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獨是人類無法擺脫的困境

2016-06-21 09:58王嘉勵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年11期
關鍵詞:孤獨困境

王嘉勵

【摘要】卡森麥卡勒斯是20世紀30年代著名的美國女作家,是美國南方文學派的代表人物。她的作品以塑造怪誕畸形的人物形象以及展現人性中的孤獨而聞名于世?!秱目Х瑞^之歌》可以說是卡森麥卡勒斯的代表作。小說描寫了美國南方小鎮上發生的一個古怪又令人傷感的愛情故事。通過主人公之間的一段三角關系刻畫出人和人之間不可逾越的冷漠和矛盾,以及人性中無法克服的孤獨性。在作品中,卡森麥卡勒斯以其獨特的南方視角,表現出現代工業化進程中美國南方小鎮在經濟、人文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巨大變革,從而反映出身在其中的南方人之生活困境和思想變遷。

【關鍵詞】孤獨 困境 傷心咖啡館之歌

【中圖分類號】I712.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1-0225-02

一、孤獨產生的背景

(1)《傷心咖啡館之歌》的時代背景

卡森麥卡勒斯筆下的故事主要發生在二十世紀時的美國南方。在二十世紀前美國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是傳統的農業社會,種植業一直是其最主要的經濟模式。從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開始,以工業化、商業化為代表的現代經濟模式漸漸攻占了南方社會,摧毀了南方賴以生存的種植園經濟,將整個南方推入了現代化工業進程的洪流中去。

盡管開始了現代化先進的經濟模式,但是與美國北方相比,南方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中,并沒有占得優勢。在北方經濟蓬勃發展的同時,南方一直扮演著工業原料供應基地的角色,工業基本上被外地操縱,成為了新時期的國內經濟“殖民地”。在這種背景下,南方的小鎮比起南方的工業城市,則顯得更加貧弱。在這里,剛剛從種植園經濟中解放出來的人們又淪為了新經濟模式的奴隸,受到嚴重的剝削,生活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還處于相對貧困落后的狀態。

正是這樣的歷史時期和這樣的人們造就了與眾不同的南方文學。我們不難看出,在南方文學中,主人公們總是處于社會邊緣,被排斥在主流人群之外。他們甚至被賦予了身體殘缺或畸形的形象,以此加劇和主流人群之間的疏離感??ㄉ溈ɡ账乖凇秱目Х瑞^之歌》中,通過塑造身體畸形相貌怪誕的艾米莉亞小姐和李蒙表哥,放大人在始終無法找到歸屬感時的困境以及從中衍生出的殘忍心理。

(2)麥卡勒斯的坎坷人生

卡森麥卡勒斯,生于美國南方佐治亞州。十九歲開始構思小說,二十二歲時完成了她的成名作《心是孤獨的獵手》,從而成為了美國南方派第二代作家中的知名人物。隨后,她的劇本《婚禮成員》更使她贏得了普利策獎。1952年卡森麥卡勒斯創作的《傷心咖啡館之歌》使她的知名度又上升到了一個新高度,成為了她為數不多的作品中的代表性作品。

麥卡勒斯對人性細致入微一針見血似的觀察和剖析,以及她獨特的筆觸描寫都給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她作品的主旋律一直是孤獨, 之所以一生以此做文章,也是因為她那短暫又令人唏噓的人生歷程??ㄉ溈ɡ账箯男√熨x異稟,卻命運坎坷。她早年三次中風,29歲便癱瘓在床,并患上了嚴重的抑郁癥,身心飽受病痛的折磨?!皬乃觊_始,身體的不適和疼痛就是她生活的一部分。15歲時她得了熱風濕,但被誤診。之后經歷的三次中風,癱瘓后身體行動受到嚴重阻礙?!盵1]在如此病痛纏身的五十年短暫生命中,除了糟糕的身體狀況以外,曲折的感情經歷使她身心飽受折磨。麥卡勒斯與丈夫李維的婚姻一波三折,最后以李維的自殺結束,愛人之死給了卡森麥卡勒斯十分沉重的精神打擊。

說到自己的小說,卡森曾說:“在小說中發生的每一件重要的事情,都發生在我身上——或者終究會發生?!盵2]

