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契尼歌劇詠嘆調中“Legato”的藝術分析
——以男高音唱段為例

2016-06-30 10:48貴陽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貴州貴陽550000
戲劇之家 2016年12期
關鍵詞:普契尼

陳 演(貴陽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貴州 貴陽 550000)

?

普契尼歌劇詠嘆調中“Legato”的藝術分析
——以男高音唱段為例

陳 演
(貴陽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貴州 貴陽 550000)

【摘 要】普契尼是意大利20世紀最杰出的歌劇作曲家,他的歌劇詠嘆調有著無比優美的旋律和豐富細膩的情感,是人類音樂史上的寶貴財富。本文以普契尼歌劇詠嘆調中的男高音唱段為例,對普契尼歌劇詠嘆調中的“Legato”進行藝術分析。

【關鍵詞】普契尼;歌劇詠嘆調;男高音唱段;Legato;藝術分析

吉亞卡摩·普契尼(Giacomo puccini,1858-1924)成長于意大利北部盧卡市一個貧寒的音樂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音樂教育。19歲時,普契尼受威爾第歌劇《阿依達》的巨大鼓舞,立志成為一名歌劇作曲家。1880年普契尼進入米蘭音樂學院,師從著名小提琴家、室內樂作曲家巴奇尼和蓬基耶利學習作曲。1893年,歌劇《瑪儂·萊斯科》的成功,確定了普契尼的歌劇作曲家的地位,隨后《藝術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三部作品大獲成功,使普契尼成為意大利后期歌劇中的大師。他一生寫了12部歌劇,這12部作品影響深遠至今依然在歌劇舞臺上長演不衰,奠定了普契尼在20世紀意大利歌劇發展史中不可動搖的崇高地位。

一、樂句連音線中的“Legato”

普契尼歌劇中的詠嘆調頻繁地使用連音線,很多較長的樂句也要求大幅度的“Legato”。音樂術語中“Legato”的意思是:要求演奏或者演唱得圓滑、連貫。如歌劇《托斯卡》中卡瓦拉多斯的詠嘆調“多么奇妙的和諧”第13小節旋律聲部弱起進入后的第14-17小節都標寫了連音線,對應的伴奏聲部里也明確的標寫了連音線,要求兩個聲部同時做到Legato;又如歌劇《西部女郎》中約翰遜的詠嘆調“請讓她相信”,第12、13、14小節旋律聲部中第13小節最后一拍和第14小節第一拍的前半拍標寫了一條相同音高的延音線,伴奏聲部的第13、14小節是一條大連音線,這條大連音線要求伴奏聲部彈奏出大線條的Legato以強化音樂整體的圓滑和連貫。同時,延音線也為歌唱者提供了一個可以偷氣的氣口,方便了發聲。當歌唱者在這里做偷氣處理時,伴奏聲部的大線條Legato也起到了弱化因為偷氣帶來的樂句斷點的作用。

分析樂譜我們可以看出,連音線在普契尼的樂譜里起到了重要的組織作用,正是這些連音線使得普契尼的作品圓滑連貫、渾然天成,同時又層次分明。歌唱者唱好Legato,和伴奏聲部配合好Legato對是否能演繹好普契尼作品有著決定性的意義。

二、普契尼的Legato

(一)普契尼Legato中的情愫。普契尼父親早逝,兄妹七人(五個是女孩)全部由母親拉扯大,在成長和求學的道路上母親給予了普契尼無微不至的關懷、鼓勵和支持。所以,女性在普契尼心中的形象是偉大的、光輝的,也是脆弱的、苦難深重的。女人堆的成長經歷塑造了普契尼多愁善感又狂傲自大、優柔哀怨又放蕩不羈的傾向女性化的混合性格特征。他一生都在苦苦地尋覓自己理想中的女性,無數的緋聞也從來不會讓他停止尋覓的步伐,他一生為女性的愛所潤澤,也為此而勞累困苦。如此命運般的羈絆為普契尼積累了不解的女性情愫,使普契尼譜寫出來的女高音詠嘆調旋律流暢柔媚,情感細膩豐富,就連男高音詠嘆調也難逃這種女性的“陰影”。

