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閩臺旅游業合作制約因素及其化解

2016-06-17 18:37陳蘭東
2016年15期
關鍵詞:化解閩臺制約

陳蘭東

摘要:閩臺旅游業合作是閩臺產業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閩臺旅游資源的同質同構現象、福建旅游產品品牌不突出、國內外競爭加劇、旅游產業結構不完整、缺乏專業人才等都制約著閩臺旅游業的交流。要化解制約因素應整合閩臺兩地旅游資源、開發福建品牌產品、打造旅游數字化平臺、優化旅游產業結構、培育閩臺旅游專業人才,使閩臺旅游業合作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閩臺;旅游業;制約;化解

閩臺旅游業是在對外開放的政策下發育起來的,以旅游目的為特征,以入境旅游為主體,以福建臺灣兩地為依托,以團隊路線產品為主要運行方式,以向旅游者提供服務,從而獲取經濟與社會效益建立旅游產業體系。[1]閩臺旅游業的合作從發展進程上看,臺灣和福建的旅游業都處于轉型期,研究此時期閩臺旅游業合作的發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社會意義。

一、相關研究文獻綜述

第一,對旅游資源的研究。陳健平立足旅游合作的基礎和條件,提出基于旅游資源整合的產品開發,建立有序的戰略機制。[2]孟鐵鑫從新形勢下福建對臺旅游發展SWOT分析,提出地緣、血緣、佛緣等有利優勢。第二,對旅游制約因素的研究。[3]李金榮,張向前指出閩臺旅游業合作受福建環境和臺灣政策影響,提出閩臺旅游業合作機制。[4]劉丹,李勇泉指出閩臺旅游業合作障礙主要是政治因素、閩臺互動失衡和國際市場競爭三方面。[5]第三,對旅游合作戰略和對策的研究。劉丹、李勇泉分析了影響閩臺旅游合作的主要障礙因素,并提出促進閩臺旅游合作的戰略構想以及具體路徑。[5]陳秋華,宋明,曹輝指出福建旅游業的發展應加強科技創新,深化管理體制改革,推進企業經營機制創新。[6]

從上文研究內容及局限性可以看出學者們對論述的側重點不盡相同,論述的方法也多種多樣,這反映學者們尚缺共同的意識,同時也反映閩臺旅游業合作這個課題研究的可行性,多樣性,尚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二、閩臺旅游業合作概述

(一)閩臺旅游業合作發展的特點及現狀

1、臺胞來閩旅游的總人次逐年遞增。福建省作為中國第一僑鄉,是很多港澳臺同胞的故鄉,是境外游客來中國游的主要目的地。閩臺兩岸空間接近,文化相近,其中臺胞已成為福建入境旅游市場的主要客源。1988年以來,臺胞來閩旅游的客量總體人次區域穩定。閩接待臺胞數占全國接待臺胞數的比重也逐年上升,臺灣同胞已經成為福建省入境旅游的主要客源。2.臺胞接待大陸游客的數量逐年遞增。自2008年閩臺互通關系進入雙向交流以來,合作規模不斷擴大,從初期的探親慢慢轉變到會議交流、文化交流、商務溝通、觀光等方向發展。臺灣接待大陸游客的數量在不斷遞增,閩臺兩地互為客源市場。

(二)閩臺旅游業合作的有利條件

1、區位優勢獨特。福建省位于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位于臺灣海峽西岸,介于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這兩個國內最發達的經濟核心區域之間的適中位置,靠近香港、澳門、東南亞等地,是運營資本最發達的省份之一,交通方式多樣,與各地的交流也比較方便。福建省與臺灣省,距離很近,中間只隔一條臺灣海峽,所以只要政策允許,航運方便,兩地之間的往來非常容易,所需時間很短。

2、淵源關系深厚。血緣相親、文緣相承。閩臺兩地血緣相連,資料顯示,約有80%的臺灣人民祖籍在福建,約有1800萬臺胞的根在福建,閩臺人民有著共宗共祖的血緣關系。福建是中國第一僑鄉,是臺胞主要的祖籍地。閩臺兩地文化不斷交融形成閩臺文化,閩臺至今仍然傳承了相同的語言、民俗、戲劇、宗教信仰等。

3、旅游資源豐富閩臺兩地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生物物種呈現多樣性,這是緣于地理位置影響。兩地緯度接近,都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天高溫多雨,冬天溫和少雨,氣候宜人,適宜居住。兩地的濱海旅游資源豐富。

