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行政問責制度發展與完善的幾點認識

2016-05-30 00:56李詠民戴新宇
文化產業 2016年5期
關鍵詞:問題功能

李詠民 戴新宇

摘 要: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堅強領導下,中國共產黨從嚴執政,加大了問責力度,一大批貪污腐化、違紀違法、玩忽職守的官員落馬,此舉贏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肯定,有力地促進了責任政府、法治政府、民主政府的建設。要防止濫用權力的產生,就必須用權力來約束權力,就必須通過責任來約束、限制和規范政府權力和官員行為,這就是所謂的行政問責,是現代政府強化和明確責任,改善政府管理的一種有效的制度。

關鍵詞:行政問責制度;功能;問題

一、行政問責的功能

行政問責制就是針對行政責任而進行追究其后果的制度,設立行政問責制度的目的在于:約束行政權力運行過程,監控行政權力運行效益,防止和糾正行政權力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偏誤與紊亂,解決民主政治中“少數人行使管理權與多數人的民主權利實現”之間的矛盾,做到“有權必有責, 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具體來講,行政問責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懲罰和教育功能

行政問責作為一種追究責任的法律制度,是國家對違法行政行為的否定性評價。它不僅包含著道義上的譴責,而且通過強制責任主體——實施違法行政行為或不履行行政職責的行政機關或行政公務人員承擔某種不利后果,使行政責任人在政治、經濟或其他方面的權益受到一定的損失。

(二)安撫和補救功能

設立行政問責制度,依法追究違法行政者的法律責任,不僅可以使受害人在心理上或精神上得到安撫,而且可以通過恢復名譽、消除影響、履行職務、撤消違法、糾正不當、返還權益、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等責任形式,使行政相對人受到損害的合法權益得到補救。

(三)警示和預防功能

國家通過立法規定各種違法行政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使各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了解自己的法定義務,不斷強化責任意識;通過確認和追究違法責任者的法律責任,使其他行政主體和行政公務人員更加關注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問題,自覺堅持依法行政,有效地避免和減少行政管理過程中的各種違法現象。

二、我國行政問責制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實施行政問責過程中,由于主體、職責、權力等因素的制約,出現了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行政職責不明確,權力行使不規范

在現實生活中,重大問題的決策通常由常委會研究、黨委書記“拍板”,出了問題則追究行政首長的責任。二是正副職之間的責任劃分不夠明確。名義上是“一把手”負責,實際上往往只追究分管副職的責任,問責制在一些地方成了副職問責制。三是集體領導與個人責任界定不清。一個地方出現了問題,究竟是追究同級領導的責任,還是追究上級領導的責任。如果要追究上級領導的責任,究竟應當追到哪一級領導才算合理沒有明確的規定。

(二)同體問責為主,異體問責薄弱

行政問責可以分為同體問責和異體問責。同體問責是指組織系統內部對其成員的問責,包括執政黨系統對其黨員干部的問責,或者行政系統對其行政干部的問責;異體問責主要是指來自外部系統對行政機關及其成員進行的問責。異體問責主要是指五大涉憲主體之間的問責: 人大對政府的問責;民主黨派對執政黨的問責; 民主人士對政府的問責;新聞媒體對執政黨和政府的問責。

(三)問責法律缺失,人治色彩濃厚

行政問責應該崇尚法治,實現問責法治。目前我國問責制適用的法規、條例比較多,散見于各類政策文件中。由于缺乏適用于全國的統一的《行政問責法》,各地在問責主體、問責范圍、問責程度和責任承擔方面的標準各異,甚至在許多問責領域還處于空白狀態。

(四)問責范圍狹窄,傾向事后問責

行政問責的范圍并不僅僅局限于經濟領域的重大安全事故,還包括決策失誤、執行不力、用人不當、監管不嚴、違法行政以及行政不作為等許多方面。然而,在行政問責的實踐中,問責的適用范圍過于狹窄,大多局限在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的事后責任追究,而忽視了對決策、用人、工作績效和廉政建設責任的追究,使問責制只能在一定范圍內發揮有限的作用,而不能全方位地約束行政權力。

三、加大問責制建設力度,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問責制是回應時代要求,推動和保障公眾直接參與公共管理的必然選擇,是公共管理制度良性運行的保障,是一個現代化國家政治文化建設必須要走的道路。問責制要在政治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推進,行政問責與政治體制改革需同步。行政問責制度建設必須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所以行政問責制度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問責的實現上決不能有“畢其功于一役”的思想,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也不可能立竿見影,需要相關制度配套。推進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只有加大問責制度建設力度,才能促進社會和諧。

(一)科學立法,為行政問責提供法律依據

任何一種制度如果沒有一套完善的法律體系作為支持,就不能在國家制度體系中站穩腳跟。行政和問責制度的建設,同樣要以法律體系的建設為根基,以完善的法律體系為保障,為行政問責制度的堅定實施提供法律依據。

(二)加大異體問責在行政問責制度中的作用

在行政問責制度構建上,不但要有同體問責機制,也要重視異體問責機制,這樣一個雙線監督發展的思路。如今我國的同體問責機制發展與異體問責機制的制度建設出現了巨大的落差,同體問責經過幾年的發展,雖然存在問題,但基本形成了制度框架,而異體問責制度基本停留在理論上,缺乏制度保障和實踐.

(三)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行政機關工作的透明度不高,問責主體難以全面獲取干部失責行為的信息,是當前行政問責中存在的主要障礙。政府政策和行為乃是天下“公器”,不能獨有專行,廣大人民只有在了解政府行為的時候才有可能對此行為進行問責,否則的話,問責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

行政問責在我國的發展史很短,充其量還只是一個“新制”。因而,存在一些缺陷與不足是可以理解的。我國的行政問責與發達國家的問責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差距并不可怕,關鍵是需要我們找出差距、努力完善,使行政問責成為一種“良制”。

猜你喜歡
問題功能
也談詩的“功能”
關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幾點思考
懷孕了,凝血功能怎么變?
“簡直”和“幾乎”的表達功能
避開“問題”銀行股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中西醫結合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31例
辨證施護在輕度認知功能損害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