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社區綜合管理平臺設計與實現

2016-06-08 19:56王漫藝
科技視界 2016年14期
關鍵詞:智慧社區信息化建設

王漫藝

【摘 要】智慧社區綜合管理平臺是整個電子政務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遵循“繼承、整合、創新”的建設原則,綜合運用網絡、信息技術,以民生信息化應用為重點,將基礎數據和管理功能集為一體的綜合管理平臺。通過該平臺有針對性的進行智慧化社會管理創新,進一步推進“智慧化”進程,實現對社會資源的有效管理,本文對該系統的建設情況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智慧社區;信息化建設;管理平臺設計

0 引言

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是加快實現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重要手段,是深化實踐“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重要舉措,亦是信息化新一輪加速發展的必然要求。建設智慧社區,又是落實‘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重要途徑,是著眼于新一輪發展的重大部署,是實現經濟發展、城市轉型的創新動力,也是事關民生改善的一項實事工程。

本項目的建設將繼承并利用已有的信息化資源及規范,以智慧化為導向,逐步推進各條線業務、街鎮、村居社區管理資源整合,結合區位、區情、產業發展、人口聚居等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智慧化社會管理創新,進一步推進智慧城市進程。

1 平臺總體需求

以“實有人口、實有房屋、實有企業、空間地理”四大政務資源庫為核心;以數據共享、科學決策、精準管理為目標,加強基礎數據的積累和內部事務管理的信息化能力,建立綜合統計分析系統進行全面的數據分析管理。

1.1 功能需求

1.1.1 政務信息資源庫需求

構建實有人口庫、實有房屋庫、實有企業庫和空間地理庫的基本框架,通過各類信息的采集、維護、共享和交換,建成政務信息資源庫,實現各類信息的有序管理。

空間地理庫采用面向網絡的分布式空間信息應用服務支撐平臺,可以通過它來發布GIS地圖、數據和進行應用開發。

1.1.2 街鎮級社區綜合管理平臺需求

街鎮級社區綜合管理平臺主要包括政務信息資源采集管理(包括:人口數據、房屋數據和企業數據采集)及條線業務信息報送管理(包括:社區綜合治理、安全生產、經濟運行分析、市政設施、食藥監信息和人事信息等)。

1)街鎮級領導工作臺

街鎮級領導工作臺是以人口庫、房屋庫、企業庫、地理空間庫為基礎,結合2.5維地圖進行數據展示、統計分析、決策輔助的綜合性平臺。同時,將各條線的業務信息進行匯總,動態的生成出各種數字報表、圖形報表。

2)街鎮政務信息資源管理

實現街鎮對自己管轄范圍內人口信息、房屋信息、企業信息的采集、維護及查詢、統計功能,并結合2.5維GIS系統進行展現。支持社區綜合治理(包括重點人群,三違整治,安全生產,經濟運行分析,市政設施,食藥監和人事,助老服務等等)。

1.1.3 信息數據資源平臺

對現有各類數據進行分析整理,將重要數據、關鍵數據、基礎數據等集中存儲,形成政務信息資源數據中心。

數據中心由核心數據庫、數據倉庫和四大體系(數據交換體系、資源目錄體系、數據管理體系、標準規范體系)構成。

1)核心數據庫

包含基礎數據、業務數據、交換數據和專題數據四部分:

(1)基礎數據,即能夠反映本轄區基本情況的各類數據。

(2)業務數據,即各類業務系統在業務處理過程中生成的各類數據,同時也是專題數據和交換數據的基礎,也是信息資源整合的基礎。

(3)交換數據,即各類存在跨部門應用需求的數據。

(4)專題數據,在對業務數據的提取和加工基礎上形成,可提供長期積累的、管理服務的、具有特色的數據信息。

2)數據倉庫

從各個業務系統中抽取數據,進行數據的清洗和轉換,然后將數據加載至數據倉庫中,以獲得準確的數據來支持綜合分析和輔助決策。1.2 非功能性需求

除了上述功能方面的需求,平臺還需要滿足下列需求:

1.2.1 設計要求

1)系統總體體系結構設計中,需充分考慮系統的開放性,同時,考慮到以后業務的擴展和變化,系統還應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

2)系統設計需考慮到后續其它業務系統數據對接及整合需求,對外提供全面、標準的數據對接接口,具有良好的可整合性。

1.2.2 技術路線要求

1)采用主流技術路線和中間件,實現構件化、面向服務的SOA設計,可靈活擴展;

2)采用三層或多層架構的體系結構,充分考慮系統今后縱向和橫向的平滑擴張能力;

3)使用.Net開發平臺和Microsoft SQL Server 2012數據庫;

4)采用模板化的圖表配置功能,保證各類統計圖表樣式統一;

