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產中小成本電影的發展策略探究

2016-06-30 10:48馮德嶺楊會軍
戲劇之家 2016年12期
關鍵詞:創作特征發展策略

馮德嶺,楊會軍

(1.黃河科技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05;2.北京師范大學 藝術與傳媒學院,北京 100875)

?

國產中小成本電影的發展策略探究

馮德嶺1,楊會軍2

(1.黃河科技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05;2.北京師范大學 藝術與傳媒學院,北京 100875)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實行電影產業化改革的不斷深入,國產電影取得長足的發展,其中尤以中小成本電影的發展引人關注。本文以近幾年取得票房成功的國產中小成本電影為藍本,分析國產中小成本電影的發展現狀,審視其創作特征,在此基礎上,提出國產中小成本電影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國產中小成本電影;創作特征;發展策略

2006年,國產中小成本影片《瘋狂的石頭》成功突圍好萊塢的包圍,開啟了電影創作的新風潮。自此,《失戀33天》《鋼的琴》《杜拉拉升職記》《人再囧途之泰囧》《港囧》《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小時代》系列、《誰的青春不迷?!返扔捌晒ι嫌?,這些構思精巧、貼近生活、故事精彩的國產中小成本影片在市場上顯露出巨大的潛質,讓人對中國電影產生了無限期待。

一、國產中小成本電影的概念界定

隨著中國電影業的飛速發展,國產小成本電影也迎來了自身的繁榮發展時期,在與大成本電影的競爭中,國產中小成本電影逐步形成了獨特的創作模式,以其個性化的敘事方式、本土化的故事內容、精準的市場定位和立體化的營銷方式逐漸成長為國產電影中的一支重要的生力軍。

所謂的中小成本電影,是與大成本、大制作電影相對而出現的一個投資概念,按照中國國情,“中等規模投資影片的制作成本一般在1000萬元到5000—6000萬元之間,小成本制作一般在1000萬元以下”。而投資300萬元以下的影片不能進入院線。[1]因此,中小成本電影界定為投資成本在300—8000萬元之間、題材多關注小人物的命運、主要由新銳青年導演執導和年輕偶像演員創作、帶有明顯個人風格的影片。

二、國產中小成本電影的創作特征

國產中小成本電影在國產大片和好萊塢影片的夾縫中謀求生存之地,其發展也受到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影響,在其市場競爭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創作特征。

(一)在地性

首先是貼近實際。由于國產中小成本電影受投資成本的限制,鮮有選取一線大牌明星,而選用親和力好的、年輕的演員;在選題方面更多地關注現實題材。從《瘋狂的石頭》《失戀33天》到《誰的青春不迷?!?,均以現實題材構成故事的主體,這種貼近實際的選題更容易引發觀眾的共鳴。

其次是貼近生活。國產中小成本電影講述的是現實生活中的故事,表現的是現代人的喜怒哀樂和生活體驗。國產中小成本電影更加注重與社會熱點的互動,展現當下人的生活狀態,尤其是以本土化的方式來表達社會生活的質感,更“接地氣”,改變了好萊塢類型片的“水土不服”和國產大片對現實生活“疏離”的弊端。

最后是貼近群眾。國產中小成本影片往往表達一種人文情懷,展現普通人的情感,善于以情感人,引發觀眾的情感認同和情感補償。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以青年人的愛情與友情為題材,表現青春的激情與美好,向青春致敬。而有些所謂“貼近群眾”的大片之所以缺乏受眾、缺乏市場,“就是因為還不是真的貼近群眾。表面上拍群眾,主旨還是貼近領導?!保?]

