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中醫方法治療混合痔術后尿潴留的效果比較

2016-07-05 11:16胡乃香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13期
關鍵詞:耳穴貼壓混合痔溫針灸

胡乃香

【摘要】 目的 探討不同中醫方法治療混合痔術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126例進行中醫治療的混合痔術后尿潴留患者, 隨機分為A組(65例)和B組(61例)。A組采用溫針灸法, B組采用艾灸結合耳穴貼壓。比較兩組患者的療效、起效時間、首次排尿時間、首次排尿量。結果 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A組患者起效時間、首次排尿時間、首次排尿量優于B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兩種治療方法效果均較好, 但針灸治療起效較快, 患者容易接受, 但艾灸結合耳穴貼壓比較簡便、安全、容易實施, 故患者可根據自己的情況自行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關鍵詞】 溫針灸;艾灸;耳穴貼壓;混合痔;尿潴留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3.207

混合痔是比較常見的疾病, 臨床表現主要為便血、腫塊脫出、疼痛、瘙癢等, 故行手術治療是唯一的選擇, 但術后許多患者因行手術導致機體元氣受損、氣虛, 氣虛后血行不暢導致癖滯于下焦、膀胱氣化異常, 進而導致排尿功能紊亂, 出現“癃閉”即尿潴留癥狀[1, 2]?;旌现绦g后尿潴留發生率較高, 且給患者帶來極大的不便, 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西醫主要采用口服鹽酸坦索羅辛、肌內注射新斯的明等, 禁忌證與不良反應較多, 且因個體差異療效不一[3]。中醫方法較多, 有艾灸、電針、耳針、特種針法、中藥治療等, 療效不同[4]。故本研究通過不同中醫治療方法比較其療效,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2014年12月來本院進行中醫治療的126例尿潴留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為經混合痔術后出現尿潴留, 尿潴留的診斷標準符合張東銘主編《痔病》中的尿潴留診斷標準。將患者隨機分為A組(65例)和B組(61例)。A組男38例, 女27例;B組男35例, 女26例。年齡18~65歲。

1. 2 治療方法

1. 2. 1 A組采用溫針灸法, 取穴三陰交、血海、水道、陰陵泉、承山、中極、陰谷、腎俞等, 前5個穴位采用瀉法, 后3個穴位采用補法, 得氣后留針30 min;然后將艾條置于針柄點燃, 氣海、關元、中極每穴1個艾條, 直至艾條自然燃盡。

3次/周, 療程4周。

1. 2. 2 B組采用艾灸結合耳穴貼壓, 取穴氣海、關元穴、中極等, 點燃艾條, 放入灸盒中, 固定在三個穴位處, 大約灸30 min

左右;此外取耳穴腎、膀胱、肺、脾、三焦、神門、交感、皮質下、腰骶椎, 將王不留行籽固定于耳穴上, 患者需每隔2 h自行按壓, 每次每穴按10次左右, 至耳熱為止, 兩耳交替。1次/d, 療程4周。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起效時間、首次排尿時間、首次排尿量進行對比。療效評定標準: 痊愈:針刺后小便自解, 尿液能排盡;好轉:小便自解, 但不能排盡, 每次尿量≥200 ml;無效:連續針刺3次均不排尿, 或排尿<200 ml[5]??傆行?痊愈率+好轉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626, 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起效時間、首次排尿時間、首次排尿量比較,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尿潴留是因膀胱尿道出現器質性或功能性障礙所導致的小便排出困難、腹部脹痛等, 混合痔術后患者常出現此癥, 可能是因為在手術過程中麻醉、疼痛等會刺激膀胱頸及尿道括約肌痙攣, 平滑肌收縮無力導致的。在中醫中屬于癃閉, 主要病變在膀胱, 但與肺、脾、腎又密不可分, 故混合痔術后出現尿潴留主要是由氣滯血瘀導致的膀胱氣機不化所致[6]。

《黃帝內經》指出“針所不為, 灸之所宜”, 故本研究采用針刺與艾灸相結合的方式來治療混合痔術后尿潴留, 取中極來調節膀胱氣機, 三陰交、陰谷調下焦之氣機, 水道以利小便, 血海用來化瘀開決, 承山穴消除淤滯及止疼痛, 腎俞補腎氣;再以艾灸氣海、關元、中極三穴, 可振奮膀胱經氣, 溫補下焦元氣, 使膀胱氣化功能增加, 達到小便通暢的作用[7, 8]。此外, 艾灸結合耳穴貼壓也可用來治療混合痔術后尿潴留, 艾灸具有散寒除濕、 溫通氣血、 通經活絡等作用;而耳穴貼壓則可調節陰經, 因為《靈樞·口問》中指出“耳者, 宗脈之所聚也?!惫适肿闳柦浥c耳均有聯系, 且耳廓是聯系陽經與陰經之處, 與經絡臟腑關系密切[9], 故本研究取耳穴腎、膀胱、肺、脾、三焦、神門、交感、皮質下、腰骶椎, 可培補元氣, 通利小便。

本研究資料顯示, 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且總有效均在90%以上, 說明這兩種方法對治療混合痔術后尿潴留的效果均較好, 均可在臨床應用。然而本研究還表明, 針灸組患者的起效時間、首次排尿時間均短于艾灸結合耳穴貼壓組, 且首次排尿量也多于艾灸結合耳穴貼壓組(P<0.05), 說明針灸治療起效較快, 也有可能是患者因不能堅持耳穴貼壓導致結果出現差異。

綜上所述, 兩種治療方法效果均較好, 但針灸治療起效較快, 患者容易接受, 但艾灸結合耳穴貼壓比較簡便、安全、比較容易實施, 故患者可根據自己的情況自行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 馮琦釩, 湯康敏, 明樹人, 等.針灸治療尿潴留的臨床研究進展.世界中醫藥, 2015, 10(6):962-966.

[2] 馮偉.針刺治療肛腸病術后尿潴留臨床觀察.山西中醫, 2013, 29(4):28-29.

[3] 郭倩.針藥對比治療混合痔術后尿潴留的臨床觀察.廣州中醫藥大學, 2014.

[4] 裴磊, 李軍.針灸治療尿潴留臨床研究進展.針灸臨床雜志, 2006, 22(4):56-57.

[5] 陳林, 陳朝暉, 張瑞芳, 等.灸法治療肛腸術后尿潴留臨床研究.中國針灸, 2013, 33(1):17-19.

[6] 高寅秋, 曹建榮, 賈擎, 等.術后尿潴留的病因及針灸治療優勢.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1, 20(17):2205-2206.

[7] 徐悅濤, 張棟梁, 孫迎斌.針灸療法治療肛腸術后尿潴留30例臨床觀察.上海針灸雜志, 2014, 33(5):405-407.

[8] 朱惠玲.針灸治療肛腸病術后尿潴留66例.陜西中醫, 2008, 29(12):1663.

[9] 洪榮, 王勇杰.針刺配合耳穴貼壓治療混合痔術后尿潴留療效觀察.上海針灸雜志, 2012, 31(8):585-586.

[收稿日期:2015-12-16]

猜你喜歡
耳穴貼壓混合痔溫針灸
穴位注射聯合耳穴貼壓對胃癌患者術后胃腸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響
溫針灸配合肩關節松動術治療肩周炎臨床觀察
電針加耳穴貼壓治療偏頭痛的療效觀察
臨床護理路徑在混合痔圍手術期患者中的應用
溫針灸聯合推拿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療效分析
瑜伽結合耳穴貼壓法對女大學生睡眠質量的實驗研究
推切刀治療狹窄性腱鞘炎35例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