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新高考的語文教學策略之淺見

2016-05-30 10:01桂巧艷
小說月刊·下半月 2016年5期
關鍵詞:考查教學方式作文

桂巧艷

一、研究新高考的“新” 使語文教學革新有的放矢

要尋找到適應新高考的語文教學方式,必須先要仔細研究新高考的“新”?從“新”中去把握高考改革的根本,去探尋與之相適應的教學策略?!秶鴦赵宏P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除了提出高考選科的變化外,更特別指出:新高考將健全促進公平、科學選才、監督有力的體制機制,構建銜接溝通各級各類教育、認可多種學習成果的終身學習“立交橋”。依據高校人才選拔要求和國家課程標準,科學設計命題內容,增強基礎性、綜合性,著重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边@其中的“增強基礎性、綜合性,著重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語文學科來看,教學中要更加突出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另外“認可多種學習成果的終身學習‘立交橋”,強調了要拓寬、豐富教學的方式與手段。在關注新高考選課形式改變的同時,我們更應該關注到新高考這些實質變化,這些是突破現有語文教學模式,接軌新高考的指向標。

二、走出傳統語文教學誤區 構建開放的大語文觀

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構建開放的大語文觀,相信2016年全國高考語文課標卷還是給我們的語文教學帶來很多思考的空間。雖然各省離正式實施高考改革還有一定的時間差,但是今年大部分省份重回全國卷時代,已經在為新高考做蓄勢準備了。今年全國高考語文卷帶給我們高三備考老師與學生的感慨、遺憾還是頗多的。這種感慨主要來自題型的微調,這種微調給許多考生帶來了意外甚至傻眼,經歷過后卻發現,這種變化其實又是情理之中。這種變化首先體現在語言基礎題,從近五年的高考題來看都不曾考過虛詞的使用,今年卻出乎意料地出現了一種新題型考查了這個點。此外成語今年沒有沿襲近義成語的考查,卻增加了考查量共考了六個不同成語。最大的意外是今年作文又出現了多年都未考的漫畫作文,而在復習備考的過程中,許多老師花了大量的精力在備考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給學生形成了強烈的思維定勢,所以導致部分考生,在考場看到漫畫作文時,突然手足無措了。許多平時成績還不錯的考生,今年高考卻失利于語文。反思今年高考的得失時,最大的感觸是:今年高考題型的走向是給我們傳遞了新高考命題走向的總原則:“得益課內,遷移課外,能力立意,綜合運用”。正是《意見》中“增強基礎性、綜合性,著重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體現。今年全國卷中這些出乎意料的變化,何嘗不是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考查,只要學生語文能力上來了,縱使題型千變萬化,又有何懼?另外,今年的全國卷對題材的選擇更加人性化,注重了多學科的融合,融合了歷史、生物、化學、體育、美術等元素,強調對學生基礎運用,審美探究能力的考查。題材的選擇更加人性化,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體現了語文教學源自生活的教學理念,反映了大語文學習觀,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并不是枯燥機械的應試教學,而是靈活有趣并且與現實生活積極相關的。

由此來反思我們的教學,就目前語文課堂教學現狀而言,相比新高考的要求,教學效率遠遠不能令人滿意。其表現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1)教學太過功利化。許多老師教學中,眼睛只盯著高考哪些考,哪些不考,哪些近幾年都沒有考,出現的幾率有多大,教學中考與不考成了指揮棒,2016年高考全國卷考了虛詞,這對于許多老師來說根本是始料未及。不說是高一、高二的教學,就是高三的緊張備考中,根本未涉及這些內容。所以,目前我們的語文教學太功利化了,這種功利化的教學,會導致學生成為解題的機器,沒有主觀創新能力,更談不上語文核心素養得到有效提高;(2)重教輕學,即重教法研究輕學法指導。許多老師在教學中,只注重有沒有“學到”,不注重,學生是否“會學”。學生的主體地位很能得到保證?!皾M堂灌”的教學方式在高三復習中較普遍。學生被動接受,沒有思考的時間,沒有內化的空間。當然,高一、高二這樣的教學方式也是較為普遍的,語文教學中,我們大部分教師在乎的是學生懂不懂,而不是會不會。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僵化,學習缺失主動性;(3)重分數輕素養。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才是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從課堂教學的現狀來看,有相當多的老師對此認識不足,教學中常常利用題海大戰來提高學生的分數,甚至作文訓練都固定化、格式化,更有甚者部分教師一味地讓學生背誦范文,指望投機通過套作、宿構來獲取高分。正是這種過分重視分數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的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沒有真正的提高,基礎知識的掌握較薄弱,基本技能的運用沒有得到很好的訓練,鑒賞評價、寫作能力低下,語文的綜合素養沒有得到提高。

三、革除傳統教學弊病 師生樹立大語文觀

針對這些傳統的語文教學誤區,要想真正尋找到適應新高考的語文教學策略就必須樹立開放的大語文觀。如何樹立大語文觀可以從以下方面做些嘗試:(1)語文教師需要努力使語文課堂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使語文教學更接地氣,注重應用能力的培養,從最基礎的聽說讀寫開始。2015年全國高考卷作文考了書信格式,考場上不知道書信格式的學生還是有相當比例,學生努力學習語文卻連最基礎的運用能力都沒有具備,教師千教萬教卻沒有教會學生如何寫信,這對我們現行的語文教學來說何嘗不是一種諷刺。如果面對新高考,我們的語文教學還不能認識到培養學生基礎能力的重要性的話,將會行而不遠,所有的教學改革都是舍本逐末;(2)教學不要過于功利,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王道。教學活動是教與學的雙向活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應為了應試而教學,不要眼睛只盯著近三年或者近五年高考題研究哪些可能考,哪些不會考,而應積極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用自己淵博的學識、豐富的情感、形象的語言靈活的教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于抓住語文學科人文性的特點,將其與人文歷史巧妙結合,促成學生在情感、態度及價值觀上的質變,從而改變學習的面貌,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高考場上以不變應萬變;(3)改變語文教學單一課堂形式 構建多種學習成果的“立交橋”。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其外延就是生活,涉及面極廣。從全國高考真題也可看出對學生多學科知識的考查,注重大語文學習觀的滲透。

猜你喜歡
考查教學方式作文
創新視角下高考中關于統計的考查
創新視角下高考中關于統計的考查
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拓展的思考與實踐
例談氯及其化合物的學習與考查
釩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高中數學高效教學方式與方法優選例談
高中化學教學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學方式 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