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高農村初中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016-05-30 07:44金澤勇
小說月刊·下半月 2016年5期
關鍵詞:學校德育實效性德育工作

金澤勇

【摘 要】在知識經濟轉型的影響下,當前農村中學的德育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強,主要原因有德育目標存在偏差、德育內容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采用灌輸式的德育說教方法等。針對上述問題,應該更新德育觀念,確立合適的德育目標,采用多樣的德育方式來提高農村中學的德育實效性。

【關鍵詞】農村中學;提高德育實效性

德育工作在學校素質教育實施中處于突出地位,《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指出:“切實加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要適應新形勢下教育發展的要求,針對不同年齡學生的特點,調整和充實德育內容,改進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蔽倚N挥诒P縣東北部一個平困鄉鎮,大多數學生家長常年在外務工,導致許多學生成為留守兒童,加之生活貧困,家庭教育嚴重缺乏,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投入比城區的家庭要低得多,所以學生的公民道德意識十分薄弱。因此,針對我校實際情況,結合學校先前的調研結果,我主張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農村學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一、學校要著眼于多元化的評價制度

1.著眼大處,立足實際,賦予德育新理念

當前,世界教育理念倡導教育民主化,重視回歸自然、完美人生,重視學生個性的發展,注重培養學生能力和創造性思維。作為學校教育,我們始終認為,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和首要任務,學校德育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通過加強思想、紀律教育,通過細致周到、循循善誘的思想工作,制度化、人性化的管理手段,規范學生的言行,端正學生的紀律作風、思想作風、學習作風,為教學工作順利、有序地開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2.從抓明理教育入手,構建更高層次的認知情感,形成養成教育的堅實基礎

俗話說“道不同不相為謀”、“理不明則行不正”。作為學校德育教育的基礎——基本道德認知,我們主要在明理教育中采取了多渠道規范、全方位并發的“三機構”和“一二三”方案?!叭龣C構”即以學校分管校長領導,德育處組織實施,班級具體負責落實的主導機構;以學校值周行政,值周教師組成的檢查考評機構;以學生會、團委值日干部和校園文明監督的學生自主教育機構;“一二三”方案,即“一條例、二辦法、三守則”。

3.服務學生,發揚人文精神,實施有特色的充滿人情的德育措施

學校教育應充滿人文關懷,最具“人文精神”的教育。德育就是育德,育德的過程就是廣義的教育者和學生多元化情感互動的過程。因此,德育呼喚人性,現代意義上的德育工作者必須研究學生個體在人性方面存在的可教育之弱點,利用學校這個特殊的場所和特定的這些人群去溫暖它、影響它,使之從沉睡中蘇醒。

二、學校領導和教師具有較強的思想道德素質,具備做好德育工作的能力和知識

學校領導和教師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學校領導和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到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正如杜威所說:所有其他的改革都取決于從事教師職業者的素質和性格的改革。正因為教育是人的一切事業中最人化的、最切己的。它的力量的最后憑借和最終來源便在于個體。

1.培養崇高的思想道德素質

教師的言行修養、道德覺悟影響著整個教學過程,要著力培養學校領導和教師崇高的思想道德素質。應加強學校領導和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建設。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原著和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全面理解和掌握其理論精髓和精神實質。

2.開發全面創新的能力素質

當今時代需要的是寬口徑、厚基礎的復合型、開拓型的人才。要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人才,要求學校領導和教師必須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這是學校領導和教師必須具備的創新素質。學校領導和教師沒有相應的能力,就難以把教育教學工作做好。

三、學校德育工作需要常抓不懈

堅持優化德育工作機制,緊抓德育隊伍建設,強化環境育人功能,實施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育人,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1.德育制度建設

學校應該始終把制度建設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相關規章制度,對班主任和任課教師進行檢查評比并進行公布,納入評優、評模和晉職之中,使德育工作有堅實的制度保障。

2.德育管理隊伍建設

學校要求每一位班主任、每一位任課教師把學生的思想道德放在教育的核心地位,加強班主任德育管理的理論知識培訓——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強化主題班會的設計、策劃、實施,并及時組織觀摩、示范、研討、交流,全面提高班主任德育管理水平和能力。

3.德育內容建設

學校應以習慣養成教育為重點,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民族團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生理衛生教育來達到全面育人的目的。開展豐富多彩的節日慶?;顒?,使學生樹立人生目標,勤奮學習,奮發有為,爭做報效祖國的合格接班人。

四、充分調動工會、團委、政教處主體作用,將各級工作落實到實處,扎實有效推進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一)充分發揮工會在學校德育中的作用

1.學校工會在德育中的導向作用

學校工會組織應把開展教書育人,創一流業績,為創辦優質教育做出貢獻列為工會工作的重點,而在不同時期,隨形勢發展變化,賦予新的內容,同時列為對教師年終評比的重要內容。在教師中,廣泛開展師德大討論、師德征文等活動。

2.學校工會的鼓勁作用

學校工會的全部工作目的就在于,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調動和發揮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充沛、旺盛的精力投身于教育教學之中,從而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健康發展。在改革大潮的沖擊下,少數教師的思想情緒也必然受到一些影響,針對這種情況,工會從自身的特點出發,加強教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采取多層次、多角度、多種形式的群眾性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活動。通過各種喜聞樂見的活動,把思想政治教育滲透于活動之中,達到鼓勁的作用。

(二)充分發揮團委在學校德育中的作用

1.充分發揮共青團的組織的思想育人活動

在學校德育工作中充分發揮共青團組織的思想育人活動,旨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良好地行為習慣,學會辯證地認識問題,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讓學校團組織成為學生學習和創新進取的動力。

2.充分發揮共青團組織的實踐育人作用

我校多年的辦學過程中,始終堅持“德育為首”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教育為基礎,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和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保證德育目標的實現,學校團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主題活動和社會實踐,使學生在體驗感悟和理性思考中得到啟迪。

(三)充分調動政教處主體作用,將各級工作落實到實處,扎實有效推進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學校政教處工作是學校一切教育教學工作的方向標、助推器、加油站。政教處以校園經典文化教育為主線,以日常行為規范教育為基礎,切實貫徹《舊營中學學生養成教育實施方案》,探索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徑,以德育人,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修養,促進學生養成教育的形成。

總之,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是一項長久的系統工程,不同的學校,不同的管理者有不同的方法和經驗,在此謹代表個人見解。如有不妥之處望批評指出,也更加希望各位同仁共同出謀探討。

猜你喜歡
學校德育實效性德育工作
內生德育:九年一貫制學校德育路徑探索
學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徑
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提高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踐探索
農村初中學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德育工作的實踐探索
怎樣增強人大專題詢問的實效性
對當前我國學校德育實效問題的理論反思
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實效性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