(二)喜劇元素

梳理2015年賣座的進口片和國產片可以發現,票房排名前十的影片中有三部為國產中小成本電影,其中徐崢導演的《港囧》斬獲16.1億元票房,閆非導演的《夏洛特煩惱》獲得14.4億元票房,董成鵬導演的《煎餅俠》也取得了11.6億元的票房佳績,這三部影片均有“喜劇”元素,可謂是電影界小投資大回報的典范?!跋矂∽鳛橐环N‘世俗’美學風格,由于其藝術形象的‘小人物’定位,生活細節的情趣化處理,社會困境的解構式處理,傳播效果的輕松化訴求?!保?]使得受眾在輕松、愉悅的觀影過程中釋放焦慮、宣泄情緒、撫慰心靈,以至于不少觀眾從中體會到某種為之一動的“淚點”、“笑點”和“興奮點”,始終保持一種飽滿熱情的觀影心理,從而獲得強烈的藝術效果。

(三)戲劇化

取得票房成功的國產中小成本電影都具有強烈的戲劇沖突,采用“起承轉合”相一致的情節劇模式,創作者們基于對好萊塢電影類型規律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結合本土化生活進行創新,使得國產中小成本電影的戲劇沖突更清晰、敘事節奏更緊湊、線性情節更完整,充分發揮情節劇“起承轉合”的特點,故事通俗易懂,從而最大限度地契合受眾的趣味和需求。因此,國產中小成本電影所取材的故事是否具有強烈的戲劇沖突,是其取得高票房的重要因素。

(四)類型化

國產中小成本電影的編導們結合中國的國情,從選題、敘事、題材等角度出發,探索國產中小成本電影的創作規律,制作出一批符合中國受眾口味的類型化電影,其內容主要包括青春、夢想、愛情、奮斗、懸疑、動作等類型元素,進而形成愛情片、喜劇片、動作片等類型電影。所謂的類型化電影,是從商業運行角度出發,將觀眾熟知的、既有的類型元素有機組合,以相對固定的模式攝制影片,進而形成一套模式化的生產流程?!斑@其實是借鑒‘好萊塢’的經驗,但同時又必須在本土化方面狠下工夫,探索出中國式的類型模板”。[4]因此,在創作實踐中,應當發揮中小成本類型電影的創作優勢,積極探索與創新,結合當下受眾的審美趣味和現實需求,制作出更多敘事流暢、故事完整、立意新穎、節奏緊湊的類型化電影。

三、國產中小成本電影的發展策略

近年來,國產中小成本電影的確創作出一批優秀的作品,在藝術和商業上實現了“雙贏”。但由于國產中小成本電影在投資規模、市場認可度、商業價值和相關政策等方面受到制約,再加上一些電影存在脫離現實、“惡搞”、“媚俗”、質量良莠不齊等諸多方面的問題,阻礙了國產中小成本電影的良性發展。因此,國產中小成本電影想要健康成長,不僅要做到類型總量豐富,還要保持影片個性化的敘事方式,提高影片的藝術質量和制作水準,實行類型化電影的精品戰略。

(一)針對性的受眾人群

筆者認為,從受眾群體的差異性來看,成功的類型電影可以劃分成兩種:一種是“最大公約數”電影,這些電影最大化地覆蓋受眾群體。如一些學者所提出的大成本制作的高概念電影《哈利·波特》系列,還有如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簡單的故事加上永恒的藝術母體,很容易穿越時空、年齡、種族的界限,獲得最多、最廣的受眾。

另一種是“最小公倍數”電影。這類影片強調影片的針對性,強調影片的擴散式消費?!妒?3天》便是該類電影的一個成功案例,豆瓣上特定網絡影迷擴散至青年影迷,再次發酵擴散至周邊的受眾,影片逐漸形成口碑,擴散至整個市場,形成一種擴散式的消費行為。其次,這些電影往往改編自成功的劇本,或者曾獲得過一定票房,受眾觀影之前影片便聚集了大量的人氣,良好的受眾基礎加上擴散式的消費行為增加了影片的票房保證。

