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輸血”到“造血”實施精準扶貧加快脫貧步伐

2016-07-06 16:11劉夢圓
中國市場 2016年24期

劉夢圓

[摘 要]長期以來,扶貧開發工作存在著對象不準、情況不明、扶貧資金指向不準、貧困地區對國家扶貧資金依賴性大等問題?!按笏唷薄胺鲛r不扶貧”等現象也逐漸凸顯,并造成了扶貧資金流失、扶貧開發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精準扶貧”的提出對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文章將以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為例,對精準扶貧產生的原因以及具體措施進行探究。

[關鍵詞]精準扶貧;易地扶貧;青龍縣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4.202

1 青龍滿族自治縣扶貧工作基本現狀

1.1 青龍縣貧困狀況及致貧原因

青龍滿族自治縣位于河北省東北部邊緣,明長城北側,燕山山脈東段,是典型的石質山區縣,全縣面積3510平方公里,山場面積占77.2%,耕地面積占10%,人均耕地1.1畝,因此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全縣總人口55萬,其中滿族人口占69.6%。農業生產受自然條件制約,產業結構單一,產量低而不穩,經濟效益差,農戶豐年溫飽,災年返貧的現象較為普遍。

青龍縣目前共有“十二五”和“十三五”貧困村142個,識別、認定貧困戶50966戶、12.7萬人,由于青龍所處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大部分貧困村自然條件惡劣,村民居住分散,基礎設施落后。

一是自然條件差。青龍縣山多地少,地勢復雜,土地瘠薄零散,干旱、洪澇、風雹、霜凍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抗災減災能力差。農業生產受自然條件制約,產業結構單一,產量低而不穩,經濟效益差,農戶豐年溫飽,災年返貧的現象較為普遍。全縣農業人口人均水澆地不足0.5畝,而現有貧困人口人均水澆地還不到0.2畝土地,土地干旱、瘠薄,糧食不能自給。

二是投入不足,基礎設施落后制約了經濟發展。我縣工業基礎薄弱,交通、能源、電力、通信設施落后,交通不便,信息不靈。境內鐵路里程只有3.7公里,公路密度小,標準低,目前仍有119個行政村缺路少橋,交通不便;部分村不通廣播和電話,并且仍有十多萬人飲水困難。

這些貧困人口大部分都居住在深溝小岔,交通不便,通信、飲水困難,嚴重制約了貧困戶的脫貧步伐,也是目前青龍縣扶貧攻克的最直接挑戰。

1.2 現階段青龍縣扶貧工作基礎與環境分析

“十二五”期間,青龍縣縣委、縣政府依托國家扶貧重點開發縣、少數民族自治縣和資源大縣優勢,突出項目、民生、隊伍三個著力點,實施“環境立縣、產業強縣、開發興縣、和諧安縣”四大戰略,全面建設生態型、現代化、民族特色新青龍,為“十三五”經濟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1.2.1 發展基礎

第一,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15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98億元,在“十一五”發展基礎上,年均遞增4.8%。第二,產業結構優化初見成效,但產出效益不高。工業轉型升級、現代農業、旅游服務業穩步發展。第三,生態環境更加優美,環境監督措施仍需加強。第四,民生保障事業顯著提高,但就業服務體系仍亟待健全。第五,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較大進展?!笆濉睍r期青龍縣社會發展目標完成情況見下表。

1.2.2 主要經驗

“十二五”取得的重要成就,為青龍縣未來扶貧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間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

一是要把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全心全意為民辦實事;二是以轉型發展為主線,大力發展工業經濟;三是強化招商引資狠抓項目建設;四是突出生態品牌,壯大綠色產業,實現“綠色增長”。

2 精準扶貧需進一步落實和深化的原因

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一般來說,精準扶貧主要是就貧困居民而言的,誰貧困就扶持誰。

不可否認青龍縣政府的扶貧工作在近年來取得了較大進展,如貧困人數大幅下降,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但是,長期以來貧困居民底數不清、情況不明、針對性不強、扶貧資金和項目指向不準的問題較為突出。如貧困居民底數無法全面查明,導致很多扶貧資金“天女散花”,使用范圍廣,而效率卻很低;重點縣舍不得摘掉貧困的帽子放棄補貼,因此在財政數字上造假,繼續擠占扶貧資金,浪費國家扶貧資源;人情扶貧、關系扶貧,造成應扶未扶、扶富不扶窮等社會不公,甚至滋生腐敗。表面上看,粗放扶貧是工作方法存在問題,實質反映的是干部的群眾觀念和執政理念的大問題,不可小覷。

現行的扶貧制度設計存在缺陷,主要問題在于扶貧項目實行“大水漫灌”方式,較為粗放,針對性較弱,更多的是在“扶農”而不是“扶貧”。以扶貧搬遷工程為例,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居住在邊遠山區、地質災害隱患區等地的貧困戶,是扶貧開發最難啃的“硬骨頭”,移民搬遷是較好的出路,但是因為補助資金少,所以享受扶貧資金補助搬出來的多是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農戶,貧困的特別是最窮的農戶根本搬不起。新村扶貧、產業扶貧、勞務扶貧等項目,受益多的主要還是貧困社區中的中高收入農戶,只有較少比例貧困農戶從中受益,且受益程度也相對較少。

