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狀元曹鴻勛 蘭亭序墨盒

2016-05-30 01:24陳晉
文藝生活·上旬刊 2016年10期
關鍵詞:曹氏蘭亭序墨跡

陳晉

微信里突現刻蘭亭序全篇墨盒,心中頗為驚喜。由于藏家為突顯此盒整體效果,故將此盒拍攝距離加大。 加之歲月的洗禮,表面有了一層淡淡的氧化層, 依稀能見書法有大家之風范!

蘭亭尺寸不小,12公分多。書法很不錯。盒是位臺灣朋友的,大陸與臺灣微信無法轉賬,在郵寄上又卡得嚴,因怕中途物件丟失,所以不中介,不郵寄,只要求當面交易。

這真是一道難題。

學書法且玩墨盒的人,如果沒有一方蘭亭墨盒終是憾事。

于是乎,為了買下這方蘭亭我想出了許多方法,最終輾轉找到了一位臺灣的朋友代為購之。臺幣與人民幣匯率是五比一,到指定的中國人民銀行進行匯換,前后忙了兩天。

2014年4月26日中午在臺北的一個茶社當面交易,終于買下了它。

朋友當日直接拿到順豐郵件處,工作人員一看就說不可以郵寄,上面有“永和九年”,是文物……

寄出也成了個問題! 最后想了個主意:將文字正面用白紙糊上,盒面為底,盒底當面,就當是一個銅文具盒來寄,就算是郵寄人員中途打開看,也不會再當成“文物”了,效果很好,墨盒果然安全寄出。

上手后簡單清理了一下,盒面落款“竹銘制”,下面還刻著一方圓形篆書“竹銘”小印。晚清狀元曹鴻勛其字就是“竹銘”。心里一陣激動,不會是狀元的蘭亭吧?最好能找到他的書法和用印才能更確切地佐證。

曹鴻勛,字竹銘,號蘭生,室名益堅齋,光緒二年(1876)的“丙子恩科”的一甲一名。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云便化龍。曹鴻勛中狀元,轟動了京城,除文章超群外,僅那一手好字即足以使眾舉子瞠目結舌!曹氏的試卷書法,舉子們看中,考官們看中,連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也拍手叫絕。于是,不斷有人向他求字,故宮、頤和園內也多處留有曹氏墨跡。曹以書法聞名遐邇,酒后揮毫,墨跡尤絕。曹氏在世時,其墨跡已部分上石,后學者爭相摹仿。時逾百年,部分石刻失存,但仍有部分至今完好。民間收藏的曹字,大多毀于動亂,偶有真品者,也多秘不示人。我們今能見 的曹氏上石墨跡不過有《九成宮醴泉銘》《十笏園記》等。

光緒二十七年(1901),曹鴻勛升貴州按察使;光緒二十九年(1903),又升貴州布政使,并依令暫署貴州巡撫。曹鴻勛到貴州,體察民情,關心民疾,他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清理了幾乎全部積案,還好人以清白,并嚴懲了一批惡人。他在貴州更突出的政績是“剿匪”?!坝畏恕蓖L而散,銷聲匿跡,地方遂安。曹鴻勛上折匯報:“我大兵壓境,所向披靡,南丹一帶,匪患告平!”北京的“老佛爺”及其他聞報大喜:“那曹鴻勛不光字寫得好,官做得正,連清剿討寇之類的軍事指揮也有兩下子??磥泶巳瞬皇菚糇?,可以重用?!?/p>

甲辰仲冬1904年曹鴻勛被招回京,時年已58歲,世局日變,任事需才。很快,曹氏被補湖南布政使,時在1905年正月。同月,再升,成為陜西巡撫。此時的曹得重用,一心為政。更無閑暇流觴曲水之事。人總是這樣,越是沒有時間去做的,心里越是向往,曹親自手書訂了這方蘭亭墨盒帶在身邊以暢敘幽情。

這方全篇蘭亭序墨盒上的書法和曹的楷書《九成宮醴泉銘》墨跡風格相似。清勁遒媚、瘦硬工整、筆力雄健是曹所習歐的風貌。與他有關的墨跡和印章作品中,其竹銘印與墨盒中的印無論是字法和結構都一致。

1910年10月11日曹狀元病逝,時年六十二歲。那個動亂的年代,持有這方墨盒者更加珍惜,其間經歷了多少風雨憂愁,千山萬水長途跋涉,才將這方墨盒帶到臺灣,且一直未曾使用,其惜盒之心不亞于曹之所愛。它所攜帶的是曹狀元傳奇的一生,更有蘭亭的那份超然出塵的瀟灑。小小的銅匣,擁有者視之為人生的享受,無論是置于案上,還是藏于柜中,總會為他的生活平添幾份意趣與風韻。

我們潛心于墨盒的收藏,不見困于名韁利鎖,銅匣上的古意和文雅抑或是我們內心所期許的一種蘭亭之意吧!

猜你喜歡
曹氏蘭亭序墨跡
我不是當代畢昇,集體才是——從新見王選題贈墨跡看科學家精神
《墨跡》
皇帝迎娶已婚女
書法作品
黑龍江民國方志所刊名家墨跡選
《王羲之 蘭亭序》
敦煌石窟藝術的特殊呈現——以曹氏三窟為中心
王羲之書蘭亭序
張 勛:被夫人封『平肩王』
曹氏風流與魏祚興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