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爾濱廣電新媒體助推東北亞互聯網+旅游發展分析

2016-07-02 13:17張莎
商場現代化 2016年16期
關鍵詞:東北亞廣電業態

摘 要:近年來,東北亞地區旅游業發展迅速,旅游合作呈現出新的局面,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隨著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對旅游業影響日益增強,打造面向東北亞的旅游發展新業態,推動東北亞旅游一體化顯得尤為重要?;ヂ摼W+廣電+旅游是一種新型產業結合模式,旨在以互聯網技術為支撐,充分利用廣電“血統”,以此實現智能化生產和服務,提供個性化產品,最終促進旅游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

關鍵詞:互聯網+廣電+旅游;東北亞;旅游;創新;業態

隨著我國“互聯網+”行動計劃的落實,互聯網與社會經濟不同領域間的融合趨勢進一步加強,加之“G6共同體”國際研討會、第四屆東北亞旅游論壇及以東北亞互聯網金融論壇的舉辦,一度加緊東北亞的合作趨勢。因此,基于互聯網+廣電+旅游的新業態必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動力,充分發揮廣電新媒體的傳播優勢和宣傳作用,積極運用互聯網推動旅游業態創新、發展模式變革、服務效能提高。

一、互聯網+廣電+旅游的內涵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習總書記強調,要大力推動傳統與新興媒體間的深度融合?;ヂ摼W+廣電+旅游計劃的提出,將有助于新一輪的傳統媒體轉型,并推動新型旅游業態的發展。

1.外部表象:互聯網+傳統行業

“互聯網+”的本質是實現傳統產業的數據化、在線化,其最顯著的特點是憑借互聯網工具把先前孤立的傳統產業連接起來,并運用大數據完成各行業的信息傳遞?;ヂ摼W+廣電+旅游即利用廣電新媒體的強大傳播和宣傳功能,通過云計算、物聯網、移動通信網絡為代表的新信息技術,借助旅游產業鏈,增強黑龍江特色旅游與東北亞各大旅游主題之間的線上、線下的融合與協作趨勢。在清晰產業供給和需求關系的基礎上,為游客提供更加人性化和個性化的服務,打造集電商、物流、金融、旅游為一體的新媒體旅游業態。

2.深層內涵:產業創新+經濟轉型

互聯網化指的是傳統產業通過互聯網數據實現用戶個性化需求的深入分析?;ヂ摼W化的實現需要傳統媒體、旅游業進一步調整產業模式,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產品為基底,并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精準服務的商業模式?;ヂ摼W的商業模式是依托流量展開的眼球經濟,所以,獲取用戶關注、掌握用戶需求才是互聯網+廣電+旅游新型模式運作的關鍵?;ヂ摼W+廣電+旅游力求的產業升級應通過互聯網相關技術開發和占據新的市場,借助媒體平臺的開放、共享特質實現新市場跨界擴展管理體系,推動移動互聯網旅游消費成為主流,實現1+2>3的效果。

二、互聯網+廣電+旅游的意義

互聯網+廣電+旅游實際是生產關系的組織重構、是一種新的經營方式與盈利模式,必要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1.“互聯網+”是傳統廣電媒體轉型的的重要契機

哈爾濱廣電新媒體雖有通過微信公眾平臺開設藍網直播、看現場、微商城等功能來提升其傳播影響力,但只是存在于媒體融合的初級階段,并不能發揮其強大功效獲得可觀收益。

互聯網改變了基于互聯網數據化產生的媒體用戶的權利?;ヂ摼W與傳統媒體業的融合,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信息生產,激發用戶的信息需求,并以微傳播為代表的新傳播方式及時、迅速、裂變式傳遞報道消息,將有助于提升傳統廣電媒體業的業務質量和水平,促進傳統廣電媒體業整體態勢的更新升級。

