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高校藝術教育融入本土民族民間藝術研究

2016-07-05 11:36曲靖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
民族音樂 2016年2期
關鍵詞:民間藝術云南民族

蘇 菊(曲靖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

云南高校藝術教育融入本土民族民間藝術研究

蘇 菊(曲靖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治經濟的飛速發展,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斷深入,人們對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藝術教育也因此越來越受到國家、社會的重視,成為學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近年來,云南省在原有“建設民族文化大省”的基礎上又進一步提出了 “建成民族文化強省” 的戰略目標,與民族文化發展息息相關的云南高校藝術教育應該如何改革來適應社會的發展也隨之成為專家學者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筆者認為,要發展完善云南高校藝術教育必須重視本土民族藝術資源,在教育實踐中滲透本土民族民間藝術,對高校藝術教育的模式進行深入的研究。

云南高校藝術教育融入本土民族民間藝術的必要性

在經濟全球一體化的今天,世界各國間的政治經濟交流日趨頻繁,隨之帶來的文化交流也越來越多。國際音樂教育學會(ISME)作為國際音樂教育的權威機構,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歷次的年會中都提出了音樂教育的多元發展觀,充分認識到本土音樂文化傳承與全球經濟、文化、生態的相互關系,提倡一種立足本土的多元化文化傳承模式,以期實現各民族音樂文化精髓之傳遞,國際音樂文化交流之對等,達到音樂文化生態平衡之目的。而中國高校藝術教育由于受到歷史原因及文化慣性的影響,依舊陷入“西方一元音樂教育”模式的怪圈中,因此,要想在世界民族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大力弘揚本土民族文化。作為本土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的主要平臺——地方性高校,在藝術教育中融入本土民族民間藝術顯得尤為緊迫和必要。

“本土民族藝術資源,在大的范圍里,指的是相對于國外民族藝術和現代藝術而言的,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傳統藝術資源;就小的范圍來說,指的是少數民族地區中富有當地民族特色的藝術資源?!盵1]一個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優秀民族之林,樹立民族主體意識,振奮民族精神,堅定民族志向,增強民族凝聚力是缺一不可的。國家教育部頒布的《學校藝術教育工作章程》第一章第四條中明確指出藝術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學生了解我國優秀的民族藝術文化傳統和外國的優秀藝術成果,提高文化藝術素養,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培養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比欢?,在我國中小學藝術教育中,教授的大多是一些簡單的、表面的、不全面的藝術知識,甚至迫于升學壓力,有些學校的音樂、美術課不能按教學計劃正常進行,導致了大部分學生對中國優秀的民族藝術、民族文化了解膚淺,藝術素養較低。大學生中對民族藝術也知之甚少,更有甚者,連本民族的音樂、舞蹈、語言等都只略知一二,再加上各種媒體對西方、現代藝術的傳播,使得學生對本民族的認同感、審美意識的主體性極度缺乏,導致“喪失了文化規范,迷失了價值追求,發生了信仰危機,從而導致道德水準下降?!?[2]因此,在高校藝術教育中融入本土民族民間藝術是非常必要的。通過學習,使學生深入認識本民族的歷史、文化、藝術,體會到本民族的獨特魅力,從而樹立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自信心,強化民族主體意識,認同自己的民族,熱愛自己的民族,進而熱愛自己的國家。

民族藝術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少數民族社會形態的轉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新媒體的普及等種種原因,正受到極大沖擊,面臨著后繼無人、頻臨消亡的危機。怎樣解決這一難題呢?無疑藝術教育是較有效的途徑?!皼]有一種文化不是通過教育傳承下來和傳播出去的。學校教育作為傳播文化的專門場所,以其自身的一整套完備系統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這種形式是任何手段所無法比擬和替代的?!盵3]因此,地方性高校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重要平臺,在藝術教育中融入本土民族民間藝術,突出本土民族藝術特色,建立完整的民族特色課程尤為必要。

