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

2016-05-30 02:54喬雄英
小說月刊·下半月 2016年5期
關鍵詞:本色咬文嚼字聽說讀寫

喬雄英

【摘 要】目前小語界,無論是專家還是一線教師,談得最多的就是:語文課要上出語文味,要讓語文的本質回歸。早在2001年3月,程少堂老師較早的將語文味概念具體化。語文味是指語文的本質屬性,語文教學就是語文味的教學,語文味是語文教學的靈魂。就語文教學而言,就是從聽說讀寫訓練中落實文本到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語文味的和諧統一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落實新課標的任務,體現和把握語文特點、語文規律,還原其本真,回歸其本色,張揚其特點。換言之,我們無論運用什么新觀念新方法,語文課還是語文課,語文課必須要有語文味。

【關鍵詞】回歸;本色;語文味;聽說讀寫;咬文嚼字

語文是有味的,作為一門藝術,它的最高境界應該是“有味”的,那就是“語文味”。從司空圖的“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到劉勰以“味”論詩,至鐘嶸的“滋味”說,這“味”便與文學和語文結下了不解之緣。

《新語文課程標準》也要求:“小學語文課堂就是要扎扎實實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即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痹诮虒W目標的設定上,我們要把語文味鉚定在聽說讀寫上,在每一節課都把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放在了教學的首位,確保學生有大量的時間去進行聽說讀寫,做到讀寫結合,聽讀結合,說寫結合,聽說結合,讓聽有聽滋味,說有說滋味,讀有讀滋味,寫有寫滋味,讓課堂上散發出濃濃的“語文味”。目標清清爽爽,不蔓不枝,聽說讀寫,每一個目標都著眼于“踏踏實實求發展”。咬定聽說讀寫不放松,任爾東西南北風。

一、聽味要醇 聞香識味

語文是一門很感性的學科,許多時候需要一種感應,一種心靈上的溝通和交流。換個角度看,會聽比會說更重要。要積極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聽”的習慣,在課堂上去主動聽,會聽,善聽,聽出門道。

二、說味要濃 別有滋味

語文課的語文味還具體的體現在讓學生積極地運用語言,內化語言實踐中。關鍵在于課堂上教師應當為學生搭建一條已知到未知,利用以往閱讀體驗進行知識的遷移的閱讀橋梁,找準語言學習的點,提供口語交際的平臺。這其間,盡可能的貼近文本,體現文本,創新文本,擁抱文本。不但引導說什么,還要引導學生怎么說,怎么去說好。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個“說”的設計,源于文本,揚于課堂。是在準確把握學生心理的基礎上誕生的。就像作文訓練只有在學生“情動辭發”的基礎上進行一樣,這顆“石子”重重的砸在學生的思維的湖,激起陣陣思維的浪花。在為學生創設口語交際的場,解放了腦,也解放了口的學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的學生思維十分活躍,課堂上不時迸發出孩子們創新思維的火花。正由于閱讀教學中“說”的介入,在“說”的愿望下展開,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說得主動,說得愉悅,說得有滋有味,在這樣生動活潑的形式下,學生的語言得到有效內化,特別是諸如“一籌莫展、挺身而出、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千辛萬苦”等詞語,學生在創編故事時,都作了運用,人文性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張揚。將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很好的落實,這就是語文味。

三、讀味要重 津津有味

語文是情趣盎然之語文。語文的魅力在于語言的精確、豐富和細膩,從古至今,文人墨客無不是“吟得一字安,捻斷數莖須”。咀嚼品味好詞好句好段,就像釋放“語文味”的分子,經久不散。

語文課的語文味首先體現在讓學生充分地讀起來。這正像花生一樣,不炒不嚼,就不會散發出香味。我們需要思考的是讀哪些?是不是每篇課文都要進行全文性的朗讀訓練?是不是每篇課文的每個段落都值得花大力氣進行朗讀訓練?答案肯定是持否定的。這時,教師的主導地位就在于挖掘值得進行朗讀訓練的段落,引導學生讀中入手,讀中悟情,讀中悟理,讀出語感。語感主要是靠讀出來的,而不是靠分析出來的。

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自己把課文讀懂,讀熟,讀精,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引導學生去閱讀文本,一遍又一遍的讀,“大浪淘盡始見金”,直到一些關鍵的句子或詞語自己會跳出文本為止。王尚文教授也說:“語文教學應當提倡有目的有計劃有選擇的咬文嚼字,從而使學生的語感伸向言語形式的各個“角落”,真正品出它的味來,讀出它的味來?!碧崾玖苏Z文精讀課堂的本質:沉入文本,深入咀嚼語言文字,嚼出語文味來。因此,語文課上要書聲瑯瑯,書聲瑯瑯本身就是語文味的一種重要體現。

我們要以讀為媒,引導學生對每一篇課文最好是情深似海,對新課文要“一見鐘情”,對舊課文要“舊情復燃”。

五、寫味要實 其味無窮

語文是學習言語之語文,是口頭語和書面語結合之語文,光讀不寫或只寫不讀都不是語文的本真。堅持“不動筆墨不讀書”,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帶著批注讀書,學生就會體會到語言文字的妙處。在課堂中,讀寫結合是理解、遷移、運用的體現。讓學生把字寫好,把話寫好,把文章寫好,都是語文“寫味”的過程。

閱讀與習作是語文學習的重頭戲。而讀寫結合又是提高語文學習效率的最佳途徑之一。這種與閱讀文本對應的片斷訓練,用時少,見效快,既是作文教學的補充訓練,又是學生習作的基礎訓練。

文中自有語文味,褪去奢華味始現。在新課程改革的進程里,“有滋有味”的語文課,讓聽者如沐春風,“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边@樣充滿盎然語文味的課堂,需要我們更多、更高、更好、更自覺地在課堂上掌握與運用言語交往活動形式——聽說讀寫,“讓學生學會認認真真地聽,明明白白地說,咬文嚼字地讀,扎扎實實地寫,淋漓盡致地思”,使“語文味兒”詩意地棲息在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中。

猜你喜歡
本色咬文嚼字聽說讀寫
回歸語文教學本色的課堂對話策略及實施探討
讓語文味成為語文課的本色
變“加”為“減”,讓語文課堂更本色
不因人文失語言 要因語言悟人文
始于精心行于精致成于精彩
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
試論歷史教學中的咬文嚼字
有聲有色有滋有味,培養聽說讀寫能力
《詩經·國風》 中棄婦詩的 “本色” 味道
《咬文嚼字》2015年十大流行語出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