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地產土地拓展模式的探索

2016-06-04 11:46郭書捷
企業導報 2016年10期
關鍵詞:有效對策房地產

郭書捷

摘 要:近年來,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成為保持國家經濟和社會穩定的“平衡器”,但由于魚龍混雜,使得房地產開發市場變得越來越混亂。為了更好的規范發展,政府加強了宏觀調控,促進房地產市場更加規范化。傳統的房地產開發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代社會的發展,為了更好的促進房地產行業更好的發展,我們必須加大對房地產開發拓展模式和轉型升級方向的研究力度,以利于推動城市化的建設,帶動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房地產;土地開發模式;有效對策

房地產行業在我國發展的時間較短,從住房制度改革啟動到現在經歷了不到20年的時間,在此期間本行業的高利潤吸引了越來越多投資者,開發的模式也是五花八門,同時也暴露眾多的問題。房地產業的真正市場化已逐漸拉開序幕,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發展以及未來人口增速放緩,整個供需關系的變化,都將促使中國房地產行業告別傳統開發模式,尋求資產轉型升級新方向。如何擺脫傳統開發思維,更好的規范房地產土地開發的行為,作為從事房地產開發的從業者,應該借鑒先進的開發理念總結整理科學規范的土地拓展模式。

一、當前房地產土地拓展模式的現狀及問題

房地產開發在城市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當前的企業在土地開發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較多的問題。為促進房地產企業更好的發展,房地產從業者一定要認識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分析找出當前房地產土地拓展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更多的改善措施,共同促進房地產企業的發展。

(一)調整傳統土地拓展思維,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房地產業在國內的發展時間較短,相關的體系制度尚不健全。初期階段,由于國家缺乏完整的土地出讓政策以及相關部門的監督力度較弱,市場中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可以通過非公開渠道以較低的價格獲得土地使用權。房地產行業在很多地方都扮演著經濟發展領頭羊的角色,各地政府對房地產開發高度重視,希望能夠借助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促進當地的經濟繁榮。早期各地的政府部門通過為房地產開發開綠燈,配合發展定位加大當地土地基礎設施的建設,改善地方的自然環境以及交通狀況,從而帶動相應的土地價格也隨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而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在房地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利潤中很大一部分是來自于土地的增值。但是隨著國家對土地使用相關政策的不斷完善,嚴格規范和執行各類型土地使用標準,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土地出讓制度也逐漸實現市場化,政府部門通過公平、公正、公開的招標等運作方式來規范土地的使用權開發,加強對土地開發過程的監督,使得土地資源得到有效的使用。

(二)拓寬融資渠道,改變資金短缺局面。資金對房地產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項目從開發到銷售完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資金需求高,運轉周期長。隨著城市化建設不斷加快,可開發的土地面積也不斷減少,土地的市場價格也不斷增長,房地產開發企業獲得土地使用開發權的成本也越來越高,這就需要企業在開發前期投入更多的資金用于購買土地,所以企業面臨的資金壓力也就越來越大。部分企業就是因為資金不足制約了規?;陌l展,也削弱其市場競爭力。甚至有些房地產業由于資金短缺,在土地開發的過程中沒有走正規的渠道,引發資金鏈斷裂等風險。目前我國房地產開發企業要求有更多的融資渠道來解決自身資金的不足,如何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通過各方配合發展多元化金融服務模式,發展房地產信托、基金、住房金融債券、房地產證券化等新的金融產品,以擴大房地產開發資金的來源,降低融資成本,成為房地產企業健康穩定發展必須解決的問題。

(三)規范開發行為,配合政府部門加強對房地產土地開發監督力度。房地產業關系到城市發展,以往政府對房地產企業的監督力度不夠,在土地開發管理工作中存在較多漏洞,相關部門領導對土地開發監督工作認識不足,無法有效監管,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房地產企業發展,也使得房地產企業只顧眼前利益,而忽略負面影響。為了更好的促進房地產事業發展,政府部門一定要在改革上求突破,不斷優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提升服務水平,優化投資環境,加強對土地開發過程的監督,使得土地資源得到有效的使用。

