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議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建設思路

2016-07-04 19:14駱金鴻
現代職業教育·高職高專 2016年6期
關鍵詞:課程體系實訓物流

駱金鴻

[摘 要] 物流管理專業在我國各類專業教育發展中屬于年輕的專業,盡管各高校對該專業的建設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討和摸索,但依然缺少系統的、整體的、標準的專業建設思路。從專業、課程體系構建、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團隊建設、實訓實踐基地建設、教學管理體系和機制等方面系統地探討了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建設問題。

[關 鍵 詞] 課程體系構建;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團隊建設;實訓實踐基地建設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16-0108-02

國家在發展高職教育“十二五”規劃中指出,高職教育應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以社會需求為依據,明晰人才培養目標;參照職業崗位任職要求,與行業企業共同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引入行業企業技術標準,完善雙證書制度,校企合作共同開發專業課程和教學資源;繼續推行任務驅動、項目導向、訂單培養、工學交替等教學做一體的教學模式改革;探索建立“校中廠”“廠中?!?,系統設計、實施生產性實訓和頂崗實習;將學校的教學活動與企業的生產過程緊密結合,學校和企業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國家關于高職教育發展的這些指導性綱要為物流管理專業的建設指明了思路,設計了雛形。

一、物流管理專業建設總思路

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建設總體原則:以市場需求分析為專業定位依據,以人才培養方案設計為核心,以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為先導,以課程體系建設為關鍵,以教學團隊建設為保證,以實訓實踐條件建設為基礎,以專業教學管理為平臺。

專業建設總模型如圖所示。

從該模型可以看出,物流管理專業建設由六個方面構成:專業定位、課程體系構建、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團隊建設、實訓基地建設、教學管理機制。其中,專業定位是明確“培養什么人”,課程體系構建是解決“用什么培養”,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體現“如何培養”,教學團隊建設指明“由誰培養”,實訓基地建設表明需要的“培養條件”;教學管理機制提供專業建設的“保障平臺”。

二、物流管理專業的建設步驟

(一)專業定位

1.指導方針

以市場需求為依據。專業與產業對接,滿足產業的升級、技術革新和行業變化發展需要以及區域性經濟發展需要。

2.專業定位途徑

通過調研全國、區域的物流行業、企業、畢業生等市場情況,確定專業的社會面向。注重同區域內同類專業的設置情況,建立物流管理專業建設標桿兄弟院校,進行效仿改進。

3.專業定位步驟

在充分的專業畢業生調研,物流企業專家座談基礎上,確定物流專業社會面向職業領域,然后分析每個職業領域包含的職業崗位,再分析每個職業崗位對應的工作任務及職業崗位工作對人才要求。結合地域物流人才要求、學校自身辦學條件,同時兼顧區域內同類校差異性發展,選擇適合自己院校的物流管理專業培養的職業崗位,對崗位工作要求進行分析,參考職業標準、相關職業資格標準要求,最后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

(二)課程體系構建

1.構建方針

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成長規律和人的認知規律,充分體現高職教育的高教性與職業性并存特征。

2.課程體系構建方法

依照物流職業崗位任務要求,參照職業標準及職業證書要求,系統設計公共基礎課、職業基礎課、職業拓展課以及相應課程與職業資格證書的對應性。

3.課程體系構建步驟

(1)先根據工作崗位群分解對應工作崗位及工作任務,然后通過市場調研確定每個工作任務所需要的職業能力要求,然后根據要求設定對應課程。(2)根據職業成長規律將課程劃分為公共基礎課、職業基礎課、職業拓展課、職業選修課,一般情況下,物流管理專業職業基礎課應該保障在10~12門,職業拓展課保障在6~8門,職業選修課在3~5門這樣的結構。再結合人的認知規律對課程進行學期安排和學時安排。(3)考慮高職教育的高教性與職業性并存特征,在課程體系設置中要注重實訓課與理論課的設置比例,對于高職院校來講,通常實訓課與理論課的比例應該是保持1∶1的原則。

(三)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1.人才培養含義

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與教育觀念指導下,由教育對象、目標、內容、方法、途徑、質量評價標準等要素構成的相對穩定的教育教學組織過程的總稱。

2.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理念

職業性、工學結合、合作培養、實踐性、開放性。

3.人才培養模式

基于我國的國情,筆者認為可參考英國“薄三明治”教學模式。所謂“三明治”教學,即指在校學生到企業實踐,并由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和大學教師合作講授有關課程?!叭髦巍苯虒W又可分為“厚三明治”教學和“薄三明治”教學。前者指學生在進入大學前先在企業工作一年,在后三年課程的安排上著重于實踐性課程;后者指學生采用工讀交替的方式,先在學校讀一年,第二、三年安排一定時間到企業實習。合作教育通過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提供漸進的經驗。