云南高校藝術教育融入民族民間藝術的可行性

2005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中指出“建立科學有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機制,通過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使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傳承后繼有人?!蓖瑫r,在西部大開發的進程中,云南政治經濟快速發展,并提出了“努力把云南省建成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大省”的戰略目標,這些都為本土民族藝術的保護與傳承提供了政策保障,這對于高校藝術教育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云南省作為中國多民族集聚地,除漢族外共有25個少數民族,其中又有15個少數民族為云南特有,因此,具有較為豐富的少數民族藝術資源。每一個民族由于所生活的地理環境不同,歷史文化不同,風俗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形成了豐富多彩、各具特色、表現手法多樣的藝術特點。如彝族的“海菜腔”、傈僳族的“阿尺目刮”、白族的“白劇”、苗族的“飛歌”等。又如曲靖師宗縣五龍的壯族有舞蹈、音樂、刺繡、美術、民間文學等多種藝術形式;音樂有生活歌、祭祀歌、情歌、哭嫁歌等。這些多樣的優秀的民族藝術資源為云南高校藝術教育融入民族民間藝術的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支撐,為課程的開展提供了便利與保障。

云南高校藝術教育融入民族民間藝術的途徑探索

1.建構完備的課程體系,編寫區域化的本土教程

藝術來源于生活。各個少數民族由于居住地地理位置不同、生活習慣不同、語言音調不同民族性格不同,所以具有各自不同的民族藝術特色。在融入民族民間藝術的過程中,首先應該構建一個完備的課程體系,不能只局限的開設云南民族音樂、云南民族音樂欣賞、民族民間音樂概論等諸如此類的民族藝術的專業課,而要充分利用民族學、人類學、美學、民俗學、語音學等學科的研究成果,相互滲透交融,才能真正深層次地認識民族民間藝術的本質,把握民族民間藝術的特點。同時,應以客觀的認真的態度審視民族民間藝術,整理編寫出較為系統的適用的本土藝術教育的教材,為建構云南民族藝術教育體系提供支撐。

2.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加強民族藝術教學實踐

云南作為中國主要的少數民族集聚地,每個民族都有其自己的節日,如壯族的“三月三”、傣族的“潑水節”、景頗族的“目瑙縱歌”、彝族的“火把節”等。同時,隨著云南省旅游產業的蓬勃發展,全省各地又創辦了具有各地特色的節日,如“菜花節”、“珠江源旅游節”、“芒果節”等。并且,近年來云南少數民族大型歌舞劇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市場成功,如《云南印象》、《麗水金沙》、《印象麗江》、《云嶺天籟》等。這些節日與藝術作品無不以各地民族民間藝術為載體,傳播絢麗斑斕的民族文化。因此,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積極參與到一些民族活動中,進行民族藝術實踐活動,將理論與實踐完美融合,對學習、教學都是非常有益的。

3.處理好少數民族民間藝術與漢民族及西方藝術之間的關系

中國共有56個民族,在長期的民族遷徙、分化、融合過程中,形成了與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各少數民族文化與漢族文化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存在著錯綜復雜的情況,在云南這個多民族的省份就更為突出。因此,云南高校藝術教育融入民族民間藝術的過程中,應本著客觀、科學的態度,避免極端主義,根據具體情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同時在藝術教育融入民族民間藝術的過程中,還應處理好與西方藝術之間的關系。作為高校藝術教育,傳輸給學生本學科新的理念、新的動態及國際先進的專業知識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基礎上,融入民族民間藝術才能真正做到“洋為中用”,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只有做到兩者融合,才能更有效的保護和傳承優秀的民族文化遺產,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句話落到實處。

綜上所述,在中國民族文化建設及云南省建設民族文化強省、本土文化急需弘揚的大背景下,云南高校藝術教育融入本土民族民間藝術日趨必要,同時云南多彩的本土民族藝術也為該融入的實施提供了豐富的藝術資源及便利條件。民族民間藝術的融入將在民族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及建設民族文化強省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注釋:

① 黃小明,黃躍國.高校藝術教育開發利用本土民族藝術資源的研究[J].藝術百家,2005(5) .

② 李小娟.文化的反思與重建——跨世紀的文化哲學思考[M].黑龍江:黑龍江人們出版社,2000.465

③ 魏煌.對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文化思考[J] .音樂研究,2002 (1) .

[1](美)布洛克(Blocker,Gene)著,沈波,張安平譯.原始藝術哲學[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2]施艷萍.試論中國藝術人類學“本土化”進程中的幾對范疇[J].文藝理論與批評.2013(06).

[3]田中娟.地方高校藝術教育與當地民間藝術資源開發的互動機制研究[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13(04).

[4]南長全.對我國民族民間藝術本土化高校教育的評析[J].教育文化論壇.2013(05).

猜你喜歡
民間藝術云南民族
我們的民族
云南茶,1200年的發現
云南邀您來“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選擇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一圖讀懂云南兩新黨建
多元民族
首屆湛江市民間藝術大師頒證
求真務實 民族之光
畬族民間藝術述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