綜上所述,原有的扶貧體制機制必須進行修補和完善。換句話說,就是要解決錢和政策對誰用、如何用、效果怎樣等問題。扶貧必須要有“精準度”,專項扶貧更要瞄準貧困居民,特別是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務必重點用在貧困居民身上,并且要用在正確的方向上。扶貧要做雪中送炭的事,不能只做形象工程。

3 實施精準扶貧工作的措施

第一,對象精準是精準扶貧工作的必要前提,通過有效、合規的程序,把誰是貧困居民識別出來??偟脑瓌t是“縣為單位、規??刂?、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開展到村到戶的貧困狀況調查和建檔立卡工作,包括群眾評議、入戶調查、公示公告、抽查檢驗、信息錄入等內容。切實發揮扶貧資金的作用,只有扶真貧才能真扶貧。識別制度要充分發揚基層民主,發動群眾參與;透明程序,保證貧困戶認定的透明公開、相對公平。

第二,內容精準是精準扶貧工作的關鍵,各級政府應致力于實現基礎扶貧到村到戶、產業扶貧到村到戶、教育扶貧到村到戶、金融扶貧到村到戶。保證扶貧政策解決貧困戶的實際困難。

第三,措施精確,扶貧工作要重點從“人”和“錢”兩個方向出發,因地制宜、因勢利導,針對每一個區域甚至每一個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制定幫扶措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扶貧政策要以幫助當地進行產業升級,提高當地經濟發展能力為主要任務,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而不是“年年扶貧年年貧”。主要內容包括:一是扶貧開發與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深度融合,扶貧措施要在幫助貧困地區解決當前困難的同時考慮到該地區的長遠發展。加大力度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果木、林木、養殖等具有發展潛力的項目,且運營周期較長的項目。二是扶貧攻堅與社會扶貧濟困深度融合。精準扶貧的精神是指,在普惠的基礎上重點幫扶特別困難的地區和家庭,而不是放棄普惠政策。三是政策方針與因地制宜相結合,加大資金整合力度。

第四,管理精準是扶貧工作順利進行的保證。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是貧困戶信息管理。要建立起貧困戶基本信息的網絡系統,將扶貧對象的基本資料、動態情況錄入到系統,實施動態管理。對貧困農戶實行一戶一本臺賬、一個脫貧計劃、一套幫扶措施,確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眾、扶到群眾最需要扶持的地方。年終根據扶貧對象發展實際,對扶貧對象進行調整,使穩定脫貧的村與戶及時退出,使應該扶持的扶貧對象及時納入,從而實現扶貧對象有進有出,扶貧信息真實、可靠、管用。

二是陽光操作,健全監督管理制度。按照國家《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辦法》,對扶貧資金建立完善嚴格的管理制度,建立扶貧資金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扶貧對象、扶貧項目公告公示公開制度,將篩選確立扶貧對象的全過程公開,避免暗箱操作導致的應扶未扶,保證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在陽光下進行;筑牢扶貧資金管理使用的帶電“高壓線”,治理資金“跑冒滴漏”問題。同時,還應引入第三方監督,嚴格扶貧資金管理,確保扶貧資金用準用足,不致“張冠李戴”。

三是權責分明,各司其職。對扶貧工作,目前省、市、縣三級分別該承擔什么任務并不十分明確,好像大家都在管錢、分錢,監督的責任也不清晰;專項扶貧資金很分散,涉及多個部門,各個部門的責任也不清晰?,F在,省委已經明確,省、市兩級政府主要負責扶貧資金和項目監管,扶貧項目審批管理權限原則上下放到縣,實行目標、任務、資金和權責“四到縣”制度,各級都要按照自身事權推進工作;各部門也應以扶貧攻堅規劃和重大扶貧項目為平臺,加大資金整合力度,確保精準扶貧,集中解決突出問題。

綜上所述,扶貧工作任重道遠,各政府部門應改革舊的扶貧制度,做到對癥下藥,根據各貧困地區的不同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青龍滿族自治縣重點實施的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就是建立在“精準扶貧”的精神指導之下落實的。在扶貧的同時,幫助貧困地區實現產業轉移和升級,減輕其對扶貧政策的依賴性,也就是說,精準扶貧對貧困地區而言是一個“輸血”到“造血”的過程,雖不可一蹴而就,但的確是促進貧困地區發展,提高扶貧資金使用效率的長久之計。

參考文獻:

[1]青龍滿族自治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Z].2016.

[2]常艷.西部地區易地扶貧搬遷的土地安置能力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08(8).

[3]王明霞.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旅游扶貧調查與研究[J].滿族研究,2007(4).

[4]賈勇峰.動真情扶真貧真扶貧——正寧縣精準扶貧側記[J].黨的建設,2014(9).

[5]莫小峰.完善精準識別工作機制推進精準扶貧[J].廣西經濟,2015(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