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太效應等4則

2016-05-30 10:47
派出所工作 2016年12期
關鍵詞:馬太效應鳥籠光環

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越好、壞的越壞、多的越多、少的越少的一種現象,廣泛應用于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以及科學等眾多領域。名字來自于《新約·馬太福音》中的一句話。在《圣經·新約》的“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這么說道:“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鄙鐣W家從中引申出了“馬太效應”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會生活領域中普遍存在的兩極分化現象。

羊群效應

在一群羊前面橫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過去,第二只、第三只也會跟著跳過去;這時,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樣,向上跳一下,盡管攔路的棍子已經不在了,這就是所謂的“羊群效應”,也稱“從眾心理”。在市場中,它是指由于對信息缺乏了解,投資者很難對市場未來的不確定性作出合理的預期,往往是通過觀察周圍人群的行為而提取信息,在這種信息的不斷傳遞中,許多人的信息將大致相同且彼此強化,從而產生從眾行為。

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又稱“光環效應”,屬于心理學范疇,是指當認知者對一個人的某種特征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后,他還傾向于據此推論該人其他方面的特征。如果認知對象被標明是“好”的,他就會被“好”的光圈籠罩著,并被賦予一切好的品質;如果認知對象被標明是“壞”的,他就會被“壞”的光環籠罩著,他所有的品質都會被認為是壞的。這本質上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認知上的偏誤。暈輪效應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在企業管理上,其對組織管理的負面影響主要是體現在各種組織決策上。

鳥籠邏輯

掛一個美麗的鳥籠在房間里最顯眼之處,過不了幾天,主人必定會做出下面兩個選擇之一:把鳥籠扔掉,或者買一只鳥回來放在鳥籠里,因為這比無休無止的解釋和說明要輕易得多。這就是鳥籠邏輯,原因很簡單:人們絕大部分的時候是采取慣性思維。并不一定每一個漂亮的鳥籠里都應該裝入一只鳥,可惜的是人們總是逃不出這個邏輯的局限,所以鳥籠邏輯被認為是人類無法抗拒的10種心理之一。

猜你喜歡
馬太效應鳥籠光環
馬太效應
如果你是第三種仆人
光環之下,如何生活?
光環之下,如何生活?
鳥籠邏輯
鳥籠
古董鳥籠:欣賞收藏兩相宜
這個世界處處都是『馬太效應』
土星光環連連探
馬太效應下的中國醫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