的確,麥卡勒斯的作品中彌漫著的孤獨和淡淡的絕望的精神氛圍,都來源于她最真實的生活,孤獨和疏離,作為她人生的關鍵詞,始終貫穿在所有的作品中,融化于她生活的各個層面里。

二、《傷心咖啡館之歌》的孤獨

《傷心咖啡館之歌》中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一個住滿了工人的南方小鎮,鎮上最富有和能干的人是一個名為艾米莉亞、毫無女性特點的怪癖女子。而該鎮最英俊邪惡男子馬文·馬西竟然愛上了她,并下決心為她痛改前非成為一個好人。在一番努力過后,艾米莉亞與馬文結為夫妻。但沒想到這段婚姻只持續了十天,艾米莉亞就把自己的丈夫趕出了家門,從此馬文并再度淪為惡棍而鋃鐺入獄。 艾米莉亞則心懷滿意地回到了婚前平靜的生活狀態。

這種平靜直到有一日,一個自稱是她表哥的駝子李蒙來到了這個小鎮,而被打破。艾米莉亞小姐發現自己不可救藥地愛上了李蒙,并為了給他尋樂子而開設了鎮上唯一一家咖啡館。她生活上照顧他,精神上討好他,雖然李蒙對她并不鐘情,但艾米莉亞卻樂此不疲。六年后,艾米莉亞的前夫馬文回到鎮上找她尋仇,在咖啡遇到了李蒙。李蒙表哥被馬文邪惡的氣質吸引,百般獻媚,想引起馬文的注意。而馬文卻對李蒙拳打腳踢極盡辱罵。

在這樣一段新仇舊恨的三角關系里,衍生出了艾米莉亞和馬文的一場決斗。就在艾米莉亞和馬文在咖啡館決斗的關鍵時刻,李蒙背叛了艾米莉亞,協助了馬文將艾米莉亞打敗,并且二人伙同將艾米莉亞的財產一搶而空,還搗毀了她開設的酒廠和咖啡館,之后揚長而去。絕望的艾米莉亞隨后請來木工,將自家門窗全部用木板釘死,從此將自己封閉在了屋子里,過上與世隔絕的生活。小說以這樣一個怪誕的愛情故事,剖析刻畫了所有牽涉其中的人的人性特征,把人類共同的孤獨特性烘托到了極致。

若對這種孤獨仔細進行剖析的話,我們可以看到卡森麥卡勒斯在作品中刻畫這個主題時有一些常用的手法:第一,營造一個孤獨的公共環境,通過對公共環境中眾人的生存狀態和意識形態的描寫,營造出一種令人無法克服難以抗拒的孤獨感。

(1)公共場景中的孤獨氛圍

《傷心咖啡館之歌》中幾處公共場景的描寫。通過這樣的描寫,展現出小鎮的整體氛圍,以及生活其中的人們的生存狀態。

文章一開頭這樣寫道:“小鎮本身是很沉悶的;鎮子里沒有多少東西,只有一家棉紡廠、一些工人住的兩間一幢的房子、幾株桃樹、一座有兩扇彩色玻璃窗的教堂,還有一條幾百碼長、不成模樣的大街。每逢星期六,周圍農村的佃農進城來閑聊做買賣,度過這一天。除了這個時候,小鎮是寂寞的憂郁的,像是一處非常偏僻與世隔絕的地方?!盵3]通過開頭的這段描述,讀者可以清楚得感受到小鎮生活是單調而閉塞的,經濟并不發達,人們生活得十分貧弱。在整個南方進入工業化大發展的時候,像這樣的一個小鎮就像是處在邊緣地帶可有可無的人物,輕而易舉地就被世界遺忘了。

緊接著,作者描述了在這個荒僻的小鎮上主人公艾米莉亞小姐的居所模樣——“鎮中心全鎮最大的一座建筑物上,所有的門窗都釘上了木板,房屋向右傾斜得厲害,仿佛每一分鐘都會倒塌。房子非常古老,它身上有一種古怪的、瘋瘋癲癲的氣氛,很叫人捉摸不透是怎么回事?!盵4]我們發現,主人公艾米莉亞小姐是鎮子上最富有、最善經營的人,然而她的居所竟然是如此破敗荒頹,甚至給人一種恐怖的印象,這樣的描述如同在讀者胸口擊了一拳,動作不大,但力度和影響力足夠。短短幾行中,小鎮的疏離感被表現的淋漓盡致,同時還營造出了一種濃郁的神秘氣氛。