二、有效改善房地產土地拓展現狀的對策

經過十年的黃金高速發展期,競爭激烈的房地產行業已邁入投資增長乏力、市場結構性過剩的時代。在供需矛盾凸顯的形勢下,房地產企業需要進行系統性變革,努力利用自身優勢積極尋求新市場機會。國家正逐步規范對房地產行業的宏觀調控管理,我們必須通過對房地產土地拓展現有模式和新趨勢的研究與調整,提高企業競爭力,從而適應行業發展。

(一)圍繞傳統商品房開發領域,多策并舉適應需求變化。傳統的房地產行業已從過去的高速增長,步入當前支持經濟穩增長的新常態中,當前全國商品房庫存總量過剩,城市間結構性失衡,傳統發展模式盈利縮減。房地產企業的拓展應主動調整城市布局和投資步伐,深耕或進駐需求旺盛、去化能力強的一二線城市;對人口規模超過50萬且具有一定經濟基礎的三線城市,在土地成本合理的前提下大規模進駐,增強市場占有率。同時應根據需求差異性的分檔調整產品的供應,例如:住宅產品可針對收入水平高、消費要求高的一二線城市,加大高品質或“首改、再改”力度以適應市場需求;在需求活躍但住宅庫存壓力較大的三四線城市,以學區、商業、交通等配備高附加值的剛需或改善型產品刺激潛在需求?,F階段房地產企業在進行經營性新項目的拓展中,需要深入、細致的進行市場研究,通過分析項目區位、項目規模,項目定位,項目現狀等相關因素,尋找符合企業發展戰略的新項目,并在項目選擇階段將風險控制在較低水平,以保證項目能夠成功開發。此外,房地產企業更應注重產品創新,以定制化方式融入科技智慧、健康、國際化等元素,增加產品競爭力,提高溢價空間,從而在土地供應明顯下降的一二線城市優質土地爭奪戰中占領先機,成功獲取土地儲備。

(二)打造運營式拓展模式,叩開產業地產大門。產業地產不同于傳統房地產開發,具有重資產和重運營的特征,利用城市的產業資源,注入房地產開發,促使開發商向運營商跨越,在參與城市發展建設中通過依托產業生存與發展使房地產企業得到長期可持續經營的資產。上世紀90年代我國各地興起的開發區、工業園區建設,加速了我國的工業化發展進程,擴張了城市的經濟生長框架,拓展了城鎮發展的空間。產業地產經歷從初期的“以產興城”到如今的“產城融合”發展階段,改變原來城鎮化進程中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分離,造成了城市化的低效率和產業區不能持續發展的局面,通過理念引導、規劃前瞻、產業結構優化以及帶動城市功能提升等多方面的綜合實踐,在更有效的提升土地及城市價值同時,實現開發商和政府共贏。中國經濟新常態下如何“創造新產業,培育新供給”,為產業升級轉型孵化期的新興產業提供發展空間,房地產企業試圖通過研究和精準定位城市及其產業資源,抓住產業發展及城市發展機遇,打造與當地產業升級需求相契合的產業園區,使企業運營環境更加完滿。各地的產業地產項目除了工業、物流地產、科研辦公樓等建筑形態差異外,運營模式也相互迥異,除了模式復制困難,各個城市之間的產業規劃、土地政策等方面存在相當大的差異,在符合內在的資本運作和開發能力要求下,根據自身的資源、能力狀況匹配相應的產業模式,才能為今后企業發展創造充足空間,并通過規模和產品創新保持領先地位。

總結:土地開發是房地產企業的重要核心工作。傳統的土地開發模式已經不適合當前形勢,需要不斷改革。從業者一定要發揮創新精神,不斷探究新的土地開發模式。本文通過分析當前遇到的問題,提出了現狀下我國房地產土地拓展模式可從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法規,規范企業開發行為,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等方面進行改善的措施,如何在新經濟形勢下改善現有土地拓展模式和挖掘新機遇,仍然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以上均為本人個人的觀點,希望同行能提出更專業的意見和建議。

參考文獻:

[1] 韓紀云:《我國房地產金融改革發展的新思考》,《宏觀經濟管理》2004年第8期,P44

[2] 荊新,王化成,劉俊彥:《財務管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第3版

猜你喜歡
有效對策房地產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現狀及有效對策
初中語文教學中古詩詞讀解問題剖析
“白銀時代”房企轉型,路在何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