普契尼筆下的男主角不像威爾第的那樣有著寬廣的胸懷,心系國家和人民的命運,相反,普契尼歌劇中的男高音為了愛情而存在,他們善良、樸實、真誠而且癡情。如歌劇《藝術家的生涯》中饑寒交迫的畫家魯道夫,深深地愛著繡花姑娘咪咪,因為自己太窮無法養活咪咪,也沒錢給咪咪治病,為了讓咪咪有更好的生活選擇和咪咪分手。但是幾經波折兩人反而愛得更深,無奈病魔最終還是奪去了咪咪寶貴的生命。劇幕落在魯道夫失聲的痛哭中,普契尼在魯道夫的劇情中植入了自己在米蘭音樂學院求學期間貧困的生活回憶,使魯道夫這個角色的喜怒哀樂既真實細膩又如青春詩歌般青澀難忘,從而成就了咪咪令人惋惜的悲劇形象。

魯道夫這個角色一定程度映射了普契尼的內心世界,由此可窺見大師心中纏綿不斷的憂傷。

(二)Legato是普契尼歌劇詠嘆調創作特點的重要組成部分。普契尼歌劇中的聲樂作品有著他獨特的創作特點,如歌劇《藝術家的生涯》中魯道夫的詠嘆調“多么冰涼的小手”,全曲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36小節)用了敘述性的2/4拍子,伴奏聲部以sfz的單音來形容魯道夫抓住咪咪那冰涼的小手時內心的顫動,隨后旋律聲部以PP的力度和接近級進上行的宣敘旋律輕輕展開深情訴說,逐漸增強的傾向性自然的發展到第29小節形成了樂曲的一次小高潮,表現了魯道夫迫切的表白之情。普契尼偏愛以P或者PP來平靜地開始詠嘆調,這首作品從開始到第36小節都P的力度上進行,形象地渲染出二人獨處時相互愛慕又略顯羞澀的情景。第二部分(第37-45小節)普契尼也融入了宣敘調語言化、說白性的特點結合較流動的3/4拍子,用f和P的力度對比,描繪出魯道夫不知道該如何向咪咪表白又苦于當前困窘生活的復雜心情。第三部分(第46小節至曲終)轉用了更抒情的4/4拍子,速度也從58放慢到52,延續了第二部分的宣敘調特點,旋律依然以接近級進的形式進行,但是傾向性明顯增強,樂句間緊密連接,在第65小節沖擊最高點達到全曲的高潮HighC,魯道夫介紹了自己并深情地向咪咪表達了愛慕之意,緊接著第67小節普契尼用旋律聲部P和伴奏聲部的PPP讓音樂恢復平靜,在結束句回歸到2/4拍子結束魯道夫的訴說,引出咪咪的詠嘆調。

聲樂之所以高于其他藝術表現形式,是因為聲樂直接結合了人類語言來進行藝術表達,重視人聲歌唱是意大利歌劇的優秀傳統。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普契尼在創作中遵循這一傳統,所有的處理動機都是為了烘托出人聲歌唱而進行的。首先,他在詠嘆調中融合了宣敘調,細膩地緊貼級進型旋律進行力度布局,使樂句圓滑的發展更接近語言連貫的表達;其次,他巧妙地運用了節拍的轉換和拍速的微調來連貫角色情感的表達,同時也為歌唱者發出最美妙動人的聲音提供了恰到好處的空間。Legato不再是簡單的一條連音線,它是普契尼歌劇詠嘆調創作特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內涵所在。

(三)Legato是普契尼歌劇詠嘆調風格特點的象征。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炫技、矯情的歌劇潮流中,普契尼多元化的作品風格完全可以說是標新立異逆流而上的。譬如作于1893年的歌劇《瑪儂·萊斯科》體現了普契尼浪漫主義的音樂風格;作于1896年的歌劇《藝術家的生涯》體現了普契尼現實主義的音樂風格;作于1900年的歌劇《托斯卡》體現了普契尼真實主義的音樂風格;分別作于1904年的歌劇《蝴蝶夫人》和1924年的歌劇《圖蘭朵》體現了普契尼濃厚的東方情調;而作于1910年的歌劇《西部女郎》則體現了普契尼自然主義的音樂風格。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普契尼并不完全屬于某一個流派,他的作品所體現出來的風格是多元化的,具有鮮明時代精神的,是獨樹一幟的。