在《傷心咖啡館之歌》一書中,最重要的一個公共場景,就是艾米莉亞小姐為李蒙表哥開設的咖啡館。這個咖啡館是鎮上唯一的一個娛樂空間,這個娛樂空間里匯聚著鎮上的各類人等,麥卡勒斯通過對這個公共場景的描寫,再一次表現了小鎮居民的生活狀態,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她寫到:“在店里喝酒倒也沒有引起什么粗魯的舉止,恰恰相反,所有的人都彬彬有禮甚至到了過分拘謹的地步。因為這個鎮子里的人還不習慣湊在一起尋歡作樂。他們習慣的是集合在紡織廠里干活,否則就是星期天到郊外去舉行一整天的宗教集會——其本質確實讓你對地獄有一個新的認識?!盵5]由此可見,工廠的集體勞作和宗教集會并沒有帶給人們更多的交流和對彼此的了解,相反貧乏而單調的生活,讓人與人以及人與神之間的距離更加的疏遠。人際關系的疏離,和人對神的信仰的淡泊不禁躍然紙上。

但人不管身處何種境地,心中總免不了對生活充滿期待,這也是無法克服的特點,和人性的孤獨一樣。為了擺脫疏離和單調,越來越多的人來到了艾米莉亞小姐的咖啡館,他們在這里可以麻痹生活帶來的絕望和痛苦,暫時忘卻種種的不如意,并渴望在這里得到多一點點的溫存,因此在隨后的四年間,咖啡館的規模不斷擴大,最后變成了人們心中不可取代的神圣的地方——“咖啡館之所以在人們心中有地位,不僅僅在于它溫暖如春,裝潢美觀。它更有深遠的原因。這與這一帶過去沒有過的自豪感有關。為了理解這種自豪感,你必須先記住人們的生活是何等低賤。每一家工廠的周圍總是簇擁著許多人,然而遠不是每個家庭都有足夠的吃的穿的和油膩香辣的美食。生活也可以是想方設法使自己的生命維持下去的一個漫長的過程?!盵6]

平淡單一的時光很快過去,艾米莉亞的前夫馬文·馬西帶著復仇的心回到了小鎮上,并掀起了一場風波。作為小說的高潮部分,麥卡勒斯精心描繪了一場發生在咖啡館中的決斗。決斗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在艾米莉亞和馬文決斗時,她深愛的李蒙表哥竟然背叛了她,幫助馬文打敗她后,搗毀了她擁有的一切。那么在這至關重要的一幕里,麥卡勒斯筆下的公共場景又是如何呢?——在咖啡館里旁觀的人群開始疏散,他們“異常安靜,一個一個地離開了咖啡館……人們回到家中,把被子一拉,蒙住自己的腦袋。全鎮除了艾米莉亞小姐家以外,一片漆黑?!盵7]

看到這里,我們心中不免對小鎮的居民產生了極大的反感,覺得他們是如此冷漠,對他人的痛苦漠不關心,盡管艾米莉亞小姐開設的咖啡館平時賓客如云,但她的存在和所作所為并沒有在真正意義上對任何人產生影響。當艾米莉亞挫敗和失意的時候,人們選擇靜靜離去,繼續過各自一成不變的生活。這是多么冷漠和令人心寒的人世。但我們的感嘆卻早了一些,因為這并不是麥卡勒斯想要帶給讀者的感受。她對人性的孤獨的刻畫還沒有止步,反感并不是最終目的,無力感和絕望才是重重的一擊。隨后,麥卡勒斯在文章中寫到:“鎮上的人是愿意幫助她的(艾米莉亞小姐)。如果他們知道怎么干的話。這個鎮上的居民只要有機會還是愿意經常做些好事的。幾個家庭主婦拿著掃帚前來,用鼻子嗅嗅,表示愿意幫她收拾殘局?!倍鞍桌騺喰〗阋矁H僅用茫然的斜眼看著他們,并搖了搖頭?!钡酱?,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才被烘托到了極致。冷漠并不能表現人性中的孤獨是不可抗的,只有當人們想與他人交流、想伸出援手卻不知如何去做,做的并非對方想要的,而對方又退避三舍不愿讓他人靠近的時候,孤獨才能夠成為不可克服不可戰勝的難題。