5)系統架構設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容錯性。

1.2.3 性能要求

根據目前的訪問人數5000多個,按照20%并發量估算,并發用戶訪問數近1000個。

在網絡穩定(帶寬≥1M)的環境下:

1)操作性界面單一操作的系統響應時間小于3秒。

2)簡單查詢、統計響應時間小于3秒。

3)業務邏輯較為復雜的查詢、統計響應時間小于10秒。

1.2.4 安全保障體系需求

針對可能遇到的各種安全威脅和風險,著重加強平臺信息安全防護、監察與管理系統的建設,保證信息在產生、存儲、傳輸和處理過程中的保密性、完整性、高可用性、高可控性和抗抵賴性,確保智慧社區管理平臺能夠安全、穩定、可靠地運行,為實現智慧社區建設的目標提供安全保障。

2 平臺總體架構設計

2.1 政務信息資源庫

提供實有人口庫,實有房屋庫,實有企業庫的數據管理,更新維護和統計分析功能;空間地理庫信息管理和對外信息服務功能。

2.1.1 實有人口庫

如圖3所示,實有人口庫依托區電子政務網絡,利用數據交換平臺,從各委辦局數據中心進行人口基礎信息數據的采集,并進行采集結果和處理信息的反饋。從各部門業務系統交換過來的業務數據進入到實有人口數據庫的前置庫,數據在前置庫進行抽取、清洗、比對、整合等過程后,定時同步到基礎數據庫,基礎數據庫中存放的是人口庫核心的數據信息。另外,實有人口庫定期與市人口庫進行數據同步;還提供街鎮社區的人口數據采集工作通過客戶端進行錄入或上傳。各委辦局依托區電子政務網絡,通過人口庫系統提供的服務,進行信息共享應用。其中,數據發送和接收由交換平臺完成,數據導入、數據導出在各交換節點前置交換系統中實現。

2.1.2 實有房屋庫

如圖4所示,實有房屋庫一方面通過數據交換平臺與相關部門業務系統及市房屋庫進行數據交換,另一方面通過街鎮社區摸排采集,然后進行房屋數據錄入。從各部門業務系統交換過來的業務數據進入到前置庫,數據在前置庫進行抽取、清洗、比對、整合等過程后,定時同步到基礎數據庫,基礎數據庫中存放的是實有房屋庫核心的數據信息。街鎮社區的房屋數據采集工作通過客戶端進行錄入或上傳。

2.1.3 實有企業庫

如圖5所示,企業庫通過數據交換平臺與各部門業務系統及市法人庫進行數據交換。從各部門業務系統交換過來的業務數據進入到企業法人數據庫的前置庫部分,數據在前置庫進行抽取、清洗、比對、整合等過程定時同步到基礎數據庫?;A數據庫中存放的是企業法人庫核心的數據信息。在基礎數據庫中將企業法人相關信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基本信息,一部分是擴展信息?;拘畔⒅傅氖菢酥救嘶緦傩缘男畔?,例如單位名稱、組織機構代碼、注冊地址、法人代表等。而擴展信息指的是帶有一定業務屬性的法人信息,例如能源企業信息、高新技術企業信息等。為了方便信息的使用,基礎數據庫的擴展信息會在進行數據分類之后進入到主題庫。主題庫可以隨時建立各種業務主題,供外部相關系統使用,例如園區企業主題庫、中小企業主題庫、高新技術企業主題庫等。

2.1.4 空間地理庫

如圖6所示,空間地理基礎信息庫通過地理空間數據引擎實現對各類地理空間數據的共享交換、清洗入庫、維護更新和管理;通過目錄管理和元數據管理相結合,實現統一資源目錄的管理和應用;實現對地圖數據、影像數據、高程數據、地圖圖片數據、2.5維地理數據以及各委辦局的政務專題數據等的一體化集成管理。

其中數據層是整個系統運行的基礎,包括地理實體數據、影像數據、地名地址數據、高程數據、電子地圖數據等相關數據以及數據庫管理系統。

服務層提供系統的管理配置、門戶入口等,并將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政務專題數據、業務數據等相關數據以服務的形式通過GIS 軟件對外發布。

應用層是各級政府部門和社會公眾基于系統服務建立的應用系統的集合。從用戶角度看,系統是一個信息服務機構,用戶通過應用系統完成對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所提供各類信息服務的使用。

2.2 街鎮級社區綜合管理平臺

2.2.1 街鎮級領導工作臺

街鎮級領導工作臺主要以人口庫、房屋庫、企業庫、地理空間庫為基礎,結合2.5維地圖進行數據展示、統計分析、決策輔助的綜合性平臺。同時,將各條線的業務信息進行匯總,動態的生成出各種數字報表、圖形報表。

2.2.2 街鎮政務信息資源管理

街鎮政務信息資源包含基礎信息資源和街鎮業務信息資源兩部分?;A信息資源,包括“三實”(實有人口、實有企業、實有房屋)數據,業務信息資源包括社區治理、安全生產、經濟運行、市政設施、食藥監管、人事、市民服務等。

