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專業課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促進教育技術與教育教學有效融合

2016-07-04 08:18喬美汪威威
現代職業教育·高職高專 2016年6期
關鍵詞:專業課信息技術培訓

喬美 汪威威

[摘 要]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結合專業課教師課堂教學的新常態,根據專業課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實際情況,制定一系列方案,對如何提高專業課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進行研究與實踐。通過多項措施可以分層、逐步提升教師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促進教育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有效融合。

[關 鍵 詞] 信息技術;教育技術;教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16-0036-02

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也將“互聯網+”引入大眾視線?;ヂ摼W的高速發展,已經成為時代發展中的大趨勢?!盎ヂ摼W+”時代的人才不僅需要具有硬技能,同時需要具有很多軟技能,包括勇于創新精神、批判性思維能力、獨立自主精神、跨界復合能力、學習適應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這不僅僅是對教育對象提出的要求,同樣也是對教育者本身提出的要求。

一、專業課教師課堂教學新常態

目前專業課教學大多采用多媒體教室、數字校園網絡、虛擬仿真學習環境,集文、聲、圖、像于一體,為教學提供豐富的感性資料,有助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將一些比較復雜、有危險性、要求高的實驗簡單化,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習欲望,提高了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課下,師生之間還可以利用QQ、微信等信息平臺,促進師生互動。

信息技術的恰當使用對教育教學起著積極推動作用,不恰當使用則會適得其反,得不償失。其中最明顯的是部分教師將課件完全代替板書,一堂課下來,黑板空空,超量的信息讓學生應接不暇,無法消化吸收,剝奪了學生記憶、想象、思考、理解的時間與空間。教學中也有中重機器、輕教師,忽略教師主導作用的現象存在。這樣的課題,雖然也是將現代信息技術融入課堂,但學習效果不佳。

二、提高專業課程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加快教育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的關鍵

教育部2012年3月發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第五章“加快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支撐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中提出有效提高職業教育實踐教學水平應“著力提高教師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第十章“加強隊伍建設,增強信息化應用與服務能力”中提出“建立和完善各級各類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繼續以中小學和職業院校教師為重點實施培訓、考核和認證一體化的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將教育技術能力評價結果納入教師資格認證體系。到2020年,各級各類學校教師基本達到教育技術能力規定標準。采取多種方法和手段幫助教師有效應用信息技術,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痹诮洕l展進入新常態下,我國教育事業面對新挑戰主要在于協調好諸多相互促進而又相互制約的矛盾。合理利用教育技術可以促進教育教學的發展,不恰當地利用教育技術反而制約教育教學的發展。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協調好教育技術與教育教學這對矛盾的關鍵。

三、提高專業課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措施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結合專業課教師課堂教學的新常態,根據我校專業課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實際情況,制定一系列方案,對如何提高專業課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進行研究與實踐。具體措施如下:

(一)專項培訓

所謂專項培訓,即學校根據本校專業教師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包括校本培訓、網絡培訓以及外出培訓等。

在各項培訓中,校本培訓的作用應居首位。主要是學校對本校教師的實際情況了解最清楚,無論是“走出去”還是“請進來”,都可以根據教師實際需要制定培訓計劃,這樣使培訓效率更高,培訓效果更好。其中,汽修專業部分課程采用仿真軟件輔助教學,在購買仿真軟件之后需要請軟件供應商來學校對專業課教師進行仿真軟件使用專項培訓,使專業課教師借助仿真軟件將抽象的工作原理、典型的工作任務演繹得淋漓盡致。為了推行汽配專業學生的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我校還選派骨干教師到汽車生產一線掛職鍛煉,將現代智能化生產模式帶入課堂,使理論更加切合實際。

為提高我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加深職業教育理念,轉變教育關系,加快學校課程改革,我校先后組織教師參加“提高高職學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促進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專題網絡培訓和教育部2015年下半年高校教師網絡培訓項目。網絡培訓作為校本培訓的拓展,不僅可以通過學習《高校教師多媒體課件制作技能提升》等課程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水平,而且可以通過《翻轉課堂的探索與實踐》《微課的設計、開發與應用》等課程的學習,使教師所學信息技術更加接近現代教學改革,更加有效地服務于教育教學。

除此之外,我校每年選派教師參加國家骨干教師培訓,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模式與信息應用技術,促進教育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

(二)以賽促教

在職業教育教學中,我們經常采用“以賽促學”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教師,同樣可以采用“以賽促教”的理念來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首先,通過單一模塊比賽,提高教師信息技術基礎應用能力。主要包括優秀教案、優秀課件、優秀教學設計等。分別可以通過Word、PPT、Excel等單一信息技術,促進教育技術與教育教學的簡單融合。

其次,通過教學技能講課比賽、優質課評選、開設公開課等促進教師進行多模塊綜合應用的學習。無論是教學技能講課比賽,還是優質課評選、公開課,都將教案、教學設計及課件等包括在內,已經不是單一方面的能力體現,而是多方面信息技術的綜合應用。

再次,通過說課使教師能夠靈活運用各種現代信息技術將教育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根據說課比賽國賽的要求與評分細則可以看出,短短15分鐘的說課是教學業務比賽中一個追求“高大上”的項目,不僅包括教案、教學設計、PPT課件,還包含課堂實錄、微課等,是對教師綜合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的考驗。整個說課設計的優劣可以直接體現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

(三)政策傾斜

無論是專項培訓,還是“以賽促教”,都將離不開學校政策的支持。專項培訓的組織者是學校,各種賽事的基層主辦方也是學校。沒有學校的政策的支持,教師就會失去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因此,學校在制定一些政策方案時,可以列入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作為一個衡量指標。

通過以上措施,可以分層、逐步提升教師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

四、教師信息技術學習自覺性不容忽視

專項培訓、以賽促教、政策傾斜等都是提高專業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的外在影響因素,教師本身學習信息技術自覺性對提高專業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的作用不容忽視。作為教育工作者,教師必須時刻保持課堂教學的先進性。例如:可以通過“掃一掃”共享學習資源,通過“搖一搖”隨機選擇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也可以通過“搶紅包”豐富師生課余生活、加強師生互動,甚至可以通過組織“球球大作戰”等小游戲,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與競爭意識。

無論是通過教師學習自覺性,還是通過外部因素影響,教師信息技術水平提高了,就會無形中將現代教育技術融入課題教學中去。因此,可以通過提高專業課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來促進教育技術與教育教學有效融合。

參考文獻:

李春燕,張翼然,周麗娟.中等職業學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現狀及對策探討[J].職教論壇,2014(4).

猜你喜歡
專業課信息技術培訓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培訓通知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CIT培訓學院2020線上培訓正式啟航
“導入課”在高校專業課實施“課程思政”的實踐與思考
從五方面做好引導培訓
服務學習在高職社會工作專業課內實踐教學中的探索
研究生專業課學分制教學改革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