從《傷心咖啡館之歌》來看,人之所以孤獨,是因為人的遭遇和痛苦、傷害和絕望永遠都是最私有的東西,它具有無法被全部理解的特性。因此,盡管很多時候,我們看上去可以理解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體會他人的傷痛,但我們永遠不是他人,我們只是我們自己。

(2)愛是無法拯救孤獨的

愛,一直是文學作品的主題。歌頌愛,鼓勵人們去愛的作品不在少數。然而卡森麥卡勒斯偏偏繞開了“頌揚”的角度,冷靜地觀察和剖析人性中的愛。在她眼中,愛雖然美好,但是有局限性的,愛不是萬能的,它永遠無法克服人性中的孤獨。

麥卡勒斯在《傷心咖啡館之歌》中這樣說道:“首先,愛情是發生在兩個人之間的一種共同經驗——不過,說它是共同的經驗并不意味著它在有關的兩個人身上所引起的反響是同等的。世界上有愛者,也有被愛者,這是截然不同的兩類人?!?/p>

被人類最偉大的愛情包圍的兩個人,也終究是截然不同的兩類人,他們擁有的不是同一種精神狀態,甚至不是同一種生活態度,他們擁有的僅僅是一種意外發生的共同經驗。從這樣的出發點去審視人性,我們就會自然導推出一種結論:愛無法拯救人性的孤獨。

盡管愛無法克服孤獨,甚至說愛本身就是一種孤獨的行為,但人類卻始終無法放棄愛,對愛和被愛樂此不疲。就如弗羅姆曾說: “沒有愛,人類一天也活不下去。生命要想進行下去,就需要去實現人與之間的融合,就要去愛?!盵8]日本學者箱崎總一也說:“所謂的孤獨,是人與人的往來體會中產生出來的,當人認為自己是孤獨時,那就是他處在想和他人接觸、交往的狀態中?!盵9]因此,人類的孤獨狀態和想要擺脫孤獨的努力始終是捆綁在一起的,無法分割。正是這種無法分割才使得人類社會能夠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并發展至今。

人性的孤獨是無法克服的,但人類對于孤獨卻從來沒有妥協過。人的孤獨性是人的自然屬性,但人的社會性是也是人的一種本質屬性??ㄉ溈ɡ账挂簧荚跀⑹龉陋?,但同時她在一生中都一直與孤獨做著努力的抗爭。她筆下的故事,和她自己的人生軌跡,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一個人感到孤獨無奈的同時,也是他與孤獨作斗爭的開始,人生最豐富最耐人尋味的部分不在于這抗爭最后的結局,而在于這其中的過程。

參考文獻:

[1]美 弗吉尼亞·斯潘塞·卡爾著,馮曉明譯《孤獨的獵手:卡森·麥卡勒斯傳》 三聯書店,2005年,P14

[2]美 弗吉尼亞·斯潘塞·卡爾著,馮曉明譯《孤獨的獵手:卡森·麥卡勒斯傳》 三聯書店,2005年,P112

[3]美 卡森·麥卡勒斯著,李文俊譯《傷心咖啡館之歌》三聯書店,P1

[4]美 卡森·麥卡勒斯著,李文俊譯《傷心咖啡館之歌》三聯書店,P2

[5]美 卡森·麥卡勒斯著,李文俊譯《傷心咖啡館之歌》三聯書店,P23

[6]美 卡森·麥卡勒斯著,李文俊譯《傷心咖啡館之歌》三聯書店,P60

[7]美 卡森·麥卡勒斯著,李文俊譯《傷心咖啡館之歌》三聯書店,P75

[8]弗羅姆: 《逃避自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2 年,P24

[9]箱崎總一著,李耀輝譯《孤獨心理學》,作家出版社,1988年,P8

猜你喜歡
孤獨困境
“鄰避”困境化解之策
我的世界誰來懂
我國霧霾治理的困境與出路
圈套里的個性化講述
論狹義平等理論的三重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