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統籌城鄉教育資源全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2016-06-12 23:24
云南教育·視界(綜合) 2016年3期
關鍵詞:玉溪市學區統一

均衡教育發展是我國義務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實現教育公平的內核,區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在推進社會經濟發展、促進和維護社會公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玉溪市共有8縣1區,截至目前,共有小學537所,初中90所;小學在校生162 104人,初中在校生91 102人;小學專任教師10 771人,學歷合格率達99.27%;初中專任教師6 545人,學歷合格率達99.62%;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為99.93%,鞏固率為99.3%,輟學率為0.23%;初中學齡人口毛入學率為112.44%,鞏固率為97.47%,輟學率為1.5%;殘疾兒童入學率達98.54%。

多年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存在一定的差異,特別是縣區、城鄉之間的梯度發展還有差距,反映到教育投入上,雖然各級教育投入總量都在逐年增加,但縣域之間義務教育經費投入、學校辦學條件依然不均衡,教育投入的增幅與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之間還存在一定的矛盾。教育投入、辦學條件和學校區位的差距,引發教育資源特別是人力資源配置中的區域結構失衡,城區與農村、中心小學與完小之間在辦學條件、社會資源、教師隊伍、生源素質、管理水平、科研能力、教育教學質量等方面差距逐步拉大,縣域、校際之間辦學效益的不平衡,形成了一些優質學校和薄弱學校,嚴重制約了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玉溪市從2004年起,在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面實施“送研下鄉”“送教下鄉”“1+1”教學結對幫扶、學校對口支援等活動,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初步形成了名優學校與薄弱學校、城鄉之間互助對口支援網絡,全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水平大幅提升。但隨著城鎮化步伐的不斷加快和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同時受體制、機制的限制,對口支援和結對幫扶工作模式的局限性不斷凸顯,以單向輸出為特征的“資源共享”不能充分利用不同學校的個性化資源,限制了資源共享制度優越性的充分發揮,幫扶工作成效不斷減弱,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再次陷入新的困境。

為此,玉溪市在認真調研分析的基礎上,積極借鑒和學習發達地區先進經驗,從2011年起,在紅塔區率先推行學區建設試點,努力探索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新思路、新辦法、新舉措。從2014年起,深入總結紅塔區學區建設試點經驗,進一步深化學前教育聯片教研制度,對18所公辦普通高中實行學區捆綁考核。成立了“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玉溪市人民政府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實施意見》,建立健全了市、縣(區)、鄉(鎮、街道)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制度和領導聯系學校制度,形成了市級宏觀指導,以縣(區)為主,鄉(鎮、街道)、村(社區)各負其責,各部門協調配合的義務教育管理和責任落實機制。本著“體制不變、機制創新”的原則和“中心拉動、以強帶弱、共同發展、整體推進”的發展策略,出臺了《玉溪市教育局關于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開展學區建設工作的意見(試行)》,在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面實施學區建設。

學區建設根據縣域、區位、資源、規模和教育教學質量不同,分別以城區優質中小學為牽頭學校,山區、壩區中小學為參與學校,把每個縣(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組建為一定數量的學區。在各個學區建立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學區工作計劃,協調安排工作經費,統籌推進學區建設工作。同時,不斷建立完善以考核評價促學區建設的管理機制,將學區內學校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捆綁考核,對各個學區的學區管理、學區資源、學區交流、成效成果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核??h(區)成立學區建設工作督查組,定期不定期對各學區、學校進行督導檢查。市教育局定期派出調研指導組,及時幫助、解決學區建設中出現的問題。

通過一年多的嘗試,玉溪市多數縣(區)學區建設工作穩步推進,紅塔區學區建設得到進一步深化,各學區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初步探索出“一盤棋”“二兼顧”“三補齊”“四交流”“五統一”“六共享”“七提升”的學區建設工作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盤棋”讓學區工作更加通暢高效

“一盤棋”即學區建設的統一規劃。各學區以牽頭學校為主,用“一盤棋”的理念,規劃、設計、反思、改進學校管理、教學、隊伍建設、德育等工作,促進學區內各個方面的均衡發展。嘗試成立學區管理委員會,建立了“學區內各校聯合辦公”聯席會議制度,建立了學區學校校長、副校長、教務主任、教科室主任、德育主任例會制度,及時研究、發現、解決工作問題。以學區為單位,組織全體教師積極參與考前、考后專題研究分析會和教育科學研究、班級文化建設、心理健康教育、學生養成教育等專題研究會,全面提升教師整體素質。