2.“互聯網+”為旅游模式創新提供技術和平臺支撐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UGC(用戶生產內容)和PGC(專業生產內容)不僅使普通旅游者收集相關信息的成本下降,精準度提高,削弱了傳統旅游中介服務業的信息優勢地位和標準化包價旅游產品的價格優勢,促進了旅游者偏好的改變。

“互聯網+旅游”的思維將以更大的視角和平臺滿足游客對東北亞的了解,完善其對東北亞的印象和評價,還有助于東北亞以低成本、人性化、跨地域限制的方式,傳遞東北亞的旅游信息,并塑造旅游形象。此外,涉旅企業、機構借此機遇提高管理運營的效率,助推東北亞旅游產業轉型。

3.互聯網+廣電+旅游有利于營造雙創旅游新常態

在新常態下,旅游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來自于雙創,這正是互聯網+廣電+旅游創新理念發展的機遇所在。通過集中家之長,兼容并蓄,最終實現旅游業的跨界融合、技術滲透、外部創新和內生增長。

新常態下的互聯網+廣電+旅游所追求的應該是在互聯網+廣電,互聯網+旅游標準化基礎之上的人性化,以及由此創新的旅游過程中的極致體驗,也就是超預期的旅游體驗,達到在去中心化、去中介化的自媒體時代以極致的用戶口碑贏得未來旅游業態新發展。

三、互聯網+廣電+旅游的發展建議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數據顯示,到2014年12月末,我國擁有6.49億的網民規模數量,全年新增網民數為3117萬人?;ヂ摼W的普及率為達到了47.9%,另外,eMarketer的最新數據預測,2015年全球網民數量將超過30億,年增長6.2%,屆時網民將占全球人口的42.4%?;ヂ摼W+的創新融合擁有強大的市場份額,基于互聯網和廣電新媒體的旅游創新要想在互聯網+行動中謀取發展,不能進行簡單加總,而應擇優互推,搶先立足。

1.提升跨界融合發展內容

全面開通旅游微博、微信通道,開辟手機APP、戶外LED彩色大屏展示器,海量發布各種旅游信息和文化消費信息,供消費者盡情選擇;建立集合視頻、音頻、文字、圖片、動畫等多媒體表現形式為一體的旅游電子雜志網絡發行平臺,主動向用戶派送,也可供用戶自由挑選各類信息,進行瀏覽和下載閱讀;利用廣電新媒體資源開辟網絡大電影發行渠道,通過網絡平臺和KTV院線同步上映。

同時,運用互聯網+廣電+旅游不僅可以培育信息消費熱點,加大企業經營傳播影響力,而且有利于改善消費環境,確保消費質量,引進各界社會力量推動消費增長,使熱點更熱、消費更新。用數據新聞的采制方式,動靜態可視化等手段,對新型業態進行重構和數據可視化表達,增強傳播穿透力和感染力,推進互聯網+廣電+旅游模式的創新融合。

2.完善電子商務支撐服務體系

培育跨境電子商務經營主體,建立包含中、俄、日、朝、韓多語言支付服務體系,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跨境電子商務統計、報關、結算、匯兌、退稅等管理體制和信用體系,加快外貿市場和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點的拓展;支持各類互聯網金融平臺建設,利用大數據等技術加強互聯網金融的監管與服務,以防范風險;以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為基礎,推進游客集散和海外倉儲智能化,構建聯運智慧物流系統。

此外,繼續推動建設一批電商云、媒體云、旅游云等專有云,為行業融合提供專業云服務,加強包括有線寬帶和移動網絡覆蓋、物流配送網絡、售后服務體系、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等。還要推進跨區域服務卡的集成通用,完善區域就業信息服務平臺,探索創新移動商務、遠程辦公等新的服務模式,使得個性、多元的數字生活需求得以滿足。

3.打造開放共享的“數據防火墻”

互聯網+時代更要重點強調信息的真實性和安全性,通過落實互聯網+廣電+旅游計劃,利用互聯網技術和藍網優勢構筑大吞吐量、強過濾性、高防御型的“數據防火墻”,進行訪問行為控制、危險操作阻斷、可疑行為審計,保障信息平臺在內容及技術上的絕對優勢。

