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插上“雙翼”放飛理想

2016-06-24 09:01宋小燕
小學教學參考(語文) 2016年6期
關鍵詞:練筆雙翼細節

宋小燕

[摘 要]高年級的語文教學,不僅要讓學生關注“寫什么”,更要關注“怎么寫”。這就是語文教學中的“雙翼”,只有練好“雙翼”,教學才能相得益彰,凸顯“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高度統一。

[關鍵詞]細節 情感 方法 練筆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16-07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本課生字詞,特別是多音字。

2.整體感知課文,概括課文主要寫了幾個故事。

3.領悟作者的真摯感情,體悟劉老師那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情感,及充滿陽光、樂觀向上的正能量。

4.掌握細節描寫的基本方法。

教學重、難點:

在悟得人物品質及師生情感的同時,習得作者典型的寫作方法。

教學流程:

一、猜題中揣意

1.讀題(注意“箏”的讀音)。

2.填空。

課件出示:

師:假如課題前面是括號,可以說怎樣的風箏?

課件出示:( )的風箏。

3.猜題。

師:課題用的是“理想”二字,是不是又賦予了風箏新的含義呢?不妨作一下猜測。

二、瀏覽中明構

1.檢查預習。

(分三組出示生字詞)

瞇起來 膝蓋 蜈蚣 倘若(容易讀錯的生字)

擎著 天穹 支撐(后鼻音)

旋轉 撒脫 連翹花(都為多音字)

師:旋轉中的“轉”是一個多音字,在文中多次出現,到底讀什么?當我們沒辦法確定時,怎么辦?

2.質疑。

師:本篇文章是寫什么的?(寫人。板書:一位老師)

師:本篇是寫人的文章卻以物為題,再聯想已經學過的文章,探尋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寫物與人要做到密不可分。

3.品味事例。

師:通過具體事例來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這是寫人文章的基本方法,本文寫了哪幾件事?

△提煉小標題板書:笑談腿疾 書寫板書 放飛風箏

△歸類:前兩件事可歸在一起,為劉老師的工作部分,放風箏為他的生活部分。(對應段落迅速分段)

師:作者在選材的時候,重點選擇了劉老師工作和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你有何啟發?

三、賞景中循路

1.賞景。

師:看看文章是如何引出劉老師的。(學生讀開頭部分,即1~3段,明確不屬開門見山,而是由景引出,娓娓道來)

師:自讀這一部分,看看最喜歡哪些句子。(感受三句擬人句的生動形象)

2.循路。

師:這三句擬人句能否顛倒?

(體味作者以景入情、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讓人讀后有一種景美、人美、風箏美的感受,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3.仿說。

師:創設情境,讓學生仿說:假如你的一個好朋友在水果掛滿枝頭的秋天去了遠方,每當遇到快樂的事,你總會想起他。如果進行創意表達,你們準備怎么寫?

四、悟情中得法

1.學習“笑談腿疾”。

(1)介紹人物。

師:現在人物可以出場了,你覺得應該如何介紹劉老師呢?(出示相關語句,指讀)

師(詢問朗讀者):讀著作者的介紹,你的心頭涌起的是怎樣的情緒呢?(相機板書:惋惜不幸)

(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讀)

師(小結):對劉老師的腿疾,我們可以做很多種猜測,也許是因為……也許是因為……然而無論哪一種猜測,我們的心頭都會涌起一份深深的惋惜。

(2)體會內心情感。

師:與眾不同的劉老師面對自己的殘疾在生活中仍充滿陽光(出示下文劉老師的語句)細細品讀文中劉老師的語言,你有什么感受?

師及時點撥:文中的“只是”和“致使”有何差別?想一想,為何劉老師用“只是”而不用“致使”?(從一件寬容的小事中感受到人物在生活中充滿陽光,師隨機板書:樂觀 自信 開朗)

(3)“酸澀”的勾連作用。

師:伴著劉老師這樣幽默的語言,教室里騰起了一片笑聲……(引讀下文,出示)

師:這里有一句話“泛起一股酸澀的感情”,何謂“酸澀”?(從字面上解為“辛酸苦澀”)

①勾連生活

師(回憶拍畢業照的那天,也有同學在日記中寫道“我的心里泛起一陣酸澀”,這是一種怎樣的對老師的真情實感?文中的同學們心中為何會泛起一股酸澀的感情呢?(這是為劉老師的不幸感到惋惜,一面又被他的生活充滿陽光受到鼓舞)

