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設音樂情境,感受音樂之美

2016-06-29 14:12范瑞瑛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年14期
關鍵詞:音樂課音樂教學

范瑞瑛

【摘 要】音樂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識、技能的傳授,而是表現在對學生心靈的啟迪、激勵、喚醒、感染與凈化。因而,音樂應本著以審美為核心、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從學生興趣出發,培養學生創造力,既貼近了學生的生活,又注重了音樂和其他相關文化的結合。使學生在愉悅的音樂課堂氛圍中,學到知識,感受音樂帶給他們的美。本人認為,在日常教學中,更新教育理念,創設和諧、愉快的音樂課情境,讓學生在快樂中學會創造,感受音樂之美。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4-0207-01

一、更新教學觀念,讓音樂真正走進學生的心中

長期以來,傳統的音樂教學只注重一些獨立的知識點與枯燥的技能訓練,而不是真正的、完整的音樂。學生滿懷期望地盼著音樂課能給他們帶來美感、輕松和愉悅,卻發現音樂課同樣是抽象的概念和知識的堆砌。更新教學觀念,首先,要以人為本,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欣賞課對學生來說是比較難的,如何讓學生會欣賞,在欣賞過程中會分析樂曲,采用怎樣的方式來激發學生欣賞樂曲的興趣。如:在欣賞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時,因為樂曲內容取材于古老的傳說,從梁山伯與祝英臺相愛、抗婚到雙雙化作蝴蝶的情節,敘事性很強,所以本課導入部分我采用為同學們配樂詩朗誦古老美麗的民間傳說故事:梁祝相識 ---- 草橋結拜 ---- 同窗三載 ---- 十八里相送 ---- 抗婚 ---- 樓臺相會 ---- 化蝶 ...... 并根據故事的起伏隨著音樂高潮的變化,有感情的講述的方式,從而使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由好奇到好學,這樣,學生每次都能帶著濃郁的興趣走進音樂課堂,時時保持一種對音樂學習的積極心態和愉悅體驗。其次,轉變學生學習的方式,以學生主體參與為主,讓學生自己去學唱歌曲、分析歌曲,進行創作等,創設師生交流的教學環境。如:唱歌課《讓世界充滿愛》,首先教師提出問題:“為什么這首歌曲總是出現在獻愛心捐助活動中呢?”并讓學生自己去朗讀歌詞,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分成小組去分析歌曲,聆聽錄音范唱,學唱歌曲,每個小組根據理解、分析的情況,設計出演唱形式,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積極性很高,在展示階段,學生們都躍躍欲試,有男女生唱、齊唱、領唱,有一個小組做到了表演唱,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全班所有學生在溫馨、愉快的音樂情境中思考、在創造中學會知識。

二、運用學科整合,提高學生音樂文化品味。

實踐證明,學生接受音樂教育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因此,音樂教育必須具有寬闊的視野,必須保持開放的態度。如在中學各門課程中:語文、歷史、美術、地理……等都或多或少與音樂有著一定的聯系,這也使得音樂教學與這些課程之間的聯系成為了可能。如:音樂與舞蹈結合來表現音樂;與美術結合使音樂更形象;與語文中的詩詞、戲劇溝通等。如:唱歌課《大海啊,故鄉》一首流傳很久的歌曲,在教授過程中,采取聽唱教學法,使學生很快學會歌曲。在中文、英文歌詞的學唱、不同演唱形式如合唱、領唱、男女生、伴唱等,使學生對歌曲有了較高的學習興趣,也印證了學生在快樂中學會創造,能夠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課的結尾拓展階段,教師以配樂詩朗誦《大?!肥惯@節課得到了升華。

