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媒體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發展

2016-07-04 20:58次仁拉姆
雜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7期
關鍵詞:師生信息技術探究

次仁拉姆

21世紀是現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期,以計算機為主的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已廣泛地滲透到人類社會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之中。隨著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的到來,新的科技產品、先進的硬件和軟件,越來越多地進入教育領域?!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我認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必須以現代教育技術為載體,改變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資助創新的能力。

隨著課程改革的進行,信息技術在日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研究性學習、啟發性、互動化的學習已經步入師生的日常教學活動當中,改善教與學的效果,提高教與學的效率。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教學工具,寓教于樂,以提高教學的實效性。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已經成為一個熱點問題,它將成為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為學生學習、研究、探索知識的有力工具。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因素。每一個學生既是一片有待開發的教育資源,又是這一資源的擁有者和開發者。我們應打破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的單一的、被動的教學模式,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的綜合,使學生的活動變成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二、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閱讀教學特別強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和自主地位,認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每個學生都存在著個性差異,教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們也很重視對學生的因材施教,但由于受各種條件的限制,師生交流方式比較單一,個性化的學習難以真正得到落實。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學,則可以加大實施的力度和深度,實現學生學習的個性化。

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構獨特的學習氛圍

利用信息技術,既可以構建個別化學習氛圍。創設個別化的學習氛圍既可以滿足不同認知水平和認知風格的學習者,也可以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進行個別化的時實指導。特別是對于偏愛獨立學習的學生而言,可在集體教學時輔以一些個別教學策略,為其提供更自由的個人空間。如對于偏愛視覺通道的學生,讓其閱讀或通過電影、電視、實驗演示等手段學習,讓其在各種形式中輕松獲取豐富的知識;對于偏愛聽覺的學生,采用講授、網上討論、談話、播音等形式,讓其在網絡環境下獲得聽覺感官的享受;對于偏愛觸動覺的學生,讓其作筆記、通過實驗、實習練習、游戲、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加其實踐操作的機會,真正實現因材施教。

隨著《語文課程標準》的出臺,多媒體計算機和教育網絡的介入,為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帶來了深刻的變革。尤其在以《課程標準》精神為指南,加大語文課程改革力度和深度方面,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不可低估。首先,為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教學平臺,創設情境,激發想象,發展語言,促進學生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并在合作探究中解決疑難問題。其次,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整合,使學生學習領域得以拓寬,提高了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再次,多媒體電教手段的廣泛運用,可以將情感和美感教育寓于語文教學之中,使語文教學更具感染力。另外,計算機網絡教學,提高了人機交互能力,促進了信息的雙向流動,實現了一種尊重學生差異的個性化教學,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在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的合理運用,將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加以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最終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猜你喜歡
師生信息技術探究
一道探究題的解法及應用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初中歷史教學中師生的有效互動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及思考
麻辣師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