對于街鎮政務信息資源管理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數據采集,街鎮基層人員最貼近居民群眾,通過日常走訪、登記,居民服務、事務辦理獲取到最鮮活的數據,需要提供一套完整的流程、管理機制和應用功能,滿足街鎮基層人員數據采集的需要;二是數據的查詢和統計,通過對街鎮政務信息資源的比對清洗、轉換匹配、建模存儲、統計分析建立起街鎮政務數據的開發利用機制,為街鎮基層人員開展居民服務和管理提供便捷,為每個街鎮的領導提供完整的業務視圖,及時把握轄區內的變動情況,對人口、經濟等變化情況進行預測,為科學決策提供支撐。

2.3 信息數據資源平臺

信息數據資源平臺所有操作基于在用業務系統的數據和歷史數據為基礎,通過數據預處理構建數據倉庫。

2.3.1 數據倉庫

數據倉庫是實現智能分析的基礎,具有以下功能:

1)數據集成監管功能,通過數據集成平臺實現范圍內的統一數據視圖。

2)日志功能,跟蹤數據倉庫的狀態。

3)數據倉庫參數設置功能,包括內存分配設置、多線程設置、緩沖區設置、調度時間表設置、用戶權限設置等。

4)利用數據倉庫產品提供的管理工具,管理數據倉庫的數據庫服務器,包括數據倉庫數據同步和定時調度、數據自動加載等任務。

5)集成數據采集工具,包括基礎數據統一編碼和格式管理。

數據倉庫考慮到在用數據和歷史數據的遷移和備份以及平臺的數據量和網絡帶寬的情況下,按照數據整合標準以及高標準的數據清洗原則設計。通過SSIS數據集成服務,通過相應的適配器從各種類型的數據庫中抽取數據實現。

2.4 程序設計

2.4.1 技術平臺

1)主要程序設計語言

2.4.2 業務數據交換中心

數據交換中心是智慧社區綜合管理平臺底層最重要的基礎運行模塊之一,用于實現跨部門、跨系統的實時業務數據交換,實現部門基礎數據庫、業務庫與智慧社區綜合管理平臺政務資源庫之間的數據互通。

數據交換中心的設計貫徹了電子政務技術體系中的三點基本要求:

1)基于微軟.Net平臺;

2)以統一格式的XML作為數據交換的載體;

3)采用Web Service實現面向應用系統的數據交換接口;

數據交換中心主要由“數據交換引擎”和“交換平臺管理”組成。

數據交換引擎:對外發布用于數據交換的Web Service接口,處理來自業務系統的數據推送和收取請求,控制數據交換過程,處理日志記錄、操作回退等動作。

交換平臺管理:數據交換平臺管理包括“應用注冊”、“數據定義”、“日志管理”等主要模塊。主要用于對參與數據交換的應用進行注冊,設置每個應用參加交換的數據項,設置不同系統數據項之間的映射關系,由交換中心管理員對各類系統日志進行查詢。

2.4.3 工作流程管理系統

工作流程管理系統主要用于各類業務工作流程的定義和管理,并按預定義好的工作流邏輯推進工作流實例的執行,主要功能模塊包括流程設計工具和工作流引擎。

流程設計工具:主要用于創建計算機可處理的業務流程描述,以形式化的過程定義語言或對象關系模型,定義環節/用戶之間信息/狀態傳輸的一組路由命令。

工作流引擎:是工作流管理系統的核心模塊,具體功能如下:

解釋工作流程定義;

創建工作流程實例并控制工作流程的執行;

調度工作流程中的各類活動;

向任務列表添加工作項;

通過應用程序接口調用外部應用程序(如消息、郵件發送);

工作流程實例的實時監控和管理。

3 平臺建設總結

智慧社區綜合管理平臺項目建設內容涉及政務信息資源庫、街鎮級社區綜合管理平臺、信息數據資源平臺等幾大模塊。系統建設完成后,引起社會各層面的廣泛關注,為全面推智慧城市建設奠定了基礎。

系統在建設運行中,做到了以下幾點:

3.1 統籌利用各類資源,以“實有人口、實有房屋、實有企業、空間地理”四大政務資源庫為核心,以數據共享、科學決策、精準管理為目標,加強基礎數據的收集、整理和維護。

3.2 提高了社區管理快速響應能力、提升了社區管理決策和規劃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推進了社區管理信息化建設。

3.3 各類數據分析結果通過豐富的圖表直觀展示,及時推送,發揮數據對決策的指導作用,提高決策分析人員的工作效率。

[責任編輯:王偉平]

猜你喜歡
智慧社區信息化建設
關于新時期高校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關于吉林市智慧社區建設典型培樹問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