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文化安全視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2016-06-02 17:54李秋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6年10期
關鍵詞:文化安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

李秋

摘 要 當今,全球化進程中多元文化激烈碰撞,外部世界特別是西方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與當代中國現代化發展進程中內生的市場文化、信息文化相互交織,構成了對我國傳統文化和馬克思主義主流意識領導地位的強烈沖擊和威脅。復雜的國際環境下,文化安全的形勢顯得更為嚴峻,作為以鞏固的執政思想和主流文化價值為使命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特別闡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安全方面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關鍵詞 文化 文化安全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1文化安全的重要意義

馬克思主義認為文化是一定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的思想靈魂。它不僅僅是一定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反映,而且還對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起著巨大的影響作用。文化的生存狀態不僅展示著一個民族和國家過去的全部文化創造和文明成果,而且還蘊含著它走向未來的一切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一個國家或民族存在和發展的全部價值與合理性之所在。全球化進程中的各種矛盾與碰撞一方面給我國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視域和機遇,另一方面也使我國遭遇到文化安全的挑戰和考驗。

文化安全是“指一個主權國家的文化價值體系,特別是一個主權國家的主流文化價值體系,免于遭到來自內部或外部文化因素的侵蝕、破壞或顛覆,從而能夠很好地保持自己的文化價值傳統,在自主和自愿的基礎上進行文化革新,吸收和借鑒一切對自己有利的文化價值觀念和文明生活方式?!睋Q句話說,一國的文化主權神圣不可侵犯,其歷史積淀和發展方向必須得到尊重。

2我國文化安全面臨的問題

“中國沒有文化上的崛起。經濟的崛起還沒有帶來文化的復興,也沒有造就一種新的文化。相反,傳統文化正在加速度地消失,被商業文化、快餐文化所取代。經歷著工業化和城市化洗禮的中國越來越難以見到傳統的痕跡了?!币环矫媸莵碜晕鞣降奈幕瘽B透,另一方面是國內存在的文化消極因素,我國文化安全領域面臨著諸多問題。

2.1意識形態領域面臨的安全問題

意識形態是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決定著文化的性質和方向,意識形態的安全受到威脅,是對文化安全最致命的威脅。當今世界文化沖突的基本原因是制度文化的對抗和意識形態的分歧。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西方世界充分利用網絡文化作為實現其強權政治強有力的“武器”。他們不僅利用網絡,還利用飲食、影視等大眾傳媒、消費文化來對發展中國家進行文化沖擊和滲透。

意識形態領域的沖突沒有因為“冷戰”的結束而終結,反而成為我們實際工作中的薄弱環節。西方國家輸出自己價值觀念的同時,利用各種方式支持那些持不同政見者。人權問題成為他們干預我國內政最常用的借口?!暗谌澜鐕覒搹牟煌慕嵌日J識到身份的問題,因為在這個日益劃分為三個權力集團的世界中,他們被排除在外,對他們來說,前方的路不僅充滿了艱辛和不確定,而且也充滿了新歷史主義的本質主義的誘惑?!?/p>

2.2文化交流中面臨的“霸權主義”侵擾

建立龐大的文化產品輸出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是西方世界增強本國文化安全的手段之一。冷戰后,美國對外文化戰略的另一種體現是把技術和貿易輸出與文化輸出相結合。美國利用其國際商業和信息網絡中的優勢地位,深化和鞏固美國的文化權力,借此“影響和引導”世界的未來方向,旨在利用技術優勢所形成的落差,擴大文化產品和技術產品的輸出,以更好地影響非美國文化。

軟實力較量是一場世界性的文化博弈,其中,人才資源的爭奪是軟國力競爭的重點之一。美國一直充分利用其文化強勢,在世界各地,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培育精英、網羅人才,為其自身發展和戰略目標服務。同時,美國民間和學術界亦非常重視通過對外人員交流項目來吸納國外優秀人才為己所用,輸出本國人才宣傳美國文化,從而強化美國文化的對外滲透。

2.3文化產業發展中面臨的被動狀態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曾明確指出:由于后發國家缺乏對本國文化資源的有效保護,依賴于國際資本實現其文化遺產數字化,從而在知識經濟時代的國際格局中再一次成為文化資源的廉價出口國和文化產品的高價進口國。他們失去的將不僅僅是對自己文化的解釋權,而且是其整個文化遺產的基本含義發生的變異,從而使一個民族迷失最基本的文化認同感,在文化的根部徹底動搖它存在的依據。傳媒網絡對文化健康的剝蝕;音像制品對主流文化的浸染;“商業文化”對傳統文化的顛覆,這些表現都生動地警示我們西方文化對我國文化產業健康自主發展的威脅。

隨著美國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在全球范圍的傳播,大量的高科技產品也正以一種特別的文化侵略方式對發展中國家的民族文化產生強烈沖擊,造成發展中國家文化資源被掠奪、心理和意志被征服、精神和價值被扭曲的現象。而美國正是依靠這種現代文化上的絕對優勢,以此在國家意志、價值觀念、國民心理上使相關國家全面而徹底崩潰,從而實現對這些國家的征服和控制。美國大片和日本動畫片的威力以及“韓流”文化的出現無疑是一個活生生的例證。

3思想政治教育在維護文化安全中的獨特價值思考

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而文化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意識形態與國家政權結合在一起,靠國家政權來維護與傳播,同時也為國家政權提供“合法性”的文化基礎。國民的意識形態認同直接關系到政權的鞏固和穩定,缺少意識形態認同就意味著政權喪失其“合法性”,意識形態的危機必然導致政權危機。而民族文化及其認同則是國家認同的基礎,是維系民族和國家的重要紐帶,也是民族國家的“合法性”來源和國民凝聚力之所在。作為以促進國家穩定與社會發展為己任的思想政治教育,應責無旁貸地承擔起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歷史使命。

