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活動課中教師的角色地位

2016-06-14 13:36盧阿麗
關鍵詞:語文實踐教師角色語文能力

盧阿麗

【內容摘要】: 對于語文課,給人的印象是教師在課堂上教,學生在課堂上學,難得出課堂一次。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币虼宋覀兘處熢谡Z文教學必須注重引導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他們學語文、用語文的能力。為了實現小學語文活動課程的目標,教師應充當好以下五種角色:

【關鍵詞】:語文實踐 語文能力 教師角色

中圖分類號:G623.2

一、參與活動的引領者

美國科學教育家蘭本達曾說過:“學習是在學習者自身內部發生的過程,他越是卷入得深——他越是有動力——也就越能積極地和這一過程合作?!币虼藢W生在語文活動過程中,只有當他真正地積極地參與學習者自身內部所發生的過程,他才有學習的動力。正如教育家皮亞杰說過的“兒童是個有主動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動必須以某種興趣做先決條件?!?語文教師應在語文活動課中充當參與的引領者,學會創設良好的教育情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為兒童“自主參與”提供充分的條件。結合語文教學的語言交際訓練的要求,在一次活動課中我根據學生的要求安排了“語文文藝會”這一活動形式。在活動之前教師首先進引領學生民主討論,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決定文藝會內容和形式;然后同學設計活動游戲,排演童話劇、相聲,布置會場等。這些內容和程序的組織,完全由學生自主安排和決定,這樣就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調動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二、合作活動的引導者

“教育的目的在于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之按自己的目標得到盡可能的發展,教學是以促進學習的方式影響學習者的一系列行為,但應更多地視為是一項人際互動的過程?!币虼嗽谡Z文活動課程之中,教師應堅持“在活動過程中關注的不僅是學生已學知識的鞏固,更應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學習能力的提高程度”;在語文活動課程之中,教師應成為組織學生自主分組合作學習的引導者,讓學生通過合作促使語文知識和學習能力的同步提高。

在語文活動課程之中,教師一定要改變把學生禁錮在課堂里、日復一日地重復口耳相授、單調枯燥的教學方式。采取多種多樣的能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實踐的形式,如上網、讀課外書、詢問、討論,在課前、課后搜集資料,組織新聞發布會,故事會,朗誦會,討論會,演課本劇,辦手抄報,編習作集等。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在講述、討論、交流、品評、操作等活動中促進發展,形成扎實的語文能力,并且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三、創新活動的點撥者

《語文課程改革綱要》指出:“要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的能力”。小學語文活動課程是一門極富情感、極具個性、極易激發想象和創造思維的課程。它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方面有獨特的作用。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睘榱伺囵B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應在語文活動課上重視激發學生展開想象、聯想和幻想,當好創新教育的點撥者,點燃學生創新的火花。

比如,為了鼓勵學生觀察周圍的事物,養成寫觀察日記的習慣??梢越M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活動,引導學生多看、多聽、多想、發現問題,寫成建議書,向有關部門提出改進的建議。又如,指導學生就“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有所提高”的問題,進行調查訪問,然后整理調查所得,寫成簡單的調查報告。再如,指導學生圍繞“愛護益鳥”“保護環境”等主題,搜集資料,寫文章,辦小報。這樣既能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又能增長才干,學生的創新意識也一定會被激活,創造性思維一定會得到發展。

四、資源活動的開發者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例如:教科書、教學掛圖、工具書、其他圖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絡,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研討會、戲劇表演,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布告欄、報廊、各種標牌廣告,等等?!逼浯?,“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國內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也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蘇霍姆林斯基把學生帶到大自然中學習稱之為“游歷活的思想的發源地?!睂嵤┱n改之后,自然和社會成了學生學習的樂園,為多樣化教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根據語文活動課程開放性的特點,教師應樹立大教育觀,把學生的成長看作是一種社會責任,充當學生活動空間的拓展者,引領學生從教室走出室外、從校內走出校外,根據本校實際、班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充分利用社區的各種場所、人士,努力開發各種教育資源,為豐富學生的語文活動服務。讓學生從生活中參與語文活動課程,然后將自己所學到的語文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讓學生在生活中成長。

五、評價活動的組織者

《語文課程改革綱要》中也指出:綜合活動課程要求新的評價理念與評價方式。它主張采用“自我參照”標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同時小學語文活動課程的性質是綜合性的。因此,在語文活動課程之中對學生的評價必然是多樣化、綜合化的,教師應主動地組織學生進行自我以及學生彼此之間的評定、鑒賞,將學生在語文活動中的情感表現、取得的體驗和經驗成果以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主動精神和實踐能力等作為評價的依據,制定不同的評價目標、采用不同的評價手段,促進每一位學生在語文活動課程中知識得到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發展、創新精神得到培養。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要將語文活動課要上得實在些,爭取給學生留下足夠學習的時間,讓學生有自由支配、自由發揮的空間,并且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活動過程中,使得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語文活動課中大豐收!

【參考文獻】:

[1]陳田 藍小平.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問題與對策分析[J]福建教育

2015.(7.8):40-41

[2]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猜你喜歡
語文實踐教師角色語文能力
從“聽說讀寫”到“語思審文”——從周麗蓉老師《開學第一課》實錄看語文能力的培養
在“閑書”閱讀中培養語文能力——兒童“閑書”閱讀指導例談
教師角色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及角色轉換
淺談新課改下教師的角色與教學行為
新媒體環境下多模態商務英語課堂教師角色定位
淺析支架式教學模式下大學英語教師的角色定位
創新語文實踐,提升語文素養
融通:我所追求的語文生活
落實多元語文實踐,提高學生語文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