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

2016-06-17 15:03何莉莉
2016年15期
關鍵詞:固定資產事業單位管理

何莉莉

摘要: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是國有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單位開展活動的重要物質基礎。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經濟體制的改革,固定資產的管理存在著較多的薄弱環節。固定資產的核算方法不能真實的反映出單位真實的財務運營狀況;單位人員管理固定資產的意識薄弱,重購置,輕管理的思想,造成資產的閑置浪費,使資產的使用效率低下甚至流失。內部控制制度的不規范,導致賬賬不符,賬實不符。這些問題的存在大大阻礙了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發展,同時也影響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關鍵詞:固定資產;管理;事業單位

固定資產購置經費主要來源于國家撥款和預算外收入,在經費支出時列支,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不計提折舊,使得事業單位經濟資源價值的變化情況無法得以真實的反映。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和規定的不健全導致一些部門單位存在一種重需求,輕效益的思想;固定資產計價標準過低,分散了單位對重要固定資產的管理;在固定資產購買、管理、核算中也沒有嚴格按制度規范要求處理,存在大量的流失和損失浪費;多數事業單位內部資產管理存在制度不嚴,管理水平低下,資產運營效率不高等普遍性的問題。

一、固定資產的核算方法不能準確反映單位真實的財務狀況

根據《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規定,固定資產的購置采用收付實現制的核算方法。根據規定固定資產在核算過程中不計提折舊,但卻設置了固定基金,用于反映固定資產的價值歸屬。根據固定資產的屬性,固定資產的價值會隨著使用年限、自然損耗以及資產不知等因素引起價值減損。在固定資產發生減損時,在會計的核算中將不予體現,在財務報表中無法體現固定資產的真實價值,要了解固定資產的真實價值只能通過資產評估或其他一些外在的方法才能予以體現。另外由于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不核算成本,使單位不重視固定資產的管理,從而導致各部門在采購固定資產時只考慮到本單位的需要,極少考慮資產的使用效率,導致資產的利用率降低,使大量資產閑置和資金浪費。

事業單位可以對不同類型的固定資產按照不的計提方法提取折舊。單位可以按照資產大類提取折舊。對一些價值較大,技術含量教高,更新速度較快的固定資產應采取加速折舊的方法提取相應的折舊,為了能夠更真實的反映固定資產的真實價值,部分事業單位也可以考慮提取資產的減值準備。對一些較特殊的固定資產,例如文物、陳列品和圖書,該資產的使用一般不會隨著使用年限增加而發生大幅度的損耗,對該資產事業單位可以不提折舊,一些價值較低的固定資產根據實際情況也可不計提折舊;從而能夠真實的反映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凈值,也有利于事業單位更準確的成本核算。

二、固定資產計價標準過低不利于對單位重要資產的管理

根據《事業單位財務規則》的規定,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是指一般設備單位價值1000元以上,專用設備單位價值1500元以上,使用期限一年以上,并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基本原有物質行態的資產。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定標準,但是耐用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類物資,也作為固定資產。計價標準過低,核算得過細,范圍過大,分散了單位對重要固定資產的管理,也不利于對重要資產使用中的監督管理。一方面使單位既不能嚴格地管理和核算屬于本單位為自身的事業運行投入的重要資產,也忽視了對低值易耗品、辦公用品等價值低分批耗用,難以保持實物形態的部分重要資產的管理和核算。另一方面增加了相關人員的工作量,容易造成固定資產登記混亂,賬目不清,不利于固定資產的有效管理。因此,固定資產的計價標準可以適當提高,對于一些單位價值較低,應列于固定資產范圍之外,既能較少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工作量,同時也利于對固定資產的管理。

三、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意識淡薄

第一,資產的利用效率低下。一些單位在購置固定資產時缺乏計劃性,想買什么就買什么,盲目購置。為一個項目購置了一批專有設備,直至該項目結束,這些設備一直未使用。有的單位一味追求性能好,技術先進,沒有從單位的實際出發,導致重復購置資產、購入資產閑置不用、使用效率低等現象普遍存在,造成大量的浪費。第二,一些單位在對固定資產的使用過程中沒有確定相應的規章制度,隨意性大,毀壞丟失情況嚴重,造成固定資產的流失。第三,一些單位沒有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清查,存在賬實不符的情況。根據規定,事業單位應當定期與不定期地對固定資產進行清查盤點,在年度終了之前進行一次全面的盤點工作。但有的單位對固定資產長期不清理,只有在上級部門布置盤點工作時才會進行清查盤點。平時相關人員對固定資產的相關情況模糊不清,有些單位存在賬實不符的現象。第四,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缺乏有效的約束機制。使用固定資產隨意性較大,在使用中對資產的維護、修繕不及時,致使許多資產超常規使用、破壞性使用甚至無法使用,造成設備快速老化。第五,固定資產后續監督管理不嚴。固定資產毀損、報廢、調撥、變賣、轉讓時,不按規定及時向主管部門或同級財政、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報告,并履行審批手續,存在隨意出售、轉讓、核銷現象,且有些單位處置金額也相當大。

單位應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提高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自覺性加大領導重視力度。領導要重視管理機構的設置和人員培訓,積極支持并指導其工作,要統籌安排固定資產的購置,避免重復購置,充分利用現有設備提高現有設備的利用率,單位上下級應加強溝通,從本單位的實際出發,購置單位實際需要的設備。明確有關責任人的職責范圍,定期考核責任履行情況。加強單位內部的控制制度,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機制。加強資產管理員的管理意識,提高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單位應組織人員學習專業的管理知識,提高業務水平,規范賬務處理,做好固定資產基礎管理工作,保證賬賬相符、賬實相符。完善資產管理機制,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嚴格遵守并規范執行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固定資產報廢、調撥、變賣,堅持按規定及時向主管部門或財政部門辦理申報,并履行審批手續,如實進行資產核銷。同時外部監督部門應該加強監督力度,切實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購置、增減、租賃的監督,把固定資產的真實完整和保值增值作為經常性監督的重點,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原因,制止資產流失。

四、固定資產購置經費不足,導致資產不能及時入賬,形成賬外資產

固定資產的購置經費一般來源于財政撥款和單位自籌的資金。財政撥款資金一般為有限金額,特別是大型項目的建設。單位自籌資金對于一些單位而言存在一定困難,單位在建設大型固定資產時不能及時的籌集資金,導致項目的工程款不能及時的支付,項目竣工后不能及時的登記入賬,長期游離于賬外,極易造成資產的流失,有的項目完工投入使用數年,仍為登記入賬,造成嚴重的賬實不符。

在建設大型項目時尤其是基建項目,財政部門應加大對單位的財政撥款,大力支持單位是基本建設。單位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建設購置相應的固定資產,多渠道的籌集資金最大程度的滿足項目購建的需要。在購建項目前,應合理的編制預算情況表,在實際購建時應嚴格按照預算報表的規定執行。完工后應及時辦理竣工決算手續,及時登記入賬。

綜上所述,行政事業單位應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建立建全相關的管理制度,各個環節的制度應緊密結合起來,才能克服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陷,防止固定資產的流失。固定資產的核算方法應根據實際情況做一些適當的變更,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體現資產的真實價值。(作者單位:浙江商貿學校)

參考文獻:

[1]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財政部令第36號)

[2]何保東.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措施.經營管理者.2009(05).

[3]白玲.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商業經濟.2009(01).

猜你喜歡
固定資產事業單位管理
棗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盡棄
加強和改進事業單位人事管理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立探討
事業單位中固定資產會計處理的優化
消防部隊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中小企業固定資產核算與管理問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