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也是豐富的音樂教育教學資源:如體育,可以運用韻律操動作,配合不同節奏、節拍、情緒的音樂;如歷史地理,可以學習和了解一些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和國家代表性歌曲或樂曲,以及相關的風土人情。如果把音樂比作是有聲的色彩,那么色彩就是無聲的音樂。用音樂的語言來幫助學生理解美術知識,體會美感,反之如果用美術的語言來幫助音樂,也會使音樂更直觀、更易理解,真正做到學科之間的綜合運用。如:在《春之聲》一課中,無伴奏合唱《春曉》的學習對學生來說是第一次接觸,也是比較難的地方,我利用課件很直觀地把《春曉》這首詩賦予動畫和音樂,學生立即眼前一亮,學習的熱情被調動起來,在創作練習中,利用學生美術課學到的知識,把《春曉》的圖形譜畫有聲有色。這種融合式的音樂教學,不僅突出了音樂文化這條主線,有利于學生音樂文化素質的提高,而且拓展了知識面,并以藝術化的方式促進了相關學科的學習。

三、發揮學生幻想、培養創造力,讓音樂成為學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由于音樂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確定性給人們對音樂的理解與表現提供了想象、聯想的廣闊空間。因此,音樂是創造性最強的藝術之一。如果僅僅把音樂創造融在其他音樂教學內容中,就不可能充分發揮音樂教育的審美育人的作用。只有把音樂創作作為音樂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獨立出來加以強調,音樂教學才能獲得最大的教育教益。音樂是抽象的藝術,每一首作品都有它獨特的內涵,不同的人欣賞同一個作品或演奏同一個作品,自己和他人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新課改后,音樂課每個單元都有欣賞的曲目,在教學中,充分發揮欣賞的特點,對每首作品讓學生去聯想,欣賞后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例如在欣賞《九寨溝音畫》這個作品時,因為九寨溝是被列為世界人類自然遺產名錄。在布置作業時,讓學生把其它著名的地方用音樂的藝術形式表達出來。出乎我的意料,在檢查作業時,學生熱情很高,都爭先恐后的到黑板上寫,“美麗的武陵源,田園風光,秀美和諧,翠竹依依,炊煙裊裊,令人陶醉?!?“美麗的麗江古城,郁郁蔥蔥,花木清香,古樸壯麗”等,那雖然只創編了幾小節甚至一、兩句曲譜和歌詞,但都非常認真,激發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和實踐意識,創造力也得到了發揮。例如學生在學完一首新疆民歌《青春舞曲》后,讓學生根據曲目的節奏特點自己編創幾個小節的節奏,然后再填上旋律,感受維吾爾族音樂的風格,當一次小作曲家,這既是對學生音樂素質的梭探,也是對其潛能的挖掘及創造思維的培養。

學生在學習音樂時,要對音樂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動,這樣才能投入到美妙奇異的音樂大世界中。教師要大膽放手讓學生去動,去實踐,去玩!在玩中感覺音樂,并同時培養肢體協調能力,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創新的個性。我在授課過程中,始終堅持這一點。如:我用鋼琴把同一風格和不同風格的音樂分別彈出,把學生分成小組,分別用動作或舞蹈來表現音樂,比一比誰的反應最快,甚至可以做機器人的動作,做快動作、慢動作等等,直到音樂再次響起時再繼續創造動作,或滑稽、或優美、或跳躍、或笨重,教室內充滿歡聲笑語。學生在音樂的響響停停中,自然地跟隨著音樂節奏律動。雙方在輕松的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又培養了學生的肢體創作能力,以及音樂感受能力。這樣,學生真正把音樂融入到日常學習生活中,在課下,學生不僅唱流行歌曲,而且也唱課本里的歌曲,甚至于在背單詞、背課文時都編成歌曲來完成。在體育活動中、在大掃除中等都能聽到學生們悅耳的歌聲。

素質教育是當代教育的主流,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音樂教學應該盡可能地做到生活化、社會化、多元化與個性化,教師應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愉快的學習,避免那種呆板拘謹的課堂氣氛,極大地提高學生對音樂課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去感受美、享受美、創造美、表現美,這樣學生就會在音樂的王國里開始自由地遨游。在今后的教學中,運用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創設和諧的音樂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學會創造。

猜你喜歡
音樂課音樂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音樂課的“樂”要大于“講”
我的成長之路——參加“第七屆中小學音樂課觀摩活動”有感
上好音樂課的三點思考
觀“第七屆中小學音樂課觀摩活動”有感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音樂
秋夜的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