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ulture time板塊內容的思考與探索

2016-06-29 17:59張麗燕
考試周刊 2016年48期
關鍵詞:中西方文化問題與對策英語教學

張麗燕

摘 要: Culture time是一個板塊教學內容,編排的目的是讓學生理解與區別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有益于加深對祖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熱愛。由于板塊內容所占教學量的比例不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其缺乏重視。根據這樣的情況,作者提出管理部門應加強對Culture time教學內容的重視,在新授時間、方式方法、教學效果和一些后續活動中體現板塊教學的重要性。

關鍵詞: 英語教學 Culture time 中西方文化 問題與對策

一、引言

Culture time意味著要學習中西方文化的教學內容,設計教材的目的是讓學生更了解國外的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等,和本土文化進行比較。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對于板塊的新授只是做到了朗讀和譯文,沒有做更深一步的探討與發展,讓學生達到“知曉”的掌握程度,卻沒有做到“了解”與“探索”?;谶@樣的教學實際情況,筆者對于這種教學現象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二、Culture time板塊教學的作用與意義

“文化意識目標既體現了英語學習的工具性,也體現了其人文性”(參見《英語課程標準》)。英語語言中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它與文化之間有緊密聯系。Culture time既體現了課程標準精神,還是小學生學習外國文化的主要陣地。學生通過學習,加深了對祖國文化的理解,開闊了文化視野,教學內容的編排有著不可替代性、人文性和及時性的特點。

(一)不可替代性是Culture time的總方向

凡是講英語的國家都有自己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我們只有學習Culture time,才能了解其文化內涵,加深對中西方文化的理解與認識。這樣才有益于英語的學習與使用,有益于對祖國文化的熱愛,因為Culture time有著獨特的設計性,所以它的不可替代性就彰顯出內容的獨一無二。

(二)人文性是Culture time的魅力所在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話體現了人文性。何為“人文性”?簡單解釋就是人與文化,它包含情感、意志、品質、思想等內容,對英語的理解不能用千篇一律的眼光對待,我們學習英語只能尊重當地文化。例如教授6A Unit5涉及有關地鐵文化:In the UK,people call the metro “underground”.In the US,people call the metro“subway”.學生學習后明白各個國家對metro的稱呼有所不同,Metro(歐洲),Underground(英國),subway(北美洲),都含有不同的內容,subway意思為“地下鐵道”,在英國則理解成“地下人行通道”。只有了解當地文化,才能更好理解與運用Culture time的知識。

(三)及時性是Culture time的拓展與延伸

教材中的單元內容非常符合當代小學生的認知特點,緊扣學生的興趣話題來編排。Culture time關注學生的生活與學習話題,讓課文的主題內容有著相應的延續性和拓展性。學生可以及時地在Culture time里了解課外補充內容,既豐富前者需要的學習量,又滿足好奇的心理需要。例如6B Unit1是一則寓言故事,通過學習完storytime,再來補充Culture time,介紹有關Aesops Fables和Chinese indiom之間區別及各自的代表作,讓學生懂得兩種文體存在的作用,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區別。

三、Culture time板塊內容的存在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常態課、教研課、示范課或者各類比賽課中,筆者很少聽到或看到Culture time內容的展示,反而都是其他板塊的精彩呈現,教學者往往忽略Culture time應有的教學內容。主要問題有:師生缺乏對Culture time的重視程度;有些板塊內容較難而導致學生不容易朗讀與掌握;教材中不是每單元都安排Culture time,在某種程度上缺乏系統性。

(一)師生缺乏對Culture time的重視

在很多教師看來,Culture time充其量就是一些閱讀材料,補充點課外知識。教師把更多精力放在知識點密集的其他板塊上面,因此Culture time的教學時間安排不多,只是了解文化內容,布置課后查閱資料的作業。教師缺乏對西方文化的宣傳,很少深入研究與探索。學生在學習時局限于朗讀,了解中文意思,而不會主動花時間了解西方文化的內涵,缺少追求西方文化的精神。

(二)Culture time有些偏難不宜掌握

縱觀五、六年級教材里的Culture time內容,大部分跟Storytime配套,便于學生掌握需要拓展的文化知識。有些Culture time內容比較容易,便于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但是有些內容就顯得難了點,尤其是在新單詞方面出現困難。例如6B Unit7,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很多地名如Uluru,Grand Canyon,Buckingham Palace,Niagara Falls,這就顯得有點難度,學生出現朗讀方面的困難。根據這樣的情況,筆者建議類似于這樣的文化內容要降低難度,便于學生短時掌握。

(三)Culture time需要系統性的呈現

根據《英語課程標準》,在文化意識方面的總目標要求是只在五、六年級學習Culture time。筆者發現在編排教材中不是每個單元都有此板塊內容設計,6AUnit6 安排了Song time“Two little blackbirds”,研究了很久也沒發現這首歌與本單元有什么必要的聯系。在這里筆者認為應該設計Culture time內容,滲透有關西方國家對于如何“Keep our city clean”的一些有用做法保持城市的整潔,讓學生對于環保話題展開熱烈的討論,對形成好的社會價值觀是非常有幫助的。

四、Culture time板塊教學的對策討論

(一)教育管理部門應加強對Culture time的教學管理

針對一線教學情況,上級部門應該及時發現教師不重視Culture time的教學現象,采取有效措施讓教師重視起來。領導部門在檢查工作、開展教研活動或舉行比賽中要特意安排加入板塊教學內容,作為中西方文化宣傳的重點。

(二)師生要重視Culture time的教與學

Culture time是了解西方文化的一個窗口,我們可以學習講英語國家的歷史背景和風土人情。講授傳統習俗、生活方式和文學藝術等方面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易學樂學英語,經常朗讀Culture time,熟知中西方國家的文化,更深刻地了解祖國文化的源遠流長,也會在學習Culture time時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三)課外要多開展Culture time的豐富活動

Culture time呈現的內容不多,但需要教師在課上滲透很多課外知識,鼓勵學生課后去網上查閱相關資料,然后把這些資料組織成文,形成自己對文化知識點的認識。還可以開展一些豐富的比賽活動,例如制作各國風土人情的手抄報、描繪西方國家的傳統風貌圖等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更向往對中西方文化的探索與追求。

五、結語

Culture time板塊教學內容是了解西方文化的窗口,也是普及祖國文化的小搖籃,只要我們老師重視此板塊教學,相信我們的學生在學習中西方文化的同時會更好地感同身受祖國的美好,引導學生關注語言和語用中的文化因素,為自己有一個美好的未來而勾畫魅力色彩。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姚小平.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語言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

[3]宋維華.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培養的策略研究.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6.

猜你喜歡
中西方文化問題與對策英語教學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語教學為例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跨文化交流背景下的中西方禁忌文化比較
中西方山水畫風的審美差異淺析
信息化條件下供電公司電力營銷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業民間借貸問題探討
關于配電運行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
Long的互動假說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由禁忌語探索中西文化異同
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中EGP+ESP模式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