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解決于課堂”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2016-06-18 18:12張逢象
成才之路 2016年15期
關鍵詞:課堂展示學習小組合作學習

張逢象

摘 要:桂洲中學進行以“學案引領,自主探究,為教而學”為核心的教學改革以來,課堂教學方式由知識傳授向問題導學轉型,由教本走向學本,教師角色由“演員”走向“導演”,教學形式由舞臺式向小組合作學習轉型,而且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在穩步提高,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思想和新課程改革理念的重要性。課堂教學發生了本質性變化,學生學得開心,教師教得快樂,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智慧導學,從整體效果來看,新課改實現了階段性的顯著成效。

關鍵詞:新課改;自主學習;課堂展示;學習小組;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423.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5-0094-02

一、對新課改的認識

教師曾試著想用簡潔又準確的幾個字來概括本次課改的內涵,但思考許久也沒能實現,只好暫時概括為“學案引領,自主探究,為教而學”。同時,教師們通過參加新課改的各種培訓,已經認識到課改的重要性,在這里為大家提供一些數據來說明課改的必要性和課改帶來的成效。

從數據可以出,教師帶的2012屆高三(1)班有7位同學入校時超過容山中學的分數線,而2015屆(1)班只有4位同學入校時超過容山中學的分數線,從一個側面說明了2012屆(1)班的生源好于2015屆(1)班。從表1可以看出,采用傳統教學的2012屆(1)班在“廣州一?!?“廣州二?!睍r各科平均分幾乎都低于區平均分,有些科目還低得比較多。但從表3可以看出,2015屆(1)班課改后,所有科目都已超過或接近區平均分,物理、生物甚至超過區平均分十多分,可以看出課改的顯著成績。

從表3可以看出2015屆(1)班在經過一學期課改后比課改前各科成績都有了很大進步。例如,英語課改前(1)班比區平均分低8.4分,課改后只比區平均分低2.1分,生物課改前(1)班只比區平均分高1.2分,課改后比區平均分高了9.6分,物理課改前一班只比區平均分高5.8分,課改后比區平均分高了16.2分。從區排名來看,每科的名次都有提前,英語進步了4名,化學排第6名,物理、生物已排到了區第5名。

教師一直認為“改革就會先退步”的改革是偽改革,不切底的改革才會這樣,一直想打破“改革先會使成績退步”的觀念,以上的數據完全地顛覆了這種觀念,而且取得了比教師預想的更徹底的進步,這就更堅定了教師改革的信念。從表4中可以看出,1班、9班和10班這3個班因為物理課課改進行得更徹底和更堅定,取得的進步就更大。

二、自主課是新課改的基礎和根本

學生在學案引領下的自主學習課,這種課要求學生認真讀書、獨立思考,教師觀察指導,自主課目標是學生獨立完成學案中70%以上的問題。自主課是否成功,以學生寫出自己滿意的學習報告,教師確定展示課上的教學設計為標志。

1. 自主課學生活動

學生可根據學案,自主學習探究,閱讀課本,查閱資料,獨立思考,完成學習報告。學生自主不能完成的問題,可通過組內、組間合作學習來完成,如果仍然有不能完成的問題,留待展示課解決。

2.自主課教師活動

在學生先做的過程中,教師們千萬不能閑著,這個時期應該是教師最辛苦的時期。在此期間,教師應該走到學生當中,巡視、觀察、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實踐證明,教師認為不需要講解的內容,學生中仍存有問題;教師認為的某些難點,學生反而能夠做出。學生經過讀書、討論仍然不能解決的問題,就是教師要重點引導的部分,但要注意教師的引導不等于其在臺上講解。自主課上,教師在學生“做”的過程中進行細致觀察,確定重點引導的內容。

