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國春節曾兩度被禁

2016-05-30 00:27
鳳凰資訊報 2016年5期
關鍵詞:陰歷陽歷袁世凱

春節作為東方社會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在動蕩的、以舊革新的年代里,屢次被拎出來說事兒,慘遭厄運。民國歷史上,農歷新年至少兩次被禁。

孫中山輕易取消農歷 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在南京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隨即宣布廢除中國舊歷,采用陽歷(即公歷),用民國紀年。這樣做帶有改朝換代重新確立國統的意味,也有與封建王朝徹底決裂的含義。但很顯然,這并沒顧及平民百姓的感受,更沒征詢他們的意見。

孫中山自幼在國外游學,組織反清活動,似乎對中國的傳統節日并不熱心,所以輕易取消了農歷,過年的泛政治化即濫觴于此。而民間并不買賬,他們采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同時使用陰歷和陽歷兩種歷法。當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一),民間仍然過了傳統新年,其他傳統節日也照舊。

不久,袁世凱取代孫中山,被正式選為中華民國大總統。1913年(民國二年)7月,當時任內務總長的朱啟鈐向袁世凱呈上一份四時節假的報告,稱:“我國舊俗,每年四時令節,即應明文規定,擬請定陰歷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我國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員,亦準假一日?!?/p>

一年過四個節,且把傳統節日一網打盡,維護道統的意識可見一斑。袁世凱支持這一建議,但因當時宣揚“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不宜把端午等漢族節日列為全國節日,袁世凱只批示“春節”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開始實行。自此,農歷歲首就由以往的“過年”改成了“春節”(此前,過年單指“大年初一”,“春節”則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或者泛指春季),并成為國家法定節日。

“春節”過還是不過,孫中山和袁世凱就此展開了拉鋸戰。大家奉行的是“凡是敵人贊成的,我們就反對;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贊成”這一原則。只因為“春節”由袁世凱批示而來,許多反袁勢力都拒絕過春節。

但過春節是民間傳統,精英人士一直以為可以代民發言,甚至遮蔽民意,結果用力過猛,反而引起反彈與警惕。孫中山此后數次提出廢除“春節”,響應者甚少。春節因此得以保留。

國民政府“禁過春節” 1928年,東北易幟,蔣介石以國民政府的名義發表宣言,通告“統一完成”。掌握了國家政權的國民黨開始強力推行“國歷”(陽歷),并將舊歷視為“廢歷”,還制定了“國民歷”頒行各省。

《濟南時報》曾有文章介紹1929年濟南百姓過春節的情形:春節前,剛到任3個多月的山東省主席孫良誠便發布了“禁過春節”的通令,禁止商民過舊歷年,聲明自三日起禁屠,元旦勒令各商開門,照常營業,并指派密探,凡有見面賀恭喜者,罰洋五元。通令中的“三日”,說的是1929年2月3日,也就是陰歷臘月二十四,傳統中的“小年”。自過了小年,就不許老百姓殺雞宰鵝。警察當局也在節前發布公告,禁止燃放爆竹。

然而,再強大的行政力量,在千百年來積淀而成的民眾心理和風俗習慣面前也不堪一擊。于是出現了這樣的怪象:一方面是政府的嚴令,是政府所屬機關、學校團體對舊歷新年的有意的冷漠,另一方面,民間過舊歷新年之習俗及熱鬧場景,卻絲毫沒有因政府一紙禁令而減弱。

當年北京《晨報》對此曾有生動描述:“一般人民于陽歷新年異常冷淡,對于陰歷新年,則特別高興。就北京一城而論,在陽歷新年的時候,除各公共機關門口結幾塊彩牌與停止辦公幾天外,社會上絕無什么表示為新年點綴的,而在陰歷新年時候,無論何界都一律休息,而群趨于行樂一途,燃放爆竹徹宵不絕,比之陽歷新年實在熱鬧百倍?!碑敃r一副對聯形容得很妙:“男女平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陰陽合歷你過你的年我過我的年?!?/p>

當時該政策受到了民眾的普遍抵制。共產黨首先站出來表示反對,由此掀起了一個反對國民黨政令的小高潮。是時,共產黨比國民黨更革命,但他們看到了民意的力量。在各方力量的牽制下,取消春節的政令無疾而終,不了了之。摘自《文史博覽》

猜你喜歡
陰歷陽歷袁世凱
張培爵之死:袁世凱一手制造的血案
Intensive Training of English(5A)
2020年春節,為何來得“早”
陰歷與農歷
按陽歷算的清明節
2012年緣何“春節早”
臘八節
軍閥袁世凱的三次背叛行動
袁世凱的軍事顧問坂西利八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