然而,普契尼的這些作品有著共同的風格特點:1.小人物的大悲劇色彩。譬如歌劇《托斯卡》中的女演員托斯卡為了保護和拯救自己的愛人而忍受警察總監的欺辱,本想能救出愛人遠走高飛,最后卻因為被警察總監欺騙親眼目睹愛人被殺,自己也跳墻自盡;歌劇《圖蘭朵》中純真善良的柳兒,為了守住主人的秘密拔劍自刎,她對主人的愛慕在了“無人入睡”的夜晚孤獨回蕩;歌劇《蝴蝶夫人》中天真活潑的日本姑娘巧巧桑,背棄了自己的民族傳統和信仰只為了所愛之人,在“多么晴朗的一天”里愛情幻想破滅的巧巧桑結束了自己悲慘的生命,等等。普契尼幼年喪父、中年喪母、終生未能覓得真愛,這使得他幾乎從未享受過純粹的精神上的幸福,這些人生閱歷奠定了普契尼歌劇悲劇的基本色調。2.唯美的旋律線條。普契尼歌劇的詠嘆調幾乎都大量使用音階式的、級進傾向進行的旋律。樂句間自然連接,配以律動的節奏使纏綿抒情與激昂跳動并存,樸素的情感發展連綿起伏,使音樂有著優美流暢的線條感。悲劇的色調和唯美流暢的旋律線條使得Legato線條成為普契尼歌劇詠嘆調作品的象征。

三、如何唱好普契尼的Legato

(一)快吸慢呼的氣息訓練。歌唱是氣息的藝術,誰掌握了氣息的技巧誰就懂得如何歌唱。普契尼的詠嘆調旋律習慣采用接近語言的樂句和緊貼樂句的力度,作品布局自然,情感細膩,層次分明,連貫性強。詠嘆調中經常出現大長線Legato的樂句,這些樂句除了句幅長音域寬還嚴格的標注了速度、力度、情感等術語。這類樂曲難度較高,要求氣息有足夠的支撐能力,并且能輕松靈活、連續不斷地支持歌唱者同時做到對應的速度、力度和情感。如果說威爾第的詠嘆調一定程度上唱條件的話,普契尼的詠嘆調則主要唱氣息,快吸慢呼的呼吸是這一類型樂句運用最多的,針對性地做好快吸慢呼的訓練對演唱普契尼詠嘆調有著直接作用。

(二)發聲的訓練。普契尼在譜寫詠嘆調時從音樂整體上進行了細膩的力度布局,偏愛于P、PP甚至PPP的力度處理,隨著旋律的發展和人物情緒的需要而配合使用cresc(漸強)、dim(減弱)及rit(減慢)等。所以,普契尼的歌劇詠嘆調要求一定要唱得輕巧連貫、強弱自如、快慢有度。發聲訓練時,注意在氣息柔軟的基礎上找好聲門的適度感,讓沖擊聲帶的每一絲氣息都有效發聲,這樣才能唱出輕巧連貫的聲音,同時也有足夠的氣息和體力完成作品整體。除了找好氣息和聲門配合的適度感,還要注意身體松緊的對立統一,任何突兀的氣息沖擊和多余的緊張都會破壞聲音的圓滑連貫。

四、結語

普契尼以卓越的才華和獨特的風格為人們譜寫了很多優秀的歌劇詠嘆調,這些作品承載著普契尼深厚的藝術修養,具有很高的藝術研究價值和審美價值。深入普契尼的創作中去了解他的Legato并且針對性地進行歌唱訓練,能使我們更好地把握他的作品,感受他的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1]賀錫德.外國古今名曲欣賞(下)[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

[2]杰羅斯·漢斯,黃伯春.大歌唱家談精湛的演唱技巧[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6

[3]沈湘,李晉瑋,李晉媛.聲樂教學藝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

[4]龔永紅.普契尼歌劇特點研究[D].重慶:西南師范大學,2005.

[5]張寧和,羅吉蘭.音樂表情術語[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

[6]李亞丹.淺談普契尼歌劇中男高音詠嘆調的藝術特色[J].大眾文藝,2010.

[7]世元.普契尼——不朽的意大利歌劇作曲家[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6-0070-02

作者簡介:

陳 演(1986-),男,漢族,廣東高州人,工作單位:貴陽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猜你喜歡
普契尼
普契尼歌劇的戲劇性分析與解讀
論普契尼歌劇創作的藝術特征——以《藝術家的生涯》中唱段《漫步街上》為例
西方普契尼歌劇研究文獻(專著)綜述
普契尼的愛情與歌劇《燕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