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閱讀能力,提升語文素養

2016-06-29 13:48王建功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年14期
關鍵詞:凡爾納課文閱讀教學

王建功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4-0296-02

新課程改革的根本出發點是為了一切學生,而改革的主要落腳點是在課堂。課堂是教師發展、學生成長的主陣地,更是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的核心所在。語文教師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積極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立足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有人說:“閱讀是語文之根,閱讀是學習之母?!逼鋵?,我認為閱讀更是學校教育之本,閱讀能力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具體體現。一個人學會閱讀,是生存和發展的必須。落實課堂教學改革,對于語文學科而言,必須從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開始,這樣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更多的是為孩子的終生學習和生活奠基。

一、錘煉文字、學習語言。

回顧我們以前的語文課堂,為了追求把課文講透,圍繞情節內容進行提問分析和討論談話,占用大量的教學時間,同時這些瑣碎的提問和多余的分析,也取代了我們的語言文字訓練,從而影響我們的教學成效。那么,如何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之中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呢?

根據新課程理念要求,我們及時提出了語文的大閱讀教學。在單元備課時,首先明確單元目標,緊扣單元的訓練點,關注課文的教學提示來設計教案。備課和上課時,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的改正,每課都進行個性化教案的書寫和二次備課,形成通案,以備下一年的老師和同學使用。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找準語言文字的訓練點。具體的講,就是在一篇篇課文中精選一個或幾個訓練點,即供學生訓練使用的“例子”,憑借這個“例子”使學生能舉一反三,逐漸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F在的課堂,老師們或通過句式的變換訓練來體會重點詞語;或運用對比法讓學生品詞品句,體會詞句的細微差別,學會準確地運用詞句;或在想象體驗中感悟品味語言……

例如:李麗娜老師在講《窮人》一課時,把自學指導定為“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從文中劃出表示桑娜和漁夫窮和不窮的語句,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簡單批準?!边@樣設計,使課文避免了繁瑣的講解,選準切入點直奔主題,利用對比法讓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分析討論,進而深入體會文章主旨。這樣的教學,既簡潔明了,又突破了文章的重點,使教學更加快捷高效。這正是我們所提倡和運用的閱讀教學方法。

二、以讀促寫,仿寫結合。

語文教學中的兩個重要環節是閱讀和作文教學,兩者是互相聯系、互相促進的。葉圣陶老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系?!笨梢婇喿x和寫作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讀與寫”是一個相互統一的有機體,因此“讀寫結合”是閱讀教學的基本理念。那么在閱讀教學如何做到讀寫結合呢?

我們應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夠進行讀寫結合的教學點,準確把握課文的精彩處,有意識地讓正處于作文起始階段的學生,仿寫同樣方面的內容,使學生的課堂閱讀得到一定延伸,把寫作的難度降低一些,讓寫作變得更快樂。留意教材中課后題有很多都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抄好詞、佳句”等內容。這樣的安排,就是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在摘抄積累材料中,學習文章的寫作方法。因此,在學習文章的同時,我們就應該有意識地讓學生在寫話和作文中運用這些優美的語句。只有這樣,才能讓文章的寫作方法、優美的詞句等得到遷移運用。例如:學了《桂林山水》后,我讓學生以《我愛家鄉的山》、《我愛家鄉的水》、《美麗的家鄉》等為題,選寫一篇贊美家鄉的文章,并要求學生寫作時,可以運用本文的寫作方法及優美的詞語。因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我們倡導讓學生誦讀優秀詩文,閱讀名著名篇,以拓展學生的閱讀面。讓學生逐步養成隨手摘錄、寫心得體會、記日記的好習慣。有了這些素材的積累,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未來的發展夯實基礎。在語文教學中充分實現讀寫結合,以讀促寫,仿寫結合,既能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又能快速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感悟能力和表達能力的目的。

三、拓展閱讀,培養興趣。

教育家曾這樣說過“語文成績的好差不是老師教的,而是學生閱讀的結果”。學生素養的提升源于語文,而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又源于閱讀?!皩W會閱讀“應該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終極目標。幾年來,我校一直在嘗試著,通過大量的閱讀教學,來逐步提升學生的素養?!暗梅ㄓ谡n內,得益于課外”一直是語文課不變的要求。在學習課內文章的同時,我們在課上積極進行著課外相應篇目的拓展閱讀,為課下的閱讀培養濃厚的興趣。

尤其在講授第五單元的“科學在我們身邊”的主題單元時,我們讓學生收集關于 “科技發明”“天體宇宙”等的書,并把它們帶到學校來與同學一起分享,比比誰記得多,誰的知識最豐富。當學到《科學幻想之父》的時候,結合凡爾納《海底兩萬里》等著作進行拓展性的學習。我在課下對課文進行了深入的備課,讓學生對文章的主人公凡爾納的個人資料和作品資料進行了搜集整理,做成了名人資料卡片。上課時,讓學生交流資料,想通過課文中的凡爾納的四部作品,呈現給學生的是有關凡爾納作品的大量拓展閱讀。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孩子們在一節課內對科學幻想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課下去閱讀凡爾納的更多作品。這樣的拓展閱讀,教師不光要在課上加強學生的閱讀量,更是為了加深學生對文章深度的感悟,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尋找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是開展語文課外閱讀的先決條件。要立足教材啊內容,通過發放調查表、征求師生意見、參考文獻資料等途徑確定三—六年級學生四年的閱讀書目。讓書目的確立富有計劃性、系統性和階梯型,解決學生無書可讀和讀書盲目性的問題。

近期,我們六年級語文組選了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和《海底兩萬里》作為課外閱讀的書目。其中《愛的教育》是講述了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學生的經歷,與學生聯系緊密,學習時給學生引薦,讓學生閱讀,并談自己讀后的感受,對課內知識的學習很有幫助的。

總之,課堂改革的重點是“以促進學生發展為核心”。 相信,有這樣的大語文閱讀教學的浸潤,學生愛讀書的好習慣會培養出來,課堂的氣氛會活躍起來,學生的能力會發揮出來,課程的內涵會充實起來,學生的語文素養會提升起來。為學生的終生幸福奠基,豐富孩子的閱歷,拓寬他們的人生,應該是我們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歸宿。

猜你喜歡
凡爾納課文閱讀教學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背課文的小偷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海底兩萬里
海底兩萬里
海底兩萬里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關于初中課文知識拓展教學的若干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