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我國股票期權會計問題及對策

2016-06-17 08:48楊舒儀
2016年15期
關鍵詞:股票期權確認公允價值

楊舒儀

摘要:股票期權制度的興起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它是一種能有效處理簽訂 “委托—代理”契約時存在的問題的立新制度,理論上屬于酬勞和風險相吻合的激勵制度。我國引入股票期權是在20世紀90年代左右,由于股票期權在我國剛剛開始推行,在我國仍處于發展的初期時間段,與國際慣例仍不能很好地銜接上。本文通過對股票期權的相關會計問題進行了細致的探討,剖析了現有狀況下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完善的意見,希望能夠推動我國股票期權制度平穩發展。

關鍵詞:股票期權;確認;計量;信息披露;公允價值

股票期權制度是一種能有效處理簽訂 “委托—代理”契約時存在的問題的立新制度,是酬勞和風險相符的一種激勵機制。我國許多企業從90年代也開始引入了這一制度,由于我國在這一方面的起步不算太早,關于股票期權會計方面的研究,我國的研究進度沒有及時跟上時代的需求,滯后于一些西方國家,并且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在實踐中的不斷摸索創新,我們對會計準則有了進一步更深層次的要求,需要對其進行更多行之有效的改革和補充。

一、股票期權會計相關理論概述

(一)人力資本理論

舒爾茲指出,人力資本是在保健、教育以及培訓等地方的支出所形成的資本。異質型人力資本是一種稀缺性資源,它的產權個性決定了其產權酬勞必須是一種“剩余索取權的激勵報酬”。人力資本的擁有者利用股票期權參與到剩余索取權分配中,從而達到人力資本所有者與實物資本所有者能夠共享剩余索取權的目的??梢赃@樣說,這一制度能夠有效激勵人力資本。因此,股票期權制度的出現證明了人力資本的產權價值。

(二)委托—代理理論

委托人賦予代理人一些決策權并代委托人進行一些經濟內容,并建立起契約關系。委托-代理理論這一理論的本質決定了經營者和所有者存在信息的不對稱,信息具有不確定性,可能會導致企業實際經營者偷懶的情況產生,會出現例如“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等現象的存在,會具有一定的風險性。

(三)激勵理論

股票期權激勵的含義是由公司產權的擁有者向其高層人員授予的在約定時間里根據給定的價格購買一定數量的本企業股票的一種權利。股票期權激勵它屬于金融衍生工具。股票期權激勵承擔一定的風險,讓公司高層人員享有一定的剩余索取權,通過這種方式達到激勵公司高層人員的目的。所以,股權激勵可以起到有效幫助解決委托—代理關系的目的。因此,給予高管一定數額的股票期權激勵就有了理論依據。

根據上面對三個理論的介紹,如何對代理人進行激勵,我們已經發現必需設計制度來達到目的,從而減少代理開支??梢赃@樣說,委托代理理論、激勵理論、人力資本理論三者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股票期權的不斷演變正是以這三者為理論基礎而產生的。

二、股票期權會計確認與計量

(一)股票期權會計確認問題研究

我國對股票期權會計確認一直存在爭議,主要是以下的兩種理念比較引人關注:第一種觀點是利潤分配觀。第二種觀點是報酬費用觀。這兩種觀點的爭議就在于股票期權是否應當費用化。

將股票期權作為費用列支這一行為是合理的。股票期權實質上是在“兩權分離”的狀況下為激勵運營者和職工為企業經營狀況和發展趨勢而賦予的一項薪酬。在授予時,依照配比的原則,企業因得到服務,因此以股票期權的方法來支出酬勞。這么做的目的在于能夠讓股東及時有效地評價公司現有的激勵機制的運行,并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企業和個人的稅收情況。

(二)股票期權會計計量問題研究

就股票期權會計的計量屬性而言,主要有以下四種形式,它們分別是歷史成本、最小價值、公允價值以及內在價值。

第一種方法是按內在價值法進行會計計量。內在價值法無法表現出股東放棄股票先買權而損失的股票溢價的支出。這種方式將股票期權的價值低估,以至于完全忽略了股票期權的時間價值。