三、展示課是新課改的核心和高潮

教師在學生展示的過程中,應耐心地傾聽學生見解,積極引導學生展示,對學生的展示進行恰當的點評。同時,引導學生能在展示課上把自己的疑問能告訴大家,向師生尋求問題的答案,不管這些問題對教師來講是多么的簡單,只要是學生真正提出的都是極有價值的。如果學生能在課堂上為其他學生解決問題,不論其解決的方式如何,也不論其解決是否正確,都是進一步的展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能產生新的問題,這就是課堂的新生成問題,新生成的問題越多,反映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越高。如果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生爭論,這就是最精彩的展示,學生就是在不斷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步的。向學生灌輸知識,用題海去難為學生,最終只能使學生厭學。學生的口頭展示有無價值,一看他是否能夠脫稿,二看他是否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三看能否引起其他學生共鳴。脫稿、限時、引起其他學生共鳴,是真展示的三個必要條件。

而且學生們能把自己的觀點、方法、疑惑經過充分的準備,用文字寫成一個學習報告,本身就是一種極好的展示,說明學生已經會主動探究。如學生能真正主動地去探究世界,則可以斷言學生的學習已經不是問題,考試成績對他們來說只是學習的副產品了。

讓學生展示,可能暴露出很多問題,討論質疑可能占去一定時間,教師們原先設計的內容可能沒時間完成,這都不要緊。學生沒有完成教師原來設計的內容,正好說明教師原先的設計與學生的實際情況不符。教師的任務是完成學生的學習任務而不是完成教師的任務,絕不能強迫學生去完成教師“教”的任務。

本人自2002年大學畢業一直在高中一線教物理,在這期間,學校課改可以說從未間斷過,如分層教學等。但一直以來,學生的這個學習主體僅僅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和口頭上的外顯理念,部分教師在課堂獨霸發言權,以師代學,這樣學生是無法主動的。因此,教師只有把發言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去質疑、去釋疑、去思考,在努力后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才能使學生產生“我要學”的想法,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經過一個學期的實踐與探索,有以下幾點思考。

1. 教師給學生一個平臺,學生還給教師一個驚喜

記得在新絳中學聽課時,很為新絳中學的學生的好學而感動,為新絳中學學生的展示才華而折服,當時我心想我們的學生什么時候能像他們一樣啊,我當時都想成為他們的老師??!現在,我自豪地告訴大家,我們的學生一點也不比新絳中學的學生遜色,我們的學生甚至做得比他們更好,我也不再想去新絳中學上課了。在我們的展示課上,難道您沒發現我們的孩子們竟然也是這么的聰明和優秀嗎?您沒鼓掌和感嘆嗎?

2.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處寶藏,等待我們去發掘

課改前,一些教師擔心同學們展示時只有一部分人展示,沒展示的學生能會嗎?普通班的學生能展示嗎?只要教師耐心引導和鼓勵,不管重點班還是普通班的學生,都會得到良好的發揮和優秀的展示機會,而且有些問題比教師講解用的時間都短、都精彩。對于那些經常說錯的學生,也要不斷給他們機會和鼓勵,使他們展示的積極性不減。慢慢地,學生的思路會越來越清晰,表述也逐漸流暢了。

3. 展示課上很輕松、很開心

教師就像在欣賞一部由自己精心編導的大戲,很多時候都會為學生的精彩表演而喝彩。同時,教師也能騰出更多的精力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了。

4. 在學生展示的這段時間內,學生們與老師走得近了,師生關系更融洽了

師生之間沒有任何等級差別,沒有任何隔閡,把講臺完全還給了學生,教師只是坐在其中的一員,同他們一起傾聽、質疑。

四、結束語

總之,只要教師們用改革的眼光,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勞,同心協力,總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改革就是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也正是改革的魅力所在。改革讓教師發現不足,改革讓教師成熟并和學生一起進步。

參考文獻:

[1]李桂萍.學案導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4(04).

[2]郭慧云.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實踐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

[3]肖淑如.高中數學教學中用學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究[J].中學數學研究,2010(07).

[4]劉筱莉,仲扣莊.物理學史[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5]孟慶男.基于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J].遼寧教育研究,2007(12).

[6]陳燕,王祖浩.高考實驗題“絕對難度”評估工具的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3(02).

[7]陳玉琨,等.課程改革與課程評價[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猜你喜歡
課堂展示學習小組合作學習
“七化”構建學習小組追求高效思想品德課堂
淺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
構建學習小組提高課堂效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