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沿面片

2016-07-05 15:20
飲食科學 2016年5期
關鍵詞:面片臨夏甘南

北宋詩人梅堯臣寫過一首詩,題曰《田家》,其中寫到:“燈前飯何有?白薤露中肥”。依我的猜測,詩人如此質樸的句子應該來自一次郊游或者踏青。返回的路上,累了,也餓了,想吃點東西,遂在途經的一個小小村落里尋進一戶人家,一盞燈下,還真有白薤可食。喜悅之余,遂賦此詩以記之。

而這種專供旅人途中充饑的可食之物,在甘南、臨夏一帶也有,它就是河沿面片。

聽聽這名字,多有趣別致。在美食的命名上,有的以人而名之,如宋嫂玉羹;有的以地而名之,如杭州的西湖醋魚。其實,河沿面片也算是以地而名之,但它的不同之處在于并非一處具體之地,而是地名之大大得讓你丈二和尚摸不著頭。因為遼闊天地間,河太多,河沿自然也就多了。但是,常在西北邊地游走的人心中知道,河沿面片是甘南、臨夏一帶的一道美食。

河沿面片里的“河”,是洮河。這是一條橫陳于蘭州與甘南、臨夏一帶的大河。最早,往來于蘭州和臨夏間的商販們常常要在路上吃些面食,就在洮河一帶搭鍋設灶。久而久之,面食之法漸漸傳至臨夏、甘南一帶。但我竊以為,河沿面片的推而廣之,肯定與臨夏、甘南一帶當年常常出門的腳戶有關。那時候,他們遠走天涯,維持生計,奔走路上,想吃一碗家里的面片,可又出門在外,吃不上,怎么辦?有心計的人就在腳戶們常常投宿的洮河邊上,開一家這樣的小飯館,經營家常飯,遂取名河沿面片——這么一說,你就明白,河沿面片絕非什么怪異之食,實際上也就是當地人常吃的一種帶湯的面片而已——更準確地說,是一碗羊肉面片。它的做法,和羊肉面片的做法無異——制作時,先將面粉用水調和、揉搓、捏團,捏成粗條狀,之后掐成小團,蘸油搓成小條,稍發片刻,壓扁之后在沸水中揪入面片。待熟后用笊打入碗中,放入清湯或臊子,撒上蒜苗絲、香菜即可食用。

但河沿面片之于食客,還有更深的意義。它如同在古代的驛站歇息一樣,讓一個旅途勞頓的人在天低野曠的路上有一碗熱氣騰騰的面可食,在陳設簡陋的小面館里跟小廝說幾句話,從老板娘跟前打聽一下路程,甚至能讓寂寞的路途生出一絲塵世的溫暖,這些,都是河沿面片的人文意義吧。

其實,這面片中所藏的,還有一段我浪跡臨夏一帶時的經歷。

至今,我還記得積石山下那個大雨滂沱的夜晚,那個小小的河沿面片店中,小店的主人——那位賢淑的回族婦女為我借來雨具,給我端來那一碗熱氣騰騰的面片。她的河沿面片,比我吃過的任何一家都香。就是那一次,我聽她講,在臨夏一帶有句俗語——“上炕裁縫,下炕廚子”——意謂積石山一帶的人,因為以面食為主,對即將出嫁的女兒要進行廚藝培訓,等出嫁后新娘要在婆家做“試刀面”,以展示廚藝。

她自豪地對我說:“我的試刀面,讓公婆家滿意,才同意讓我出來開飯館的,要不,想干也出不來!”

猜你喜歡
面片臨夏甘南
甘南記事
色與光
《臨夏日山居》
基于MATLAB的STL模型切片分層算法
淺議少數民族地區各類學校增設
吃面也要看顏值
臨夏方言第一人稱代詞“我”探究
河沿面片
甜面片里的人生
一只鍍金打火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