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國大學校園風景

2016-05-30 12:20黃強
黨政論壇·干部文摘 2016年10期
關鍵詞:輔仁大學燕京大學之江

黃強

民國時期,隨著科舉制的廢除,現代意義上的大學不斷涌現,這些大學在建校之初,非常注重校園風景的建設,由此誕生了一些別具特色的校園。

燕京大學與金陵女子大學是同一設計師

在民國高等教學體系中,教會大學是非常重要的一支,它的建校歷史多數比國立大學更早,在清末科舉尚未廢除時期,只有國外的教會在中國涉足教育,并逐漸由普通教育發展為高等教育。民國期間,由外國教會創辦的大學有13所,這些大學水平高、影響大,而位于北京西郊的燕京大學,是這13所教會大學中的佼佼者。燕京大學的前身是美國美以美會創辦的匯文大學、華北協和女子大學、通州協和大學,在1916年三所大學合并而成的“北京大學”。1919年美國傳教士司徒雷登出任校長,改名燕京大學,并推行教育改革,學校才發生了根本性轉變。1921年燕京大學在北京西郊購買前清親王賜園,聘建筑設計師墨菲進行總體規劃,建筑群全部都采用了中國古典宮殿的式樣,使得燕京大學成為近代中國規模最大、質量最高、環境最優美的大學之一。燕京大學以玉泉山塔為軸線,從校門經石拱橋、華表,方院兩側是九開間的廡殿頂建筑穆樓和民主樓,正面是歇山頂的貝公樓

(行政樓),兩側是宗教樓和圖書館。未名湖畔有思義亭、博雅塔、臨湖軒。幾十幢建筑形成建筑群,以玉泉山塔為軸線,穆樓、貝公樓、宗教樓、思義亭、博雅塔、臨湖軒,點綴其中。未名湖蕩漾的湖水,映照塔影,師生們時常在建筑群、湖邊穿行,感受美好風景。

當時,在北方的燕京大學聞名遐邇,而在長江流域,最為著名的教會大學就是金陵女子大學。有趣的是,它們是同一個設計師:墨菲。1915年,金陵女子大學在南京成立,開辦初期,校址在南京東南繡花巷李鴻章花園舊址,1923年7月移至隨園。金陵女大在隨園開辦時,聘請美國建筑師墨菲設計校園,中國建筑師呂彥直設計參與,營造了一組7幢中國古典宮殿式建筑(會議樓、科學館、文學館、圖書館、大禮堂、學生宿舍),而且樓宇之間以中國古典式外廊相連,不僅美觀,而且實用。雨天師生在樓宇之間走動,因為有走廊連接,不需要帶雨具,這形成了校園獨特的風景。校園按東西向軸線對稱布局,主體建筑物以大草坪為中心,林蔭道座位入口增加縱深感,校園環境優雅,金陵女子大學因此有“東方最美麗校園”之贊譽。1951年金陵女子文理學院(1930年改為此名)和金陵大學合并為私立金陵大學,1952年院系調整,學科與專業并入南京大學,原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校址改為南京師范學院(現南京師范大學)校址。

比利時建筑師設計輔仁大學

輔仁大學是民國時期由教會創辦的私立大學,上世紀20年代,它與清華、北大、燕京大學合稱為北平四大名校。其前身輔仁社1913年由天主教信徒英斂之創辦,校名取自《論語·顏淵》“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開辦初期地址在香山靜宜園,學員20余人,課程主要是學習國學。1917年冬天輔仁社停辦。1925年,英斂之與馬相伯(復旦大學首任校長)向羅馬教廷與美國公教本篤會提議,創辦北京公教大學輔仁社。馬相伯寄語:“齊驅歐美,或更駕而上之?!睂W校邀請陳垣、張蔚西

(中國地理學先驅)、郭琴石

(清末進士、詩人)、李泰芬

(史學家)等文化名人到輔仁社任教。1927年經北洋政府準予,學校更名為私立北京輔仁大學。輔仁大學校址在清貝勒載濤府邸,當時以16萬美元永久租用。學校男女分校管理,男生部在濤貝勒府,女子學院在恭王府內,女生宿舍是瞻霽樓、寶約樓,環境幽雅,外人稱輔仁女學生為