4.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種類

包括校企合作的多元人才培養模式,工學結合的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多學期、分段式的靈活人才培養模式。

5.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實踐

(1)綜合性實現途徑:如,“三雙”模式,即雙境培養:企業環境、學校環境;雙師共教:兼職教師、專任教師;雙證融通:職業資格證、畢業證。(2)以時間序列教育為實現途徑:按照時間順序,在不同的時段實施不同方式的教育,以實現工學結合。如2+1模式,即兩年校內理論學習+一年校外實踐培養。(3)突出主要特征的培養途徑:工作室+技能大賽+社區服務+技能活動月的模式。

(四)教學團隊建設

1.建設理念

雙師素質,技術能手,專兼結合。

2.教學團隊建設要素

教學團隊建設包括三個核心要素,教師結構建設、教師素質建設、教師資源庫建設。其中教師結構建設包括物流專業教師人數、職稱結構、雙師型比例等;教師素質建設包括教育教學能力、實踐動手能力、教研科研能力、社會服務能力等;教師資源庫建設包括專任教師資源庫,兼職教師資源庫,其中兼職教師資源庫分為頂崗實習指導教師資源庫和來校兼課教師資源庫。

3.教學團隊建設途徑

(1)優化雙師結構,行業企業兼職教師承擔專業課時達到50%以上;專業教師到企業一線掛職鍛煉達到60%以上;獲得三級職業資格證書以上專業教師達90%以上。(2)強化素質提升,提高教師研究生學歷學位比例,鼓勵支持教師在職讀博,提升教師教學業務能力。(3)注重教研科研,支持鼓勵教師積極申報國家、省、市自然科學項目、社會科學項目、青年人才基金、教學成果獎等項目。(4)加強交流訪學,開展與國外大學的國際交流選派教師到國內重點大學訪學與省內高校(高職)交流合作。(5)重視人才引進:聘請和引進一批兼職教授、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優秀青年教師,提高教學質量。(6)開展崗位練兵: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大賽,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老中青教師結對互幫互學,開展學生滿意課堂活動。

(五)實驗實訓基地建設

實驗實訓基地是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主戰場,高職院校應該把實驗實訓基地建設看成建設好物流管理專業的前提性條件,要舍得花成本對物流管理實驗實訓基地建設進行投資。

1.建設內容

建設內容有校內實驗實訓基地建設和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其中校內實驗實訓基地建設可以分兩大塊進行,一塊是對接專業課程的課程實訓室,如,物流管理專業的物流技術類課程,物流技術與裝備、物流信息管理、倉儲管理等教學需要實驗室來提供工具、機械以及實體模型,提供模擬仿真系統。這一塊建設主要靠學校提供資金支持。另一塊是供物流專業學生創業用的創業實訓基地。這塊實訓建設由學校提供場地,學生自創項目或者專業教研室引企入校等形式。比如,物流教研室可以將目前市場上的一些快遞公司引入校內,讓學生進行終端服務,形成校內實訓項目。校外實訓基地建設部分主要采取校企合作模式進行建設。比如,物流管理專業可以與市場上的一些物流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讓學生在校外完成跟崗實訓和頂崗實習等環節的培養。

2.實驗實訓基地建設評估指標

(1)實驗實訓室的利用率。(2)實驗實訓室教學儀器設備利用率。(3)實踐項目的開設率等。

(六)教學管理機制

1.教學管理機制理念

教學管理機制保障了專業建設的實施成效??茖W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決定了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有效性。在具體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評價體系構建中應體現出多元評價、企業參與、重視第三方評價的建設理念。

2.教學管理機制建設內容

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應該從質量標準、質量評價、質量反饋、改進機制四個方面構建一個循環的教學管理機制。

總之,物流管理專業還是一個年輕的專業,其專業建設還有待在實踐中進一步研究和探討,本文的一些觀點僅起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亦亮.物流管理專業建設的基本思路[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5).

[2]周運金,張桂寧.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和課程體系構建的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0(9).

猜你喜歡
課程體系實訓物流
基于CDIO理念的數控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
本刊重點關注的物流展會
“智”造更長物流生態鏈
企業該怎么選擇物流
以創新課程體系引領學生發展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創新
民法課程體系的改進和完善思路*——以中國政法大學的民法課程體系為例
微課在數控實訓課中的應用探析
加強青少年中醫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課程體系構建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運輸優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