“二兼顧”讓學校文化建設更具特色

倡導學校文化建設“優勢互補”,探索出“二兼顧”的學區和學校文化特色建設模式。學校文化建設中,強調學區統一規劃和學校自主建設,通過學區加強學校文化建設的研討,互相學習,互幫互助,努力建設富有各自特色的校園環境文化,做到了兼顧“共性”的過程中不失“個性”,在“共享”學區文化的基礎上“獨創”學校文化。打造出了玉溪六中“悟”文化、李棋中學“孝”文化、高倉中學“和諧、儒雅”文化、小石橋中心小學“禮”文化、春和中心小學“和”文化等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富有代表性的學區和學校文化主題,育人環境大幅改善。

“三補齊”讓薄弱學校和薄弱學科“短板”變“跳板”

針對學校管理和學科教學中的薄弱環節,深入調研,找準癥結,綜合“用藥”,使薄弱學校和薄弱學科的“短板”變“跳板”,推動全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一是通過多維度、多學科的教研活動,補齊薄弱學校教研短板。受客觀條件的限制,許多農村學校都不同程度存在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心理健康教育、“三生教育”、書法等薄弱學科。玉溪市充分利用城區學校的優質師資及教學資源,全面帶動和促進薄弱學校、薄弱學科發展建設。如:玉溪一小利用現有學科資源和網絡系統開展學區心理健康教育、“三生教育”、書法、英語、品德等學科教學研究及教師培訓活動,通過信息化手段開發了學區作業管理系統。二是通過多層級、多形式的研訓活動,補齊教師成長及學校發展中的短板。名校和名師有許多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反之,薄弱學校和教師沒有優勢,就會越來越缺少發展和成功的機會,這就是學校和教師發展中長期存在的“馬太效應”。玉溪市在學區建設實行統一研訓,為薄弱學校和教師搭建平臺,讓他們有機會和名校、名師同步成長。三是通過多樣化、同平臺的學生活動,補齊鄉村“活動育人”短板。在學區建設的過程中,各個學區把社團活動的開展及研究作為學區建設的一項重點,積極開展優質主題隊會比賽、文藝匯演、書畫展出等活動。如:部分學區統一開展學區文藝匯演,讓城鄉孩子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表演,同時讓學區內山區孩子到城區學校跟班學習,住到結對學生家中,同吃同住、同學習、同玩耍。學區建設讓城鄉孩子有機會在同一畫布上作畫,同一塊球場上競技,同一個舞臺上演出,讓在“同一藍天下孩子享受、感受到一樣的教育”成為現實。

“四交流”促使“學校人”變“學區人”“教育人”

本著“關系不動,人員流動”的原則,每年按照一定的比例在學區內進行交流,交流期限為2~3年。學區內實現“校長、中層干部、骨干教師、普通教師”四個層面的交流,打破了學校間行政、教師固定的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區管校用”的教師人事管理機制,實現了學區內行政、名師、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等優秀師資共享。

“五統一”促進教科研水平和教學質量整體提升

全市各學區教科研工作正逐步做到“五統一”,即:“統一計劃”“統一研訓”“統一檢測”“統一考評”“統一反思”。一是統一制定學區研訓工作計劃。各學區統一制定工作計劃,統一規劃和安排研訓活動。各學校在學區整體計劃下制定學校計劃,對學區計劃進行細化,在學區同一方向、統一主題下開展學校多元活動。統一對整個學區教學過程進行監控,按照各年級各學科進度統一教學,積極開展學區校際間聽、評課制度,及時跟進和調整進度,做到教學教研進度統一。二是統一開展研訓活動。對學區內各個學校的教學、教研和師訓過程統一管理,以學區為單位聯合開展區域課題研究,深入推進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活動。在學區活動中,對教學問題、教師需求等進行統一問診,找出原因,統一研訓,實現共贏,促進均衡。三是統一質量檢測。學區內統一命題、統一時間進行質量檢測,對學區、學校、學科、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監測評估,及時掌握學區內教育教學質量動態,并及時進行指導調整。四是統一工作評估。由縣(區)教育局派出檢查組,對學區教科研工作進行統一評估,對各項指標量化打分后實施學區捆綁考核,促使學區內學校在教科研中達到“發展自我,照顧彼此”的要求,有力地促進了學區內學校的均衡發展。五是統一分析反思。質量檢測和捆綁考評后,由縣(區)教育局統一召開各學區質量分析會,各學區統一召開學區內質量分析反思會,對各學區、各學校教科研工作、教育教學質量過程和結果進行全面的梳理、研討,及時查找存在問題,研究對策,調整學區計劃,初步形成了用“計劃—行動—觀察—反思—調整計劃”等多個循環反復的行動研究推動工作的新模式。

