深刻體會作者的寫作特色,有意識地培養了學生的欣賞水平,也對陶冶學生的情操起一定的作用。

4.誦讀積累。對文章精彩的文句還要誦讀,把優美生動形象的句段背誦出來,這是積累語言的主要途徑。在教學中適當增加背誦的量,因為每篇課文或多或少都有值得記憶、模仿的句段,特別是名家名篇名句則應反復吟誦。這樣日積月累,不但使學生規范了語言,積累了語言,而且也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

(二)增加課外實踐

1.課外閱讀。要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除了組織學生學好課內的知識,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也是十分關鍵的。為此,組織學生正確選擇合適的課外閱讀材料,規定學生的閱讀量。同時,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取得家長的配合,請家長督促學生自讀。然后利用每周下午的一節閱讀課對學生進行指導,組織學生對課外閱讀的內容進行討論,提高閱讀效果,激發閱讀興趣。

2.提供舞臺。當學生在課堂上掌握了一定的朗讀的技能、技巧,提高了語言的表達能力以后會躍躍欲試。此時,教室為他們提供一個大舞臺,通過開展“優秀詩文朗誦會”、“好書推介會”、“背誦擂臺賽”、“讀書小博士”、“課本劇展示”和“我的讀書故事”等活動,讓學生的才能在舞臺上一試鋒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誦讀的興趣,更是對課內誦讀的深化。

四、預期成果

任何一件事情的開展都離不開一個良好的大環境,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學校整體環境已經營造出“人人都講普通話,處處都講普通話”的氛圍,有了一個良好的氛圍,確實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在這良好的氛圍熏陶下,通過誦讀訓練,更能提高學生說普通話的能力,又能幫助學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豐富學生的想象,激發學生的情懷,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和高尚的社會主義道德情操。讓學生在讀準讀通讀熟的過程中,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積極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讓讀書活動真正成為學生的最愛。

猜你喜歡
語言文字課外閱讀讀書
語言文字運用題的變與不變
小題精練(四) 語言文字運用
小題精練(三) 語言文字運用
我愛讀書
正是讀書好時節
課外閱讀——寫作的源頭活水
做好課外閱讀指導之我見
我們一起讀書吧
實踐語文課外閱讀的幾點思考
讓閱讀像呼吸一樣自然——課外閱讀探究心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