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共同體下的小組合作學習

2016-06-29 17:13梁秋玉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年14期
關鍵詞:組員共同體建構

【摘 要】“學習共同體”引領著當代課程理論與實踐不斷成長,本文從小組合作學習理論基礎、小組合作學習共同體建設、小組合作學習實踐及組織形式 對之進行初步的介紹。

【關鍵詞】學習共同體 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4-0109-01

如何有效地開展合作學習,在當前大班教學中創新性地設計和實施與特定條件相適應的新型教學組織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并獲得優異的學習成績,這是筆者一直在思考并加以實踐探索的問題。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創用了“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組織形式”,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一、小組合作學習理論基礎

1.維果茨基運用活動與心理、活動與意識統一的原則解釋活動與兒童發展的關系,指出“人所特有被中介的心理技能不是從內部自發產生的,他們只能產生于人們的協同活動和人與人交往之中,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過程必須在人的外部活動中形成,隨后才可能轉移到內部,成為人的內部心理過程的結構”。主要強調學習是通過活動獲得的。

2.建構主義認為,知識的獲得不是學習者簡單接受或復制的過程,而是積極主動建構的過程。每個人都對客觀世界有著自己的理解和獨特的意義。人類是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來建構事實,或者至少說是在解釋事實。人類除了通過直接經驗的方式獲得個體經驗以外,還在同其他人的交往過程中獲得間接經驗,包括人類社會的歷史經驗。但是,個體建構的知識未必是合理的,所以它需要與群體或共同體進行交流,在協商過程中,追求知識建構的合理性。所以學習不僅僅是個體的獨立思考和個性感受,而要在一定的群體背景中展開。這個群體背景就是一個學習共同體。

3.所謂學習共同體,是為完成真實任務或問題,學習者與他人相互依賴、探究、交流和協作的一種學習形式。它強調共同信念和愿景,強調學習者分享各自的見解與信息,鼓勵學習者探究以達到對學習內容的深層理解。

二、小組合作學習共同體建設

1.小組建設

原則: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男女混編、少量為宜。

人數:以男女混合、少量人數為宜,一般4—6人最合適。

成員:根據綜合表現分成幾個不同層次,先確定組長,再實現雙向選擇,自由組合。但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時,無需領導者。

具體操作如下:

①組名口號:規定每個小組要有自己的組名,并選好本組的組名,制定好組規。

②小組宣言:每一個小組要有一份小組宣言,包含組員名字、確立的對手等幾個方面。

③小組合作學習各種規范制度,并粘貼在課桌上。

坐正立直、秩序井然;高效自學、積極發言;合作探究、質疑問難;團結互助、共同發展。

2.組員分工:組內根據需要,一般設立組長、組員實行分工管理。

教師要引導學生既要積極承擔個人責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發揮團隊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組學習任務。同時,注意職責輪換。職責輪換有利于培養每個學生的責任感和合作意識,改變學生在小組中長期形成的地位,給每個學生提供發展的機會,提高合作興趣,用責任感促進全體學生的成長。

3.評優方法

每周評選出團隊之星6個,進行表彰;

學期考核:每半學期,全班評選優秀學習1~2組,良好學習小組2~3組:學校(及以上)評優從本小組產生,班級進行獎勵。還要評選出優秀學生若干名,分別授予下列光榮稱號:

(1)團隊之星:帶領本組同學努力學習、遵守紀律,對本組的優良組風形成有巨大影響的同學;

(2)學習之星:自身學習認真刻苦,指導本組同學學習,學習上積極幫助其他人的同學;

(3)進步之星:在學習、遵紀、活動參與等有重大進步的同學;

(4)文明之星:積極維護本組形象,文明舉止得體的同學;

三、小組合作學習實踐及組織形式。

1.培養小組長,充分發揮其組織和示范作用。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就會導致課堂組織紀律散亂,教學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為了能有效地進行合作交流,選拔并培養小組長就顯得至關重要。

首先,確定智力水平良好,發言積極,操作能力較強,表現欲望強烈的學生當學習小組長;其次,進行有效的培訓,培養組長的組織、安排、協調、歸納能力,促進小組合作交流進行。在高一起始階段,根據學生的入學成績,按成績好、差搭配,分別把學生4人一小組、16-18人一大組進行分組。每組組長由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擔任,這些學生肩負著幫助全組同學共同完成教學任務或達到共同目標,在規定的時間內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2.根據不同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長等情況,小組組合采取不定式。英語教學活動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和興趣,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欲望。合作學習小組的成員和組長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活動需要而改變。小組成員可以是學生自由組合,或者讓學生挑選一兩個組員,其他成員由教師或組長指定。就是組長也是不固定的,它常根據學生特長擔任某一活動組長。例如,學習SEFC B2Unit5 Music時,讓那些擅長音樂的學生表現出了他們的才華。小組討論由他們負責,這不僅讓其他學生大開眼界,也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如果在教學活動中經常變換學生的組別,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的社會化也將發展得很好。

四、結束語

小組合作學習共同體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因材施教,克服班級人數多且學生差異大給教學帶來的困難,有助于改變傳統英語課堂中“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單一的教學模式,促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真正在學習實踐中學會學習,從而推動學生的進步。合作學習倡導“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的理念,有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實現英語教學評價的科學化。

參考文獻:

[1]高文等主編,建構主義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7

[2]孫錢兔,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合作學習”模式研究與實踐 《中小學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6

[3]《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 2002,4

作者簡介:

梁秋玉,(1974年9月)女,漢族,福建廈門,中學高級教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高中教育教學

猜你喜歡
組員共同體建構
愛的共同體
你的不開心,讓園藝溫柔治愈
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作論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共同體的戰斗
小組落幕
建構游戲玩不夠
緊抓十進制 建構數的認知體系——以《億以內數的認識》例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