②得法。

師:(分別出示劉老師的語言和外貌描寫)如果僅出現其中的一個片斷,可以說“泛起一股酸澀的感情嗎?”(不可以)明確作者的選材得當,讓事實說話,只有將兩個片斷放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恰到好處地“泛起酸澀的感情”。

(4)小結提升。

師:兩個具體事例放在一起,讓我們看到了真實可親的劉老師。

出示填空:劉老師雖然( ),但是( )。

師:此時,我們的心頭都對劉老師產生了一份尊敬。

2.學習“書寫板書”。

師:就是這樣一位殘疾的老師,他要和正常的老師一樣上班、工作、生活。劉老師的工作是繁忙而多彩的,但作者卻選取了“板書”這樣一個細節,這個細節給了你什么樣的體會?

(1)用心去讀,圈畫批注。

(2)交流,在劉老師動作中體悟他的內心世界。(師隨機板書:艱難 堅強 激情)

(3)填空:劉老師的這一轉,是( )的一轉,也是( )的一轉。

(4)質疑:劉老師內心的精神支柱是什么?(來自于對教育的熱愛,對學生的負責)

(5)感情朗讀這一段,此時同學們的心頭又涌起了什么樣的感情呢?(擔心中夾雜著由衷的敬佩)

五、仿作練筆

1.總結。

師:對劉老師來說,他手中的那根圓木棍啊,撐起的不僅是他殘疾的左腿、強壯的身軀,更重要的是撐起他追求的美好人生。通過這兩件小事,劉老師的形象逐漸清晰高大起來,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劉老師呢?

填空:一位( )的老師。

2.回叩。

師:此時再回過頭去看一下文章的開頭,你還覺得它僅僅是一個開頭嗎?你能從中讀到劉老師的影子嗎?或者還能讀到一些其他的什么嗎?(生再讀開頭)這真是一個“意味深長”的開頭??!

3.練筆(二選一)

(出示作業A:模仿課文的開頭,通過具體事例寫一個片斷,可以寫你的朋友、親人或老師……)

作業B:以“我的心中不由得泛起一股酸澀的感情”為結尾寫一個片斷。

教學反思:

教學伊始,我讓學生在猜測題意中揣摩“理想”二字的含義。因為題目往往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是重點,是核心,是綱領,卻又常常被學生忽視。學生平時在習作的通病是不會精心命題,不會畫龍點睛,不懂得含蓄地將題目和文章的主題融合。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充分關注作者是怎樣“點睛”的,利用教材的優勢反復比較,讓學生學會取舍。

接著,讓學生明確寫作時,“寫什么”是要有具體事例,“寫生動”是要通過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細節反映出來的。只有細心領悟中,才能恰如其分地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學生的習作情況是選材單薄,不能照顧多個角度,所以我從篇章的布局結構上給學生進行指導。

然后,讓學生在賞景中尋找文章的思路。以景入情的開頭,讓學生在細讀中抓住練筆的機會,先情境練說,為最后的練筆作了指導和鋪墊。教學的資源一旦被發現,我便及時充分的利用。只有這樣才能用足文本,真正體現在“用教材”中學習、發現、創造。

如在教學“笑談腿疾”這一部分時,我引導學生抓住劉老師笑的神情和講的故事,感悟劉老師樂觀幽默的特點,并且抓住學生聽故事后的情感變化“笑——酸澀——尊敬”,進行情感補白,使他們深入地走進人物的內心,感受人物情懷。文中寫劉老師板書的動作很具體,我引導學生扣住“撐地”“離地”“寫完”“轉”等詞語感悟。當真正感悟到一個身有殘疾且過半百的老師為了一次板書要付出比常人無數倍的辛勞時,學生會有一股充滿敬意的情感在他們的血液中流動。這樣,使學生對劉老師頑強、執著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讓他們在語言的品悟中習得寫作技巧。

在閱讀中感悟,在感悟中訓練,在訓練中突破,讓學生將“寫什么”“怎么寫”的知識轉化成“寫什么”“怎么寫”的能力,這樣才能在語文教學中插上“雙翼”,放飛理想。

(特約編輯 木 清)

猜你喜歡
練筆雙翼細節
以細節取勝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遙寄
留心細節處處美——《收集東·收集西》
細節取勝
雙翼共振的運營商大數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