“六共享”搭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新平臺

城鄉之間、校際之間資源的不均衡,是制約義務教育均衡的關鍵因素之一。玉溪市從六個方面著手,全面推進學區內各種資源的共建共享,積極搭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新平臺。一是硬件資源共享。每個學區在制定工作計劃的同時,就把學區內資源進行統一摸底和管理,哪個學校有什么資源,哪個學校能開展什么活動,提前進行統一規劃、統籌安排,實現學區內操場、實驗室、電教室、計算機教室、多功能教室及其他功能教室和專用教室的共建共享,使學區內硬件資源“物盡其用”。如:玉溪四小有較好的足球場,紅塔區第四學區的足球訓練和比賽就安排在四小。二是教育資源共享。學區內學校將本校的學科課程資源、校本教研成果等上傳到教學資源庫中,在學區內通過“校校通”“班班通”教學平臺實現共享。學區內推行集體備課制度,各學科推舉一位名師(骨干教師)牽頭,集聚學區內教研組資源,實施學區內學科聯片教研和專題活動。三是教育理念和信息共享。辦學的差異首先是理念的差異,玉溪市通過學區建設,經常性開展辦學理念研討交流會,實現了學區內教育理念和信息的共享。四是人才共享。統一整合教師資源,學區內實現教師的靈活調派使用,打破了“學校人”固有機制的禁錮,讓各種人才資源得到了共享。五是教科研成果共享。統一開展教科研活動,學校教科研成果歸學區共同分享。六是考評成果共享??h(區)教育局對學區進行捆綁考核,教師的成績、學校的成績都是學區共同的成績,學區內所有學校和教師共同分享學區建設的成果,讓大家的心更近了、更齊了,讓學區建設形成更強合力。

“七提升”全面提高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水平

一是教師專業素養得到提升。以學區為單位開展教師培訓,初步構建了“國培”與“省培”相結合、全員培訓與骨干教師培訓相結合、校本培訓與遠程培訓相結合的師訓體系,全市教師特別是廣大農村、山區教師的專業化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不斷提升。一年來,共培訓市級骨干教師500人,考評認定市級學科帶頭人125人。二是家長家庭教育意識得到提升。各學區從家長、家庭教育意識培養為突破口,邀請國家、省、市教育專家定期舉辦學區家長教育大會,對學區內家長進行統一培訓,讓廣大農村家長也學習到先進的家教理念,和城區家長一起交流分享家教心得,進一步強化家長教育意識,提升家長素養,從一個維度上有力地促進了教育的均衡發展。三是農村教師職業吸引力得到提升。大力實施教師安居住房和教師廉租房建設,進一步解決了農村、山區教師的后顧之憂,縮小了城鄉教師待遇差距。積極推進中小學職稱改革試點工作,職稱比例向一線教師和邊遠山區、條件艱苦地區教師傾斜。同時,通過學區建設弱化學校邊界,強化學區概念,促進區域內教師資源活性流動,讓農村、山區教師和城區教師享受同等的研訓活動,在同一個平臺展示,一定程度上消除部分教師的職業倦怠,提升了農村教師的職業吸引力。四是社會資源整合度得到提升。在學區建設中,各學區積極整合各類社會資源,實現校際間互幫互助。城區學校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共協調資金200余萬元支持農村、山區學校建設。五是薄弱學校整體實力得到提升。通過學區建設,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條件、師資水平、科研能力,薄弱學校整體實力大幅提高,山區、壩區、城區學校間差距逐漸縮小,擇?,F象得到緩解,中心城區大班額數量逐年下降。六是教育教學質量得到提升。全市各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在小學教學質量監測中,農村學校優秀比例逐年提升,山區學校排名逐年提高;全市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不斷提升,農村、山區初中升入優質普通高中的比例逐年提高;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育人質量的提升,有力地促進了普通高中的快速發展,全市高考上線率、本科率、重點率均有所提升。七是玉溪教育美譽度得到提升。截至目前,玉溪市特別是紅塔區的學區建設工作得到各級領導的高度評價和認可,省教育廳專門要求上報了學區建設經驗材料,省內外多家媒體進行了宣傳報道。

下一步,玉溪市將認真分析總結學區建設的經驗和存在問題,抓住玉溪作為全國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驗區和全市教育信息化的契機,充分利用玉溪教育“云平臺”和信息化手段,盡快建立統一的學區管理系統,進一步提升學區管理水平,強化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加大學區建設考評力度,扎實推進學區建設向縱深開展。

猜你喜歡
玉溪市學區統一
中考省級統一命題意味著什么?
13城整頓學區房炒作
淝水之戰
學區房還能買嗎
春忙
學區房就是一面照妖鏡
學區房就是一面照妖鏡
基于SPSS的玉溪市經濟增長模型分析
統一方向 瞄準目標
自然界中相互作用的大統一理論簡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