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PP達成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2016-06-17 08:19張凱
2016年15期

張凱

摘要:2015年10月5日,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12個國家已成功結束“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TPP)談判,達成TPP貿易協定。這個事件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極大的轟動,然而TPP的談判中國至今是被排除在外的。如今擺在中國面前的現實問題是是否加入TPP。在當前中國的形勢下,TPP協定的達成又會對中國經濟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本文從對外直接投資的角度,用實證研究的方法,分析現階段中國與TPP各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對中國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并從對外直接投資的角度分析TPP達成給中國經濟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本文采取的樣本是TPP12個國家中,日本、美國、新加坡、澳大利亞、新西蘭、越南這六個國家。

關鍵詞:TPP;對外直接投資;中國經濟;經濟增長

一、TPP成員國對中國的FDI規模對中國經濟影響的實證分析

(一)理論模型和數理框架

本文運用的理論模型是索洛經濟增長模型。

(二)變量設置與數據選擇

本文采用中國統計年鑒2001年到2014年的相關統計數據,其中經濟增長以國內生產總值GDP來衡量,以Y表示;勞動力投入以當年的實際就業人數來衡量,用L表示;TPP各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以F1表示,其他國家對中國的FDI用F2表示,國內資本用K表示,參考社會固定投資數據并進行相應處理。以上數據均換算為統一的貨幣單位:人民幣。

(三)最小二乘法分析

本文對數據的分析采用Eviews8.0軟件,在對參數估計前,首先分別對國內生產總值GDP、勞動力的投入、TPP各國對中國的FDI、其他國家對中國的FDI、國內資本進行取對數的處理,分別以lnY表示國內生產總值、lnL表示勞動力投入、lnF1表示TPP各國對中國的FDI、lnF2表示其他國家對中國的FDI、lnK表示國內資本。

結果顯示,從整個模型來看,擬合優度達到了0.99,模型本身非常顯著,TPP國家對中國的FDI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影響在5%的顯著水平下。說明TPP各國對中國的對外投資對中國的經濟增長有著一定的影響。由于D.W.=1.744>p=1,所以存在正相關性。

(四)協整關系檢驗

對于同階單整I(2)數據,可以用Johansen方法檢驗他們之間是否具有協整關系。對數據F1和Y進行檢驗。首先,對數據Y和F1進行殘差提取,得到殘差序列,然后對殘差序列進行平穩性檢驗。結果如下:

由圖上結果可知,殘差數列在5%的顯著水平下是平穩的,因此數據F1和Y具有協整關系。

(五)檢驗結果的分析

上述分析的結果表明TPP各國對中國的國際直接投資與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存在著長期關系,國民生產總值與TPP各國對中國的國際直接投資存在正相關關系,TPP成員國對中國的FDI促進了中國經濟的增長,但這種對經濟的增長有滯后效應。

四、結論分析

TPP各國對中國的國際直接投資為什么會促進中國的經濟增長?下圖是TPP各國歷年對中國的國際直接投資規模。從圖中可以看出,TPP成員國對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在總體上呈上升趨勢,但隨著TPP協定的達成,這個趨勢可能就會被打破。

TPP協議中所包含的12個國家其中有6個是發達國家,包括世界上現在最大的發達國家——美國。下圖是2013年TPP各國對中國的國際直接投規模。從圖中可以看出,中國對于TPP各國外商直接投資的利用主要集中于發達國家。

發達國家的FDI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促進中國國內的技術進步

中國雖然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但在技術方面仍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存在不小的差距,這就是所謂的技術勢差。由于發達國家與中國的技術勢差存在的必然性,當發達國家在中國進行對外直接投資時,就會形成技術擴散和技術轉移,使得中國國內的技術進步得以實現。而技術進步最終會表現在經濟方面的增長。美國的大型跨國公司比較集中的行業依次為電子、汽車、通信設備、機械、電氣和化工,多數集中為技術行業。對中國的技術進步起到了明顯的作用。

第二,對中國貿易結構的改善

根據要素稟賦論,中國引進外資會引起國內市場上資本、勞動等要素比例的改變,從而使資本、勞動等的要素價格發生改變,引起商品成本的變化。會使中國國內的比較優勢產品發生變化,從而引起中國貿易結構的變化。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對中國直接投資的主要特點是直接投資帶動高新技術的輸入,表明中國在引進直接投資的同時引進了先進技術,使中國的貿易結構正在從勞動密集型行業向資本密集型行業進行轉變??傮w來說,發達國家的FDI對優化了中國的進出口貿易結構,對中國的經濟也會產生不小的影響。

