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出世界

2016-07-07 11:44智慧
戲劇之家 2016年13期
關鍵詞:欲念人性

智慧

【摘 要】一方清靜之地是山上的道觀,一片喧囂的紅塵是山下的武林?!兜朗肯律健分泻伟蚕伦杂资諗康男郧橐坏┧沙?,放縱起來可能爆發出無限的力量,比凡人更能享樂其中。下山是修行的結束,卻是修為的開始。在清心寡欲的青燈黃卷中克己并不難,難的是在酒池肉林里一樣出淤泥而不染。何安下一踏進這花花世界便知道自己完了,所有的推翻和重建都在此刻開始。

【關鍵詞】修道;欲念;人性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7-0098-01

一、食色之宴,道術之爭

民國初年,龍頸山上鬧了糧荒。師父無奈,讓小道士何安在下山混一口飽飯吃。山門一推開,便要別去仙風道骨,跌入縈云浮生。何安下要面臨的,是斑駁陸離的民國社會和風云暗涌的武林江湖,怎解七情六欲,又于何處安生?

道觀門前的棄嬰何安下,師父將其領進門撫養成人,傳之以道、授之以武。天災為患,生靈涂炭,迫于生計,決意送何安下出道觀自求溫飽?!耙婚T之隔,就是兩個天地?!鄙倌旰伟蚕?,癡傻一笑,忙不迭地一腳踏入萬丈紅塵?!拔疑鷣磉@個世界,前面十年尚稱安穩,其后就遇到激變,從崇尚簡樸的年代,一直到奢靡的今日,我其實一直跟不上,也不以跟不上可恥?!盵1]民國,這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在欲望和迷惘輾轉糾葛的歷史背景里,電影鏡頭鋪陳了凡俗人間的饕餮盛宴,且給杭州城孕育千年的飲食文化添了濃墨重彩之筆。何安下剛踏入紅塵,就為美食所癡,追崔道寧的荷葉雞,貿然闖到崔道寧的食色生活。民國時期的男女都習得了自被情欲魔障的功力,縱情云雨,早已不問慈悲淫邪。

西洋的堅船利炮夾雜著科學、民主、理性之說。涌入中國,翻云覆雨,引發中國傳統和西洋之術的爭鳴。陳凱歌作為一個有知識分子意識的導演,其關于民國題材的電影,前有《霸王別姬》,后有《梅蘭芳》,都寫盡波譎云詭年華中的戲夢人生。陳凱歌上下求索,亦把這種文人般的執著投射到自己的作品之中。他將道士何安下深入民國歷史,拜師百家,博采眾長,于惶惶之世潛心修為,在“道”“術”之間尋求調適。

二、隱于塵世,浮生取義。

道士何安下雖然下山,看似脫離了隱,回到了紅塵,其實紅塵是一種更大的歸隱,需要更高的境界。由古到今,中國文化一直強調“隱”之道,文藝上以內斂含蓄為美,講究耐人尋味,生活上保守傳統,安分守己,不事張揚。因此,口口相傳的“隱士高人”常被賦予神化色彩,一個掃地僧的武術和修行,勝過所有江湖“大佬”。隱并非無所作為,而是在自身達到一種至高境界的同時,又能不為俗世所累。所以,傳入中國的佛教和本土自身的道教,更是將“隱”之思想發揮到極致,肉體上脫離塵世生活,避開鬧市,隱于山林;精神上戒貪戒嗔,恪守嚴苛的道德準則。對理想生活的幻想,不論是“桃花源”還是“烏托邦”,都想打破現世的迷惘,所以歸隱田園、放浪山河,成為歷代文人武將郁郁寡歡之不得志人生的最后反抗,試圖要在自然的安寧之中尋得身心的安穩,宗教也就成了普羅大眾精神和肉體的避難所?!兜朗肯律健吩谝暵犘Ч鲜巧虡I化的,但是在敘事結構上是顛覆性和實驗性的,而在核心訴求上是嚴肅并極富挑戰性的。[2]

三、情欲難滅

何安下自小被丟棄在道觀之外。亂世紛爭割裂了他和親生父母的今世情,藏于山林的道教和佛教,在隱世之中,放下一切俗世困擾,為今生修得一片安寧,積德行善,空無雜念,成長在道觀,誦經習武,不嘗人間疾苦。何安下生來即為“隱士”,從來不曾體驗過食色誘惑,而山下的世界,修行才剛剛開始,他可以在從未生活過的塵世中分清去濁,悟出生之大義。國門大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體系即將崩塌,商業思潮興起,人口流動空前迅速,服務業也隨之發展。連崔道寧這樣的道士,也可依靠一點西洋醫學的知識“轉業”成為專事割雙眼皮的醫生?,F代都市的雛形已經建立,風云變幻的亂世中,有人順應時勢,太極高手趙新傳(陳國坤飾)不以武者自居,在小學里當起新時代的體育老師;也有人選擇了傳統老路,隱退江湖,周西宇身懷絕技,卻隱居廟宇。而對于何安下而言,接受塵世間的修行也是必經考驗。何安下是否領略師父所說,山下“不擇手段是豪杰,不放初衷真英雄”的真諦,要看他自身的悟性與民國浮世繪的碰撞。

大抵所有有關世俗爭論的話題都離不開情欲,對女性身體的消費也許是許多藝術的喜好,它就像通向男性主導的復雜世界的一道大門。對于年輕的道士何安下而言,山下最先的誘惑莫過于“食”與“色”,崔道寧滿足了他的食欲,而林志玲扮演的玉珍身上無盡的風情,則激起他的情欲。似乎所有人都有理智,但在“情”上無法控制,“欲”透過影片描述了許多我們人性當中比較不好的一面。追求我要的生活、我要的愛情、我要的方向,卻把錯看作是對的,扭曲了人性,誤導了人生。

《道士下山》于千姿百態演繹,道出山下別樣世界。食色人間也好,奇幻戲劇也罷,陳凱歌構筑“奇情美欲”真世界的背后是關于人性的反思,關于人生的追問。

參考文獻:

[1]陳凱歌.感言[J].當代電影,2006,(1):45.

[2]李鎮.浮世問道——對電影《道士下山》的一種解讀[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5(Z1).

作者簡介:

智 慧,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2015級研究生,研究方向:戲劇與影視學。

猜你喜歡
欲念人性
逼近人性
婚姻的盡頭,藏著人性的底色
功能與人性
哦,春雨
雕塑應反映人性的不完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