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總是重復的老故事

2016-07-09 19:30賈馥瑞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6年5期
關鍵詞:新歷史主義闡釋當代

賈馥瑞

摘 要:新歷史主義認為,歷史是描述過去發生的事的一種話語,是思考與描述世界的一種話語。新歷史主義小說的歷史表述侵染著一種懷舊的情緒,就新歷史主義小說家濃烈的懷舊意趣而言,歷史主要體現的是一種源自情感層面的關懷,是對某種歷史精神的重釋,強調人的歷史性存在。新歷史主義也認為歷史具有豐富性、多樣性、主觀性,具有多種解釋、闡釋的可能?!墩皩Α芬院甏蟮臍v史眼光,從歷史縱深處尋找民族命運跌宕起伏的答案。

關鍵詞:新歷史主義;歷史;瞻對;當代;闡釋

中圖分類號:I20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15-0017-01

一、一切歷史都是當代的話語

藏族作家阿來的《瞻對:終于融化的鐵疙瘩——一個兩百年的康巴傳奇》的出現,給人最突出的印象就是作者將文學敘事改作歷史敘事,以想象為特征的文學表達變成了以文獻為依據的歷史考察?!墩皩Α分v述了川藏地區一個叫瞻對的地方百年間所發生的故事。小說主要講述了清政府對瞻對發動的七次戰爭,展現了瞻對這個“鐵疙瘩”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被“融化”的過程。

克羅齊曾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也就是說所有的歷史敘事都是當代人的意識形態、現實態度在歷史領域中的一種折射或反映,它反映的是主流意識形態。書中第一章就敘述了由四川進西藏的大道上,一眾清兵被藏語稱為“夾壩”的人搶劫了。在康乾盛世的年代,乾隆皇帝震怒決定用兵。此前,雍正六年是清代第一次對瞻對用兵,此次先是失敗,后是無功而返。有了第一次用兵的前車之鑒,官員們小心翼翼,乾隆皇帝兩次催兵,但之后下瞻對土司班滾被燒死使得戰爭的勝利來得突如其來,乾隆帝不得不睜一眼閉一眼?!墩皩Α分星宄俅纬霰皩?,這次是嘉慶皇帝,新戰爭,卻又是老故事。上次戰爭的對象是下瞻對土司班滾,這次是中瞻對番酋洛布七力。導火線也都是清朝的一位士兵被劫。于是出兵,不料,一出兵又是老故事。最該殺的那個人未被燒斃。上次用兵的對象叫班滾,這次叫洛布七力。

二、“懸空”的歷史和人

在新歷史主義觀點看來,歷史的客觀性是值得商榷的,歷史是根據人們自己真正的需要來整理的。歷史中的傳奇人物更是帶有最傳奇的色彩。

第四次征伐瞻對是道光皇帝,對付一個具有傳奇色彩名叫貢布郞加的人。傳說貢布郞加一出生,就被高僧目為惡魔降世,也有高僧說他是護法神的化身,他從小行為就頗不一般,長大后他動用一切手段積極擴張勢力,一度統一瞻對全境,清廷所封的上、下瞻對土司都被其消滅。四川總督琦善于道光二十九年,上奏請求攻剿瞻對。不過,又是老故事再三重演。年初進兵,還不到半年時間,京城中就得到了貢布郞加“悔罪投誠”的好消息。此次出兵又是不了了之。之后貢布郞加沒有消停,又開始壯大地盤,且行事囂張跋扈,清政府最終聯合西藏地方政府對其進行圍剿。至此,瞻對幾百年來強悍民風所養育成的一代梟雄貢布郞加和他稱雄一時的霸業與他的官寨一起灰飛煙滅。

關于一代豪酋貢布郞加失敗的原因,阿來有自己的看法:“其失敗的原因,除了中央政府和西藏征服的合力進攻,重要的還是民心向背。我所以對有清一代瞻對的地方史產生興趣,是因為察覺到這部地方史正是整個川屬藏族地區,幾百上千年歷史的一個縮影,一個典型樣本?!雹偾逋醭詈髱啄甑臅r光里,大臣趙爾豐在川邊進行改土歸流,并于1911年3月,召開大會,宣布廢除世襲數代的土司權力。他又將被西藏政府占據幾十年的瞻對地方收歸四川。瞻對,這個鐵疙瘩就這樣融化了。

阿來在《瞻對》里要表達的困惑,矛盾,其實是很多這個年代的民族作家的困惑、矛盾。這些民族作家在他們的作品中,既想尋找“原鄉”,肯定民族血緣,對自己民族的歷史很留戀,同時又受漢族主流意識的影響支配,找不到民族歷史存在、實現價值的出路。作為漢化的作家,他們既看到了社會、歷史前進的必然,又因為自己的民族身份,對自己的歷史、制度覆滅的心痛、不舍。

三、哀情的歷史懷舊

阿來在小說里多次運用反諷、戲仿的手法來消解崇高或神圣,特別是對權力的抗拒、抵制?!墩皩Α繁砻嫔系隽思鼻械默F實關懷,它在表現清政府對瞻對這個地方展開的七次戰爭的歷史過程時,所有的歷史事件好像都被浪漫化、詩化了。從雍正八年的清朝對瞻對第一次動兵,直到宣統三年趙爾豐將這塊鐵疙瘩解開,大清三百年里,近兩百年都在與瞻對作戰。阿來在書中反復提到一句話:故事又回到老套路上去了。

故事為什么一直會回到老套路上去,歷史為什么總是重復的老故事?我想阿來的書中自己也給出了答案:“如何解釋這一現象?只有一個答案:勢。大勢所趨?!雹?/p>

歷史在新歷史主義小說家那里,體現的是一種源自情感層面的關懷。新歷史主義小說的歷史表述,是對某種歷史精神的重釋,強調人的歷史性存在,而且這種歷史性里蘊藉著格外沉重的、極其殘酷的生存事實。但是在這種看似的淡出中依然有著強烈的抗拒,對于權力、命運、歷史的抗拒。

注釋:

①②阿來.瞻對:終于融化的鐵疙瘩——一個兩百年的康巴傳奇[M].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14:157,240.

參考文獻:

[2]張京媛.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3]張進.新歷史主義與歷史詩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猜你喜歡
新歷史主義闡釋當代
論登慈恩寺塔詩闡釋的演變
論“魯迅闡釋”的態度與方法
《亨利四世》中的顛覆與抑制解讀
直面歷史
新歷史主義批判視角下小說《燦爛千陽》的研究
《當代》背后的當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