五、TPP達成對中國FDI的不利影響

TPP所達成的協定最核心的內容是關稅的減免,這將導致TPP各參與國不僅會在傳統領域進行互利合作,對于非傳統領域的一些問題也能通過各國間的談判來達成共識,從而促進各國貿易的發展。TPP協定為各參與國設置了很高的市場準入門檻,而這些門檻恰恰是有利于發達國家的貿易需求,不利于發展中國家的貿易發展。TPP是以亞太為中心進行發展壯大的,對中國的發展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

第一,在上文的實證分析中,我們得出了TPP各國對中國的國際直接投資對中國經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TPP協定的達成不僅會使亞太地區的發展趨向一體化,也會使中國相對于TPP各國的優勢大大減弱。并且隨著中國產業結構的轉移,中國生產的勞動密集型產品逐漸減少,中國逐漸失去勞動力的比較優勢,TPP協定由于具有高門檻的特點,在知識產權、勞工等一系列方面提高了進入標準,限制了原產地,中國沒有加入TPP,喪失了出口優勢,很難再像過去那樣以大市場需求來吸引外資。

第二,TPP協定最核心的內容是對關稅的減免,成員國之間進行貿易享受較低的關稅,這樣就會使商品的價格降低,擁有更加自由的市場。然后中國不是TPP成員國,無法享受關稅減免的待遇,中國的商品價格會比TPP成員國價格要高出不少。從而喪失了價格優勢。進而說明了在TPP成員國進行投資的成本會低于中國,因此,會導致中國引進FDI的規模減少,不利于中國經濟的發展。

第三,TPP協定是美國實現在經濟上重返亞太的重要戰略,美國拉攏中國以外的亞洲其他各大經濟體,積極進行TPP談判,將中國拒之門外,嚴重影響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并且對于TPP成員國來說,各種優惠條款使得他們認為美國是比中國更有優惠的強潛力市場,使得中國在進出口方面遭遇壁壘。從而使中國引進外資減少。對中國資本流入產生不利影響。

第四,TPP協定的核心之一是服務貿易自由化,TPP協定的達成必然會對中國國內服務業形成巨大的沖擊。而TPP高標準的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以及投資爭端解決機制也將會限制中國對外資的控制和相應的處置能力。

六、政策建議

(一)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深化改革,以適應TPP的高門檻

中國經濟的長足發展離不開經濟結構的調整,中國現階段的經濟增長主要還是依靠出口和投資拉動,產業結構失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產能過剩嚴重。中國在今后的發展中,必須通過調整產業結構來提升經濟效益和改善投資與消費比例,有效地推進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TPP的高門檻為其成員國搭建了一個良性競爭的貿易平臺,但同時也對中國經濟提出了高要求。對產業結構的調整是中國亟需解決的重大問題,同時中國在知識產權、環境保護等方面十分薄弱,中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必須要求深化改革,包括對國有企業市場化的改革和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

(二)加強自貿區建設和“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

自貿區的建成對中國戰略意義重大,自由貿易區的設立表明了中國也希望實行高標準的投資準入原則,從而創造更好的FDI的投資環境來吸引外資的流入。而且自貿區的建成也加快了推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進程。所以加強對自貿區的建設可以有效的抵制中國不加入TPP帶來的負面影響,緩解TPP帶來的出口轉移效應。在今后的發展中,應加大自貿區在市場準入、服務貿易以及投資等方面的開放力度,促進自貿區向高標準的方向發展。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一帶一路”的建立旨在加強中國與友好鄰國的經濟交往與為沿線國家帶來實際利益。通過“一帶一路”戰略,可以將中國與絲路經濟帶的國家的發展和建設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促進國內外經濟的發展,實現共贏?!耙粠б宦贰睉鹇缘膶嵤橹袊鴧^域經濟一體化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戰略規劃,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抵消TPP協定對中國經濟產生的沖擊。(作者單位:中央民族大學)

參考文獻:

[1]金夏中.袁佳.張薇薇.TPP對中國的挑戰及中國的選擇,2014

[2]吳淑鑫.從“一帶一路”看中國的TPP應對之道.對外經貿,2014

[3]夏先良.中國“一帶一路”與美國TPP在全球貿易規則上的博弈.經濟研究,2015

[4]盛斌.美國視角下的亞太區域一體化新戰略與中國的對策選擇.南開學報,2014

[5]方凱,陳新華.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技術進步的影響.科技管理研究,2010

[6]曹偉.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2005

[7]錢偉聰,付曉宇.跨太平洋關系協議對我國外商直接投資的影響.國家林業局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

[8]張為付.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與經濟發展水平關系的實證研究,2008

[9]張為付.國際直接投資的比較研究,2008

[10]孫曉霓,劉晴.TPP對我國對外貿易和投資的影響及對策,20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