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現代學徒制的學習空間與企業工作環境深度融合探究

2016-07-04 19:14吳弋旻賈寧
現代職業教育·高職高專 2016年6期
關鍵詞:學徒崗位實訓

吳弋旻 賈寧

[摘 要] 現代學徒制是傳統學徒制與現代職業教育相結合的產物,是一種形之有效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F代學徒制育人重點:招生即招工,上課即上崗,教師即師傅,畢業即就業。杭州職業技術學院在現代學徒制實施中,在“五個融”方面進行了深度探索。重點結合信息工程學院圣泓班、東忠班、鋼信班等現代學徒制就學習空間與企業環境進行踐行和探索,建立了“四位一體”實訓環境,為企業培育更多合適、優秀、對口的高技能技術人才,并為其他高職院校開展現代學徒制提供參考及借鑒。

[關 鍵 詞] 現代學徒制;五個融合;工學交替;學習空間;企業環境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16-0110-02

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等文件,明確指出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進一步推進校企合作一體化育人。為此,各高職院校展開現代學徒制試點?,F代學徒制實現了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課程教學內容與職業崗位要求、教室與企業生產環境、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的“五對接”。探索了“招生即招工、上課即上崗、畢業即就業”的職業教育新途徑。近幾年來,杭州職業技術學院在現代學徒制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嘗試,特別是在“五個融”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在育人方面已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一、國內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的現狀

我國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各類企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及優化升級。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人才應符合企業轉型與技術升級的需求,現代學徒制正是滿足了這類需求的高技能技術型人才培養的實現形式。

現代學徒制,校企合作共贏人才培養模式,國內許多高職院校的諸多專業展開了各種嘗試。如,長春職業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實施“8-4-1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佛山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專業構建現代學徒制“1234”人才培養模式,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的皇冠學院的校企雙主體共建“廠中?!?,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帶徒工程”,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工商管理專業“2.5+0.5”模式等。他們在人才培養、課程設施、技能訓練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二、現代學徒制“五個融”實踐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在“招生即招工、學習內容與工作任務整合(上課即上崗)、校園/園區工學交替、師傅教師雙師育人(雙導師培養)、學校的教育評價融入學生的成長評價”等“五個融”進行探索與實現,信息工程學院與圣泓工業園合作創建了“互聯網+工業設計”定制班,與東忠集團開展了“杭職-東忠AW(杭州)”現代學徒班,與浙江鋼信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組建了“通信鐵塔”現代學徒班。通過校企合作現代學徒班的人才培養,實現“五個融”,促進了學院與企業融合,給學校人才培養進行了新的定位,給企業注入新的生命力,給產業發展注入核心競爭力。

三、現代學徒制的學習空間與企業工作環境建設的原則

將企業職業崗位為學生學習的場景,以企業生產任務作為學生學習載體,以企業崗位技能師傅為教師,以企業崗位生產任務要求作為考核標準,有效地將學習空間與企業實際工作環境結合在一起,并將現場崗位技能學習與課堂知識教學有效地結合在一起。

現代學徒制的學習空間與企業工作環境的建設遵循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

1.提供給學生的學習空間必須與企業工作的真實生產場所對接。

2.在學習空間完成的技能必須與企業員工的職業崗位技能相對接。

3.學習空間的設施與企業工作設施對接。

4.學生在學習空間及企業工作環境中分別能完成“基礎技能”“綜合技能”和“崗位技能”三方面的技能。

5.由學習空間及企業工作環境組織的場所,做到理論知識講授與實踐培訓相互穿插,完成交替式的學習和培訓。

6.學習空間建設在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應貼近就業崗位環境要求,基本能完成就業崗位的實踐。

四、現代學徒制的學習空間與企業工作環境建設幾種模式

有效利用學校和企業資源,建立“廠中?!被颉靶V袕S”學習空間與企業工作環境對接的實訓基地,構建“四位一體”(崗位、任務、生產、學習為一體)的現代學徒制教學環境。模擬或在企業真實生產環境中進行真實項目實訓,提高學生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

(一)模式一:校中廠

學校為企業提供車間場地,企業在學校進行生產。在學校建立企業的生產車間和生產流水線,通過將學校進行工廠化的生產,用企業的真實崗位要求來訓練學生的技能,以企業的操作規范來要求學生從事生產制造實訓;通過引廠入校,企業可利用學校師資資源,易于實施技術攻關,提升其產品核心競爭力;企業僅需提供設備和技術人員即可,不用支付辦公場所租金,大幅降低了經營成本,同時可利用學生的用工資源,解決用工困難問題。學校通過借助企業生產設備、開發設施,減少教學設備的投入,節省開支。生產車間引入到學校,學生在生產車間技能訓練、工作等。雙方合作,構建“校中廠”模式,一種方式是引進企業在學校建立真實的工廠,另一種方式是對合作企業閑置的生產設備、相關設施等資源進行購入,打造成企業真實的生產車間。

與東忠集團聯合開展了“杭職-東忠AW(杭州)”現代學徒班,在杭職信息工程學院內開設成立了東忠學院,搭建了東忠人才培養環境,組織學生學習日語,學軟件編程技術(C語言、C語言理論),實踐項目(軟件開發基礎、開發流程、Excel/Outlook/VSS等)基礎知識。

(二)模式二:廠中校

“廠中?!苯ㄔO是以校企合作共同體為平臺,學校和企業實現全方位對接,企業根據所需崗位技能的具體要求,遵循“校外實訓基地教學化”的原則建設企業崗位教學與技能訓練場所,搭建學生技能訓練環境。通過在企業生產車間建立學生學習空間,充分利用車間設備與設施,拓展了教學空間,降低了辦學成本。在企業車間建立課堂,以課程為載體,將課堂銜接到生產線上,將理論教學落實到真實產品制作中,可實現學生邊做邊學邊練的教學效果。

