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基于全球價值鏈提升目標下的中國生產性服務貿易

2016-07-02 10:31雷鋒剛
商場現代化 2016年16期
關鍵詞:全球價值鏈現狀分析

雷鋒剛

摘 要: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全球化的深入,生產性服務貿易已經逐漸成為了世界貿易中不可缺少的一角。目前,發達國家占據著全球服務貿易的主導地位,在全球價值鏈的核心環節中占據著不可撼動的地位,而發展中國家則居于非核心環節,我國亦是如此。所以要想挺進全球價值鏈的高端位置,就需要從低端鏈中掙脫出來。本文簡述了價值鏈以及全球價值鏈的概念,從生產性服務貿易的內涵出發,對全球價值鏈提升目標下的中國生產性服務貿易所處的現狀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全球價值鏈;生產性服務貿易;現狀分析

一、全球價值鏈概述

1.價值鏈的概念

價值鏈的概念是在1985年的時候由波特提出的,主要是指企業在進行價值創造時,其間包含了以生產、銷售、運輸倉儲、售后服務和回收等為主的基等為主的相關支持性經濟活動本經濟活動和以人力資源管理、原材料采購、法律會計和技術支持兩大模塊。這些經濟活動之間的密切聯系與互動,將創造價值的過程變成了一條鏈,該鏈被稱為價值鏈。價值鏈的主要工作是將能夠創造價值的包括技術研發和原材料、勞動力以及資本等各種行為進行融合,通過組合生產的方式,形成商品,然后將其投入市場進行交易、消費,形成價值循環。Gereffi在1999年指出,價值鏈是由一個或者多個支配者之間相互的協調分配,支配者占據了價值鏈環節中的重要一環,并且其直接間接的決定了價值鏈的基本特征。而到了2000年,價值鏈又有了新的定義,即把產品或者服務的概念進行設計加工,最終形成成品送到消費者手中,最后完成使用,這一過程就是價值鏈的形成過程。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價值鏈實際上是將價值從上往下單項進行遞增的過程的結論,也就是形成價值鏈的各環節進行互動的過程。

2.全球價值鏈的概念

在20世紀80年代時,以世界價值創造體系的分離和重構為基礎,國際商務研究者提出并發展了將宏觀與微觀完美融合的新興理論--全球價值鏈理論,在全球范圍內,將商品或是服務的價值實質化的過程,其中包括了生產、市場銷售、售后服務等,全球價值鏈主要是將這些環節進行連接,一環扣一環使其環環相扣,將各大企業之間互聯,而在這些既環節中又包含了原材料的采購、運輸,半成品和成品的研發、生產和營銷以及對消費品和回收品的處理、售后服務等過程。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在全球市場內的企業或者是處于全球價值鏈中某一環節的企業組織主要從事設計、產品開發研究、在實際生產制造、市場營銷、廣告策劃、銷售、售后服務并且將回收品進行增值的工作。全球價值鏈是指將產品或服務的價值鏈以及生產鏈將其從國內延伸到國外。

二、生產性服務貿易概述

1.生產性服務貿易的內涵

James R.Markusen在1989年的模型中提出生產性服務貿易,只有通過對最終的貨物或是成品產生的貿易行為,才是專業性中間投入貿易,該成品才可以成為替代品,在此基礎上,構建出了一種貿易模式,一種具有報酬遞增特性的貿易模式--生產性服務貿易。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生產性服務貿易的發展,1990年的時候,Francois對其進行了新的定義,即在專業化的行進過程中,生產性服務貿易主要是對勞動分工以及報酬遞增進行影響和作用的服務型貿易。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是不一樣的映像,從全球價值鏈的角度出發,生產性服務已經滲透了全球價值鏈中的每一環節,可謂是不放過任何一個縫隙。結果不言而喻,生產性服務貿易已經逐漸滲透入了全球價值鏈的各個環節。換言之,生產性服務貿易提供的服務是非物質形態的服務,是為了滿足全球價值鏈的中間需求以及為社會生產跨越國界而生的服務。從價值形態上來說,生產性服務是一種投入行為,一種為了跨越國界的、為全球價值鏈的各個環節進行價值增值的投入行為,其中,生產環節以及服務環節是全球價值鏈的兩大環節,所以其增值行為不僅是讓生產環節增值也是讓服務本身增值,最終是整個價值鏈增值。而生產性的存在方式則主要由生產性服務外包和跨國境的生產性服務兩種方式,其中,生產性外包主要是指通過跨境支付或是境外消費的方式,而跨國境的生產性服務則是指跨國公司的內部公司之間以商業存在為主要交易方式,所以,也可以將國際生產服務外包歸到生產性服務貿易一類。