3.1引領主流價值觀

面對文化安全,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特殊的作用。一方面它向人們灌輸著自己的科學的價值理念;另一方面,它與時俱進,在實踐中不斷更新思想,讓思想的發展跟上人們時代的需求。同時,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隱形的接受過程,是人們不斷反復地內化和外化的過程。一方面使人們堅信自己的信念,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蝕;另一方面也可以讓人們在思想發展中認清文化破壞者的長期性的陰謀,抵制思想漸進性的誘惑,堅定自己的信仰。

有學者認為,思想政治教育絕不是中性的,必須以政治素質培養為中心,宣傳占統治地位的思想觀念;以傳遞社會主流價值觀為目標,以培養人的政治素養為首要任務;也有學者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本質上是一種灌輸主流意識形態,開展意識形態教育的實踐活動,最終目標是將統治階級的意志上升為全社會的共同意志,從而維護統治階級的合法性。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還有學者認為,思想政治教育通過政治教育加強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通過思想教育,強化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通過道德教育,鞏固社會主義榮辱觀,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發展,進一步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3.2構成國家文化軟實力

亨廷頓提出的“文明沖突論”認為在不同文明之間爆發沖突的可能性會導致世界性戰爭。有學者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是執政黨社會整合的一種軟權力,其作用主要體現在:傳播主流意識形態,擴大政治認同;樹立共同理想,進行價值導向;平衡利益沖突,化解社會矛盾;營造輿論氛圍,引導政治行為。這種整合是由意識形態、文化和道德訴求而達到的。而我國在十七大報告提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任務以后,文化軟實力的戰略地位日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國家文化軟實力,在提升競爭力中具有重要作用。

3.3保障文化載體的安全

文化的傳承除了需要有創造者和傳播者之外,本身也需要相對穩定的載體,如風俗習慣、生活方式等。在意識形態主導下,價值觀的內容表現需要以載體為依托,而這些載體的發展與價值觀如同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其變化會直接影響到價值觀的穩定和發展。就文化安全問題而言,要確保文化安全,就必須涉及到這些載體的安全問題。思想政治教育對文化載體同樣具有積極的保護意義,是保持這些載體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內容中本身包含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風俗習慣有著深刻的歷史內涵和文化因素,是不同民族文化差異的一個重大表現,也是民族的文化生活的體現,具有精神寄托、增強親和力、向心力的作用的積極作用。為此,思想政治教育借助我國傳統風俗習慣,在傳統風俗習慣中融入傳統文化價值,深化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文化,有利于幫助青年一代更好地發掘風俗習慣中蘊含的獨特歷史內涵和文化內涵,加深對傳統文化價值的認可,同時也有利于青年一代正確認識外來的風俗習慣。

4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安全方面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在明確了思想政治教育對文化安全的重要價值,可以嘗試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對文化安全的策略:

4.1把突出意識形態教育作為維護文化安全的主要任務

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指導地位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須保持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性,使其不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用先進的主流文化占領社會主義思想陣地。通過學術研究和文化傳播,提供有利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良好輿論氛圍、正確的價值觀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條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對于我們掌握意識形態領域陣地的領導權,保持社會主義文化在全球化的交流和角逐中不斷發展、壯大、成熟起著重要作用。同時,堅持文化的先進性,我們必須發展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堅持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主旋律教育。使我們的文化緊跟時代步伐,緊跟世界的節拍,緊跟歷史發展的潮流,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基礎上發展科學和常態相結合的社會主義文化。

4.2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是維護文化安全的組織保障

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著主導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對象是思想活躍,有一定思維辨別能力,接受信息量大,對事物反應敏銳的青年一代。他們也是文化安全當中比較容易受到影響的群體,為了順應時代要求和工作需要,應該采取有效措施,建設一支適應文化安全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對此必須有充分的認識和足夠的重視。要使教育對象心悅誠服地認同和接受教育者的說理,前提條件是教育者的理論分析必須深入問題的實質,抓住問題的根本,進行透徹的說明。這要求教育者有充足的理論準備,運用相關學科領域的研究成果,善于吸收其合理的部分為思想政治教育所用,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說服力。

4.3把創新校園文化建設當作維護文化安全的有效載體

思想政治教育要革新傳統的教育模式,從單向度的教學模式向雙向度演進。因為思想的形成是一個比較借鑒的過程,對客體主動性的發揮有利于一個和諧兼容思想的生長。我們要在相互尊重和平等交流中,實現學生思想和素質的全面發展。一方面,抓住重點,把握校園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由職能部門和黨團組織牽頭,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平臺,吸引校園輿論導向,營造出健康高雅、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另一方面,加強對學生文化熱點的研究和評析,掌握這些文化的形成和發展規律,引導學生辨偽存真。

參考文獻

[1] 胡惠林.在積極的發展中保障中國的國家文化安全[N].文藝報,2002-10-10.

[2] 鄭永年.中國人應理性看待中國復興[N].新加坡《聯合早報》,2006-7-11.

[3] 喬治·拉倫.意識形態與文化身份:現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場[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25.

猜你喜歡
文化安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民族地區傳統村落文化安全建設的新視角
加強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維護文化安全的對策思考
儒學創新為中華文明“走出去”提供戰略支撐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對社會主義文化創新的思考
文化之間的搖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