構建“廠中?!蹦J?,一種方式是由企業提供場地,由學院完成設備購置,另一種方式是直接利用企業的生產設備、相關設施建立學生學習與技能訓練環境。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試水現代學徒制,學校首個跨院系、跨專業與圣泓工業設計創意園合作組建了“互聯網+工業設計”“圣泓”現代學徒聯合組班,在圣泓工業設計創意園內建設了圣泓大賣場組、村游設計組、工業設計組等設計與策劃環境,前幾周讓學生利用軟件制作圖片、視頻、PPT、網站以及APP等,后期讓學生進入真實的項目中,對一些“古村落”進行拍攝,作品設計。

與東忠集團聯合開展了“杭職-東忠AW(杭州)”現代學徒班,學生首先在杭職信息工程學院內的東忠學院學習基礎知識,組織學生學習日本語、軟件編程技術等基礎知識,在杭州東忠科技有限公司ES事業部、杭州東忠科技有限公司NIT事業部、杭州東忠科技有限公司SI事業部建立軟件編程、軟件測試環境。

(三)模式三:“廠、?!鼻度胧?/p>

基于“廠、?!焙弦坏默F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基地,特別強調學生系統性理論學習以及學生操作技能的培養,凸顯學生理論知識結合專項基礎技能、綜合實踐技能、頂崗技能的訓練,在不同階段靈活采用不同的理論教授與技能訓練。學生在企業,同時擁有“學生”和“學徒”雙重身份。教學實施的是小班化教學,學生可以通過反復訓練,教師與學生之間、企業師傅與學生之間溝通十分方便,指導師傅全面掌握每個學徒的技能訓練狀況,便于個別輔導,提高學習成效。

企業生產車間應與學校理論知識課堂、模擬實訓基地相結合。學生正常時間在企業工作,業余時間在企業學習與模擬實訓,生產過程與教學過程同步進行。創造集教學、實訓、開發和生產為一體的“廠、?!焙弦幌嗷デ度胧降膶W習與工作環境。

信息工程學院與浙江鋼信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組建了“通信鐵塔”現代學徒班,在杭職信息工程學院內開設公司,搭建了企業的“通信鐵塔”設計環境,可進行CAD通信鐵塔制圖設計、文檔編寫等任務。學生晚上或周末在學校教學學習通信知識、CAD制圖軟件操作。學生白天外出勘察設計,回到公司寫技術報告、CAD制圖、整理表格,完成項目設計。

五、“現代學徒制”下“四位一體”工作環境建設的優勢及成效

通過學習空間與企業工作環境的深度融合,學校減少實訓設備的投入,降低實訓成本;學生和教師能就近在合作企業進行技能實訓,與職業技術崗位“零距離”接觸,鞏固了理論知識,掌握過硬本領,為就業拓展更廣闊的渠道,而企業可以利用現有設施,降低學生培訓成本,培訓的學生實踐能力強能與企業具體崗位技能對接。通過合作管理,有效地利用了校內校外學習與實訓設施,提高了組織和管理效率。

在“互聯網+工業設計”“圣泓”現代學徒聯合組班培養的學生,已經全程參與圣泓公司“村游”中國設計、網站制作、旅游路線的規劃、對外招商、財務對賬、測試維護、策劃運營以及賣場全程跟蹤的過程,了解了公司的運營過程,提高了各項專業技術能力,鍛煉了設計和策劃案件的能力,提高了跟同事、客戶以及領導之間的溝通和交際能力,為正式踏入社會做好了準備。

每個學生必須通過日語考試。學生使用日語版本的軟件進行軟件開發,掌握了編寫程序、編譯代碼,學會了測試的步驟,能承接項目,進行單體測試和開發,對于已經完成開發程序,能檢查程序的規范性以及完成功能調試檢測。最后制作PPT對測試結果進行匯報。

浙江鋼信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組建了“通信鐵塔”現代學徒班,學生已經能夠獨立承接任務,勘察通信基站,畫設計草圖,學會了企業的PMS系統流程,完成無線設計,填寫報表,參加項目會審,進行訂單和標書的制作等,基本掌握了企業員工的崗位技能,與企業員工工作基本一致。

企業提供實踐學習的場所和機會,企業與行業一起促進職教發展?,F代學徒制學習空間與企業工作環境深度融合,建立“四位一體”實訓實訓環境,實現了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功能明確,作用發揮充分,突出了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激發了學生技能訓練的積極性,有力地支撐了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通過融合將學生實訓、教師的科研、企業的產品研發、產品生產全部融入這個實訓平臺中,實現實訓環境與生產車間、科研與生產、實習與就業的無縫對接,為企業培育了更多合適、優秀、對口的高技能技術人才,并為其他高職院校開展現代學徒制實訓基地的建議提供參考及借鑒。

參考文獻:

龐家成,楊悅梅,勞佳鋒.高職教師到企業鍛煉對“現代學徒制”的促進探析[J].職業技術,2014(1):36-38.

猜你喜歡
學徒崗位實訓
金光現代學徒班感恩教育的實踐
魔術師的學徒
基于CDIO理念的數控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
在保潔崗位上兢兢業業
馮鑫:一個樂視學徒的生死困局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創新
走進“90后”崗位能手
微課在數控實訓課中的應用探析
論《學徒的神仙》的敘事策略
實施HR崗位輪換 打造復合型HRM團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