(二)關注現實題材

中國電影大片呈現出一些學者所說的疲軟狀態,電影的創作局限于歷史、武俠、美女、東方傳統景觀等非現實題材,而現實題材為主的警匪片、戰爭片、災難片、恐怖片在中國電影中處于缺失狀態。這其中既有國情、文化制度對電影的束縛,也有市場仿學好萊塢的急功近利心態,當然還有創作者自身的水準、中國類型片處于幼年期的必然階段等原因。在這個階段中,離現實生活很近的喜劇片和愛情電影便彌補了觀眾對現實題材的需要。電影的特性也就是巴贊和克拉考爾強調的照相性質,可以讓觀眾清晰地看到社會現實,如《杜拉拉升職記》中有職場競爭,《人再囧途之泰囧》中有商戰,《瘋狂的石頭》中有對下崗與社會弊端的反映。電影的本性,也就是愛森斯坦、愛因漢姆強調的形象性,強調對現實進行選擇概括,創造出獨特的藝術邏輯和規則,如主人公不死、有情人終成眷屬定律、好人好報定律,甚至《小時代》《杜拉拉升職記》中現代大都市之壯麗、白領、都市麗人等人物的出現可以為觀眾呈現出觀眾對“自身認同”、對現實世界的合理想象、實現觀眾“自戀情結”的一個夢幻世界,最終讓觀眾在這個虛構的世界中體驗到釋放的快感,滿足觀眾對現實世界娛樂的渴望。

(三)借助新媒體傳播與話題營銷

在中小成本電影中,電影發行除了借助名人效應來吸引觀眾,為票房奠定良好的基礎之外,還借助了強大的網絡傳播方式,如《匆匆那年》一經上映便被一些知名網友關注,在微博、微信、博客等自媒體中被一再發酵、放大,之后被網絡精神領袖、網絡大V等轉發,名人自媒體起到了領頭羊的作用。

這些影片往往作為一個時新性話題,成為輿論焦點,或被大量的同齡人論述,或見諸于報刊新聞媒體之上,這類似于傳播學中的“議程設置”,給受眾造成一種“不得不看、越罵越看”的主動心理。新媒體互聯網時代下獨特的營銷方式,實質上是一個由被動觀眾變主動觀眾的過程,值得筆者以后探討。

(四)類型劇作的自覺把握

類型創作意識在青年導演中顯得比較自覺,在這幾部電影中則表現為對經典類型元素和橋段的挪移與拼貼?!动偪竦氖^》《瘋狂的賽車》《人再囧途之泰囧》都是多線索結構,大量裝傻耍寶模式的橋段引入,后者還有公路片的類型特征。這些類型創作意識加上中國戲曲小說中強調的一波三折、峰回路轉、欲擒故縱等敘事觀念,自然會獲得口碑和票房。另外,這些片子都強調劇作成本投入和劇作位置,毫不夸張地說,有了成功的劇本才會有成功的電影。

國產中小成本電影經過多年的探索,已形成獨特的創作模式,成為中國電影市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國產中小成本電影應該提高影片質量,堅持“內容為王”,堅守發展原則,發揮自身特色,克服自身發展的瓶頸,實現與大片的平衡發展,繼續為促進國內電影市場的繁榮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0.46.

[2]鄭洞天,倪震,黃建新,趙軍,陸川.中小成本電影的市場出路[J].當代電影,2009,(1):16.

[3]尹鴻,雷建軍.近期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的“黑馬”現象[J].當代電影,2013,(7):11-12.

[4]劉迅.中小成本電影如何走向市場:觀眾、選題和創意[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8):144.

中圖分類號:J9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6-0094-02

作者簡介:

馮德嶺(1986-),男,山東鄆城人,碩士學位,教師,云南師范大學文新學院廣播電視藝術學專業,工作單位:黃河科技學院;

楊會軍(1982-),男,河南新鄉人,在讀碩士研究生,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影視專業,研究方向:影視劇作批評與創作研究。

猜你喜歡
創作特征發展策略
淺析李斯特降E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的風格特點與創作特征
試論當代中國民族器樂作品的旋律創作
西方音樂的魅力
群眾文化在和諧社會建構中的作用與發展策略分析
在線視頻用戶付費的商業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識,促進學生體育競技能力發展
淺談我國電視真人秀節目存在的問題及發展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