第二種方法是按公允價值法進行會計計量。公允價值是計量屬性的新發展。它是指交易雙方在不受外部干擾的、平等開放的市場中,自愿達成交易的價格。股票期權的公允價值是股票的內在價值以及實際價值的總和。綜上所述,選擇公允價值作為股票期權的計量屬性更為符合實際情況。

三、我國股票期權會計存在的問題反思

(一)股票期權會計信息失真

股票期權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點。首先是我國公司對于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不是那么的在意,公司里沒有形成一個關于股票期權會計處理的完整體系,也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監督體系。其次是我國當前會計制度里存在一些顯而易見的破綻,就像前面提到的對于股票市場價格的依賴,沒有從現實情況出發,不能及時了解股票期權的數量并對其進行及時的會計處理。如此,部分公司就可以利用這一點來操控財務,來粉飾自己公司的財務情況從而迷惑大眾,這些情況很大程度上會導致股票期權會計信息失真。

(二)股票期權會計信息披露的不足

股票期權會計信息披露存在不足。我國現階段的披露信息較為粗糙簡單,并不在意披露資本公積和股本的影響信息,只注重披露股票期權對費用的影響股票期權會計信息的披露方式不統一,披露秩序也不一致,披露也沒有統一的制度;公司對股票期權會計信息的披露同樣沒有一定的深度,只浮于表面的披露。

(三)與股票期權會計相關的稅收征收問題

從以往的稅收法律里可以發現,由于期權計劃繁多,迄今為止仍然沒有專門對股票期權這模塊進行詳細的稅收要求,這就導致稅務問題的復雜性。首先,在納稅環節,上繳個人所得稅的時候,在股票轉讓的環節,一旦股價發生大幅度的下浮的情況,持股人會承擔相當大的損失。并且由于我國稅收法律中的概念不清,許多人還不確定哪些項目應當申報。并且對于股票期權所得來源地沒有具體的條文約束,導致稅收流失嚴重。一些員工沒有認識到股票期權和股票的區別,以為不用納稅,而我國法律同樣沒有具體規定,造成了漏洞。

四、完善我國股票期權會計的建議

(一)改進實施股票期權制度的環境

在我國目前大經濟環境下,我國的金融市場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例如我國股票市場的法律沒有那么的健全、對于市場的監管程度和力度也不到位、虛假交易、利用認為操縱股市的情況時有發生,而且對于一些中介機構也沒有明確的法律制度來約束它們。因此,如果要進行股票期權的運用應當對股票期權的確認、計量和信息披露等各個方面加強監管和稽查。

(二)明確股票期權會計披露的原則

關于股票期權會計信息披露的爭議這一問題,我覺得必須按照企業的經營狀況來明確一些要求。明確內容必須是真實、詳盡、可靠、有效的。會計信息披露,它是每一家上市公司必須盡到的責任,同樣是確保企業投資者的利益的重要基礎。

(三)完善相關的稅收政策

我國稅務部門對于我國關于股票期權的稅收規定不明確這一問題應當引起高度的關注。該漏洞可能會帶給國家巨大的稅務流失。完善我國股票期權稅務規定,應當明確以下幾點:首先必須界定清楚股票期權的定性問題,此外,應當科學設定納稅環節。明確收入來源地。對于股票期權的持有者而言,有了規范的稅收規定,持有者能夠依照法律制度,根據法律要求上繳個人所得稅,并且依法申報繳納流程。這么做充分體現了我國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從而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經濟環境。(作者單位:南京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會計司編寫組.企業會計準則講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79-156

[2]劉 波.我國股票期權會計問題探究[J].學術問題研究,2011(O1):11-17.

[3]牛麗云.股票期權會計處理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2:15-16

[4]張政媛.淺析股票期權公允價值的確定和會計處理[J].當代經濟,2014(9):25-26

[5]陳志軍.股票期權稅收優惠政策的國際研究和借鑒[J].揚州稅務學院學報,2003(12):13-15

猜你喜歡
股票期權確認公允價值
股票期權激勵機制在我國的發展狀況
股票期權激勵機制在我國的發展方向探析
論大數據對會計計量屬性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