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新課改背景下農村高中語文個性解讀

2016-06-29 16:25鄒瑜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年14期
關鍵詞:個性化高中語文主體

鄒瑜

【摘 要】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的教育直接影響著我國的教學質量,而教育又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我國為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和開展新課程改革,但是我國農村學校的素質教育并沒有完全實施,種種原因造成了我國農村教育教學的發展滯后。那么要想切實提高農村高中語文教學質量,就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倡個性化教學。

【關鍵字】個性 高中語文 課堂教學 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4-0066-01

《語文新課標》為我們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注重個性化閱讀,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每個學生由于自身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自身的解讀能力的不同,對于同樣的作用有著不同的理解。學生閱讀就是把作品的文字、語言轉換成自身的語言,在合適的時候進行抽取、組織和運用。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大力推崇個性化閱讀,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但是推崇個性化發展并不代表讓學生毫無目的、毫無章法的“隨意而為”,那樣就違背了素質教育的本質,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要深刻剖析個性化解讀的內涵,找出其存在的誤區,在此基礎上找出個性化閱讀的有效策略。

一、個性化解讀的誤區。

在高考的巨大壓力之下,高中語文課堂尤其是農村的高中語文教學課堂,課堂氣氛沉悶,各種考試、練習占據了課堂教學的主要部分。高中語文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能夠有效緩解這種情況,適當發展學生個性,活躍課堂氣氛。但是,如果運用不當,我們會發現個性化閱讀里面蘊含著許多“隨意而為”的現象。那么有些問題需要我們考慮:個性化閱讀是學生自由閱讀,不需要老師的干預嗎?個性化閱讀是通過多種方式讀大量的作品嗎?

誤區一:個性化閱讀=教師不必講

好多高中語文教師遵循新課標中的“閱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替代學生的閱讀實踐”,但是又過分執行了這一規則,把整個閱讀活動完全交給學生,而沒有行使教師在學生閱讀活動中應具有的組織和指導的任務。這樣就導致了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個性化閱讀的隨意行為。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即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要清楚自己也是這一活動的主體。教師要用自身的閱讀經驗誘導學生進行有目的、有效果的閱讀,從本質上把握作品的重難點和內涵,而不只流于形式,呈現出表面的活躍。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自主閱讀的效果。

誤區二:個性化閱讀=與眾不同。

由于部分教師對“個性”理解的有片面性,導致學生也過分追求“個性”在閱讀過程中,費盡心思去尋找與眾不同的學習方法。在此過程中,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偏離了作者的本意,對作品有了片面的看法,導致閱讀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違背了新課標的教學理念。

在閱讀學習過程中,即要尊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要清楚意識到文本也是學習的主體。在閱讀過程中,一定要遵循作者的創作意圖、思想,大方向不能出現偏差。

誤區三:個性化閱讀=盲目表揚。

素質教育新理念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發展創新能力。但是在閱讀學習過程中,又出現了另外一種誤區,教師為了尊重學生的意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對學生的發言盲目表揚。這樣造成了課堂氛圍雖然很輕松,但是對學生沒有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對于學生出現的錯誤,教師應當用合理的手段進行糾正,否則這種表面上的尊重就是無意義,而且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二、突出個性化月的的三個主體。

隨著教學實踐的增加,教學經驗的積累,我對個性化閱讀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推行個性化閱讀要注意把握一個度,即不能在學生閱讀過程中過度干預,也不能放任自流。要想充分發揮個性閱讀的積極有效的作用,要突出個性化閱讀的“三個主體”。

1、教師主體——積極發揮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的主導地位。

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充當著學習的指揮著的角色,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服務。教師在課前備課的時候,要多角度的對文本進行閱讀理解,預測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出現哪些方面的錯誤。在學生閱讀的時候,為學生提供一個大方向,在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及時引導糾正。這樣,才能在教學活動中呈現“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不至于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旁觀者。

2、學生主體——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培養其問題意識。

“學起于思,源于疑”,問題是學生進行學習的原始動力。在閱讀之前,教師為學生創設出有效問題,使學生的思想處于深深的疑問,并且急于探求的狀態。所以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創設多方面的問題,留給學生自己探索的自由空間,樣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個性發展。

3、文本主體——個性化閱讀必須立足文本。

文本是學生閱讀的基礎,在強調學生個性閱讀時,不能脫離文本漫無邊際的設想。所以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其自身的引導者的作用,當學生的思維偏離文本的內涵、本意的時候,教師要及時糾正,引導學生回歸到閱讀的正常軌道上來。

三、培養學生個性解讀的有效策略。

1、制定個性化閱讀的教學目標。由于學生知識的積累程度和自身理解能力的差異,不同的學生對同一文本有著不同的理解程度。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自身的情況,制定不同的閱讀目標,讓所有的學生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應有的成果,使他們都能得到個性的發展。

如在學習《廉頗藺相如列傳》的時候,對于一般理解水平的學生,就要求他們讀懂文本的過程,對于那些平時就喜歡閱讀的學生,就要求他們能夠把握全文的框架、主要內容和人物關系。由于教學目標是針對的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這就能夠充分張揚學生個性,讓他們都能夠積極地投入到閱讀活動當中。

2、充足的品讀時間。在引導學生個性閱讀的時候,要留有足夠的時間,讓他們充分地理解文本,能夠在閱讀過程中產生新的問題并根據問題進行進一步的品讀,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樣才能夠讓學生進行有效地思考,有效地感悟。

3、采用個性化點評。對于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教師也應該有著個性化評價,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使他們都獲得成功的體驗。這樣才能有效促進學生個性閱讀的積極性。

總之,個性化閱讀已經成為時下高中語文課堂的一個亮點,教師要積極從多方面引導學生進行個性閱讀的剖析和內涵的外延,探索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從而構建出立體的閱讀教學空間。

猜你喜歡
個性化高中語文主體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新聞的個性化寫作
上汽大通:C2B個性化定制未來
關于遺產保護主體的思考
關于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的一些看法
滿足群眾的個性化需求
論多元主體的生成
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
翻譯“主體間性”的辯證理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