因此,應加強對東北亞旅游、媒體、文化、金融、物流等多項數據的深入分析、推動商業智能化、多媒體加工、可視化軟件等自主研發技術的創新,建立面向東北亞的服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促進創新融合的數據化。旅游產品的融資、研發、生產、推廣、體驗、銷售等環節都需要線上線下平臺的互動合作,并依托線下資源,挖掘UGC模式創造價值,真正凸顯旅游購物消費的活力,最終達到線上、線下的全面對接和整體運作。

4.加強服務監管和法制建設

通過實施互聯網+廣電+旅游提升旅游服務效能,完善對游客提供動態管理和個性服務為中心的電子服務體系?;诜諙|北亞區域的統一網絡數字交互平臺,整合各國的旅游服務資源,優化旅游服務程序,加速構建云平臺基礎上的互聯互通旅游公共服務平臺,面向大眾旅游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各類服務,實現東北亞區域各類服務事項“一站式”網上辦理與“全流程”效能監督。

依托網絡數字交互平臺,通過行業自律和品牌化營銷,建立一個多方參與者一同遵守的產權保護、質量保障及服務標準等方面的規范體系,積極推進網絡交易安全、個人隱私保護、網絡交易監管等方面的行業立法,加大基礎信息資源和個人信息保護的力度,維持互聯網信息安全管控和網絡平臺的良好秩序。

5.構建東北亞全域旅游體驗生態圈

全域旅游不僅注重旅游的核心體驗,更加重視旅游體驗生態圈的構建。東北亞新型旅游業態的創建需要引用生態群落理念,打造全域旅游體驗生態圈,用“你優我?!钡膮f同創新思想代替以前“魚死網破”的共輸思路,在協同創新、共同進步的旅游體驗生態圈中贏得長遠發展。

互聯網+下的全域旅游發展必須圍繞旅游體驗目標鏈來探究旅游體驗圈層、旅游體驗場域、旅游體驗對象譜等問題,因此我們應該建立線上旅游體驗生態圈,即通過平臺嚴格的審核機制與合作伙伴的洽談凈化平臺,過濾低質量旅游產品,形成旅游產品生態圈層。此外,還要通過廣電互聯網平臺信息傳播及時有效的特性,用文化旅游的優勢來填補踐行生態旅游理念的局限性。

四、結論

“互聯網+”行動計劃主要著力于打造新的增長點,培育新產業,推動優質資源的開放,完善服務監管模式,增強服務能力,推動現有的傳統行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ヂ摼W+廣電+旅游的結合模式將有利于催生專業旅游產品的誕生,調整旅游行業分工體系,對旅游相關行業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中國新聞網:《李克強:制定“互聯網+”計劃促電子商務健康發展》,2015-3-5,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03-05/7103116.shtml.

[2]曹國偉.《“互聯網+”代表的是一種新經濟形態》,2015-3-21,http://tech.sina.com.cn/i/2015-03-21/163710019803.shtml.

[3]寧家駿.“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實施背景、內涵及主要內容[J].電子政務,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2015(6).

[4]黃楚新,王丹.“互聯網+”意味著什么-對“互聯網+”的深層認識[J].新聞與寫作,2015(5).

[5]張殿宮.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廣電新媒體特征,2015-11-17,http://www.workercn.cn,吉林日報.

作者簡介:張莎(1991- ),女,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規劃設計方向

猜你喜歡
東北亞廣電業態
平臺經濟下新業態從業人員社會保險問題研究
同心守“滬”上海廣電人在戰“疫”一線
廣電5G網絡股權結構塵埃落定,“全國一網”整合在即
面向地方新業態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
大健康業態:購物中心的下一個風口
文在寅:朝韓及東北亞共同舉辦世界杯
廣電車盒子全國首發廣電車聯網項目同期啟動
從業態特性看全球激光拼焊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格局
面向全世界 服務東北亞
東北亞博覽會,架起一座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橋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