三、基于全球價值鏈提升目標下的中國生產性服務貿易的現狀分析

1.我國生產性服務貿易的現狀

通過服務的中間投入率,可以推算出生產性服務貿易的出口額。在1983年的時候,我國的生產性服務貿易出口額是20.24億美元,而到了1992年,出口額已經突破了100億,達到了131.1億美元,到了2005年,更是達到了1180.23億美元,這些數據顯而易見的告訴我們,從1983年到2005年我國的生產型貿易出口額已經增長了超過58倍,而對比于同期的對外貿易其中還包含了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的出口額僅僅增長了34倍,我國的生產性服務貿易再以不可抑制的速度在瘋長。而通過年增長速度,我們可以看到對比于貿易出口總額的生產性服務貿易出口額的緩慢增長,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以及生產性服務的不斷發展,雖然生產性服務貿易在不斷地發展,但是其發展速度與對外貿易相比較為緩慢,導致出口額之間發生了不平衡的現象,并且其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偟膩碚f,以上數據表明,雖然在原有的基礎上,生產性服務貿易的出口額增長了不少,但是沒有比較就沒有差距,與對外貿易的出口額一對比,就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的差距,所以生產性服務貿易的發展刻不容緩。作為發達國家的代表美國,早在1982年其生產性服務貿易出口額就已經達到了285.73億美元,在1995年就已經突破1000億,達到了1631億美元,而到了2005年已經更是達到了3385.14美元,到了2007年其出口額已經增長到4473.79美元,在26年已經增長了將近16倍。而韓國在1995年的出口額為183.98億美元,到了2005年則增長到594.89億美元,11年只增長了3倍。與韓國相比,在1995年到2000年,我國的生產型貿易出口額與其差不多,相差無幾,但是到了21世紀,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生產性服務貿易突飛猛漲,已經大大超過了韓國的出口額,到2005年,我國的出口額已經差不多是韓國的2倍。但是,與發達國家美國相比,我國的發展較慢,其出口額與之相比,我國在2005年才達到美國1995年的出口額,晚了近10年左右,所以,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生產性服務貿易發展仍然稍顯落后,與其存在較大差距。

2.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中生產性服務的投入比例

貨物貿易出口主要為工農業產品,而服務貿易產品則是服務業產品。所以,我們可以將貨物貿易出口的服務中間投入近似的等同于工農業的服務使用率與貨物貿易出口額相乘,而服務貿易出口額的中間投入則可以看做是對服務的中間使用率與服務貿易出口額的乘積。我國的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相比,兩者的中間投入發展都較為迅速,增長倍數也差不多為8倍左右,并且中間的服務投入之比呈現先降后升之勢。1992年到1997年,兩者之比從5倍降至3倍,1997年到2005年,兩者之比則從3倍又上升到差不多6倍左右,并且上升趨勢顯著。因為1997年時工業對服務中間投入的使用率驟降,之后又上升,而農業對中間服務的使用率較為低,對總的使用率影響也較小,所以貨物貿易的中間投入主要由工業的中間服務投入使用率決定,才會出現先降后升之態。

四、總結

綜上所述,我國的生產性服務發展較為迅速,但是其增長為波動性增長,并且由于起步相對較晚,對我國的國民經濟貢獻較小,與美國相比,發展水平較低,對于中間的服務投入率也較低,所以,為了提升我國的生產性服務貿易,增強其競爭力,在全球價值鏈提升目標的基礎上,應該將生產性服務貿易積極參與到全球價值鏈中,積極的發展延伸。

參考文獻:

[1]莊麗娟,陳翠蘭.我國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的動態相關性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09(2):32-36.

[2]曾奕,李軍.生產者服務貿易的貿易模式研究:基于面板數據的分析[J].統計研究,2006(5):12-18.

[3]汪素芹,胡玲玲.我國生產性服務貿易的發展及國際競爭力分析[J].國際商務,2007,(6):11-17.

猜你喜歡
全球價值鏈現狀分析
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與中亞國家農業合作策略分析
區域性產業集群、價值鏈與體育用品之間關系的研究
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分析與指導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小微企業全球價值鏈嵌入模式研究述評與展望
河南農村外貿代工行業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