“格格”。當時,高校正推行

“中國化運動”,按照北洋政府教育部章程,校方聘請陳垣為校長。在陳垣的苦心經營下,輔仁大學發展迅速,蒸蒸日上。1930年輔仁大學新樓落成,由比利時建筑師設計,風格中西合璧宮殿式建筑。正門漢白玉大拱門,有四面圍樓和中間樓房圍成兩個天井,三個歇山式屋頂,屋脊正中豎十字架,四角加歇山式角樓,氣勢恢宏。輔仁大學建筑群與北京城東的協和醫院建筑群、北京西郊的燕京大學建筑群,并稱為北平三大建筑群。輔仁大學歷史較短,從1925年創辦到1952年院系調整,僅有27年。但貢獻了不少人才,其中有漫畫家王家禧、國畫家婁師白、指揮家李德倫、實業家王光英、社會活動家王光美等。1951年,輔仁大學的院系并入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政法學院

(今中國政法大學)、中央財政學院(今中央財經大學),原校址劃入北京師范大學。

之江大學里有校園八景

之江大學前身是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在寧波創立的崇信義塾。清同治六年(1867年)崇信義塾從寧波遷到杭州,改名為育英義塾,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更名為育英書院。1911年2月,書院遷入杭州秦望山麓二龍頭新校舍,因學校地處錢塘江彎曲處,成“之”字形,故取名之江學堂。1914年改名為之江大學。之江大學靠近六和塔,校園里形成了之江八景:秦望書聲、橫山精舍、五云樹色、六和鈴語、徐嶺茶聲、越山煙靄、天臺觀象、澗橋聽泉。浩瀚錢江水、青蒼秦望山、赭色六和塔,組成了之江大學的美麗風景,在這樣優美的環境中讀書,是一種享受。這里也印證了“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古語,之江大學的學生非常優秀,當年華東大學生運動會、英語辯論會都在之江大學舉行。1952年夏,全國高等院校調整,之江大學建筑工程系并入同濟大學,商學院并入上海財經學院,工程學院各系并入浙江大學;文學院各系及部分數理化學系并入浙江師范學院(即杭州大學)。之江大學舊址如今是合并后的浙江大學之江校區。

除了上述這些大學,民國時期不少大學修建了極具特色的建筑,部分建筑還在為如今的大學生們使用。四川成都華西壩是當年華西協和大學(現華西醫科大學)所在地,學校里的建筑中西合璧,雕梁畫棟,巍峨壯觀。如今,這些建筑是華西醫科大學的獨特一景。

1906年至1948年四十年間,滬江大學建造了50余幢風格多樣的建筑,1919年落成的晚期哥特式建筑風格的思伊堂最具代表性,它是磚木結構,屋頂陡峭,設計新穎。思伊堂臨江而建,美景盡收眼底。如今,滬江大學原校址保存至今的尚有30幢建筑,被評為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筑。

民國時期,在南京的兩所名校金陵大學、中央大學,都建造了宏偉的建筑群,金陵大學的主樓,如今仍然是南京大學的主樓和標志性建筑;中央大學的大禮堂、紀念著名書畫家“清道人”李瑞清的梅庵,已成為東南大學的標志性建筑。

(摘自《鳳凰財經》 )

猜你喜歡
輔仁大學燕京大學之江
川之江造機株式會社
北京輔仁大學與中西交流的早期實踐——《輔仁英文學志》研究
抗戰時期淪陷區內的大學教育
新中國成立前后燕京大學外籍教師的去留抉擇
中國化、世俗化與世界化:司徒雷登的大學教育觀
燕京大學社會教育述評
聚集十九大:之江大地寫鴻篇
《之江新語》讀后感悟
從“之江新語”中看習近平對群眾觀思想的實踐
一九五○年“輔仁大學事件”歷史考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