三、閩臺旅游業合作的主要制約因素

(一)閩臺旅游資源同質同構

福建與臺灣同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形都以山地為主,地質構造相近,所以自然風貌有很大相似性,存在同質同構現象,這成為制約閩臺旅游業合作的因素之一。

(二)旅游產品品牌不突出,層次較低

盡管閩臺兩地有獨特的區位優勢,相似的人文環境,又有政策支持,具備一定的天時地利人和,但是福建省本地的旅游業產品單一,層次不高,給閩臺兩地旅游業的交流合作帶來很大的局限性。

(三)國內外旅游市場競爭加劇

地處長三角和珠三角的中間的閩臺旅游合作區,也正趕上國際旅游業的蓬勃發展時期,福建旅游業面對這樣的競爭對手,競爭時期,競爭優勢很弱。周邊國家的旅游業發展已經進入成熟階段,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是極具競爭力的對手。在這樣的特殊時期,特殊地理位置,國內國外旅游市場競爭加劇的階段,制約了閩臺旅游業的合作和發展。

(四)旅游產業結構不完整,缺乏專業人才

福建旅游產業結構還不夠完整,吃的、住的、玩的、買的等還沒有形成產業鏈,都比較分散。旅行社、旅游飯店則多數都存在一定的問題,使得游客在食、住等方面沒有很可靠的保障。從產業人才結構看,旅游方面缺乏專業人才。專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整個旅游業的發展。

四、促進閩臺旅游業合作的對策建議

(一)同質互助,異質互補,整合資源,提高效益

閩臺旅游業自然資源接近,人文環境相似,存在較為明顯的同質同構現象,要化解這樣的制約因素,就應該遵從同質互助,異質互補的原則,對旅游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從而提高合作雙方的效益??梢岳缅e位競合原理,在旅游產品開發上避開定位與形式上的雷同,避免針鋒相對的競爭,進行資源互補。福建則可以設定在中低端消費市場上。

(二)打造品牌產品,提高福建旅游產品品質

閩臺兩地的自然資源優勢對比上,福建省大多居于弱勢。為了化解這種處于弱勢的情況,福建省對旅游產品的要求應提高,保證旅游產品的質量,打造屬于自己的黃金品牌。改善福建旅游產品單一結構。加強旅游項目檔次升級,種類豐富,提高旅游服務水平。培育適應市場需求,具有競爭力的旅游產品系列,豐富產品種類,提高產品層次。

(三)開發閩臺旅游數字化平臺

開發旅游數字化平臺可以減少讓旅游消費者應用高科技在交易中有效規避風險,能讓消費者在短時間內取得比較結果。數字化平臺還可以讓旅游消費者與旅行社進行有效溝通、良性互動,能滿足個性需求,也能提高旅行社的經營效益,數字化平臺大大提升了交易效率。

(四)優化旅游產業結構,培育閩臺旅游專業人才

優化閩臺旅游產業結構應先以政府為第一合作主體。其次,應協調主導產業與關聯產業之間的關系。讓旅行社起帶頭作用,連接起其他產業,形成產業鏈。最后,應加強旅游企業的集團化。優化旅游產業結構,閩臺旅游專業人才的培育,首先可以聘請較為成熟的臺灣旅游業界的專業人士作為福建旅游發展的顧問,互相交流旅游資源開發的經驗和管理心得。(作者單位: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

參考文獻:

[1]陳怡寧,張輝.兩岸旅游合作趨勢與發展對策[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報,2009,(167):30-34

[2]陳健平.新時期閩臺旅游合作發展戰略思考[J].福建商業高等??茖W報,2010,(01):56-61

[3]孟鐵鑫.新形勢下福建對臺旅游發展的SWOT分析及戰略對策[J].桂林旅游高等??茖W校學報,2006,(01):36-39

[4]李金榮,張向前.ECFA框架下閩臺旅游業合作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2013,(08):17-20

[5]劉丹,李勇泉.閩臺旅游合作的戰略與路徑探析[J].旅游研究,2009,(04):19-22

[6]陳秋華,宋明,曹輝.福建旅游產業經濟增長機制構建研究[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02):116-119

猜你喜歡
化解閩臺制約
閩臺巾幗館武夷“茶博會”驚艷亮相
木柵鐵觀音 百年閩臺緣
陳秀容 牽手姐妹 馨潤閩臺
班主任如何化解班干部和其他同學之間的矛盾
臨安市五措并舉破解土地要素制約
我國會計電算化實施的制約因素分析
村民自治的制約因素分析
鄭成功與閩臺民俗
健康卡推進受多方制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